
摘 要:英語閱讀是英語教學的一道難關,也是學習者必須經歷的一道難關。很多學生能夠記住單詞,能夠理解句子,卻無法進入語篇閱讀的門檻。如何培養學生把握閱讀材料,提升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捕捉文中信息是教師必須思考、必須實施的。方法得當,閱讀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措施
英語閱讀教學需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和閱讀水平,結合閱讀內容,尋找行之有效的方法,培養學生找重點、抓要素、畫思維導圖等方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合理分配閱讀時間,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準確度。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獲得理想的閱讀效果。
一、發揮“課文注釋”的效用
從布魯姆“目標分類法(Blooms taxonomy)”記憶(remember)、理解(understand)、應用(apply)、分析(analyze)、評價(evaluate)、創造(create)的幾個分類可以知道記憶理解是學生的基礎。提高閱讀效率、加大認識效度、提高閱讀信息的信度迫在眉睫,抓住閱讀目標、突破重點、提升信息的捕捉能力的有效途徑就是注釋。為了解決學生“瞬時記憶(Immediate Memory)”的作用,克服“瞬時遺忘(Immediate Forget)”的弊端,我運用“X”標注“不知道的內容”、用“?”標注“有疑問的內容”、用“桃心”標注他們“喜歡的內容”、用“五角星”標注“重要內容”。這種做法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養成,還有助于學生“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的養成。
二、發揮“勾畫法”的效用
學生閱讀的一大障礙是對長難句的理解不清,閱讀的主題不明確、重點不突出、理解不透徹、速度緩慢,導致閱讀的效果不好。在閱讀教學中,根據瑪格麗特馬特林《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在學生閱讀之前,結合閱讀文章的體裁和不同的閱讀目標,讓學生勾畫不同的內容。如:在幫助學生對長難句的理解時,我讓學生勾畫句子中的介詞短語、從句或非謂語,沒有勾畫的部分就是句子的主干,這樣有利于學生對句子的理解。讓學生勾畫閱讀材料中每句話的主語,學生就很快知道文章主題講的是誰,發揮學生的“視知覺”作用。結合高考題目中有“專有名詞”的特點讓學生勾畫文章出現的專有名詞、勾畫時間狀語副詞或時間短語、勾畫邏輯關系、勾畫一些轉折的連詞或副詞等提升了學生對主旨大意和具體信息的定位,解決了學生對長難句的理解,促進了學生對語篇的深層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英語能力和思維品質的培養。對學生的記憶(Memory)、注意(Attention)、聚焦(Focus)、穩定性(Flexibility)發揮學生的創造力(Creativity)、閱讀速度(Reading speed)等采用“勾畫法”培養學生對《高中英語課本(外研版)》的閱讀材料的“勾畫”能力。
三、構建“思維導圖”,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
思維導圖的作用在于簡潔、明了、方向清楚、目標明確。讓學生使用思維導圖,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課堂學習效果。高中英語教學注重模塊教學的形式,以“思維導圖”形式進行詞匯教學。整個設計采取“模塊—主題—詞匯”的思維導圖形式進行教學。如,在《必修一》第一模塊My First Day at Senior High中,新課標要求的詞匯是:school subjects,feelings.也就是說,這個模塊學習的詞匯是關于高中科目的詞匯和情感方面的詞匯,學生用思維導圖幫助,不但幫助他們很快地記下這些詞匯,還可以拓展詞匯。再如,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邏輯關系和文章的結構。在《必修一》Module 4 A Lively City的教學中,我讓學生閱讀課文并提出問題: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In What aspects does the author write the passage?
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和構建,提升了他們對課文整體結構及內容的理解,促進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知度,培養自身的思維能力,增強了自身的讀寫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素養。
通過以上三種方法的運用,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運用能力等得到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了促進。
參考文獻:
高彥梅.語篇語義框架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
作者簡介:萬學芬,中共黨員,英語學科帶頭人,優秀班主任,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三中學高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