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婷
摘 要隨著教學的深入改革與發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越來越注重學生的人文素質教養。現代教學核心是以人為本,旨在提高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積極參與和樂于思考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知識和能力無形中產生影響,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英語閱讀技能和參與實踐的能力以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就要隨時代的變革和進步不斷調整教學方案。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人文素養;參與能力
1 前言
新課程的改革推動人文素質教育的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需求和發展、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性、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新時期的教育更加注重終身學習的理念,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學生聽課老師講課的教學方式,轉變以教師為主的角色,使學生成為主動學習和積極思考的主體。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更應該注重學生對閱讀的知識和技巧的掌握,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教師因材施教,在學生英語閱讀的課堂上,設計問題和提問問題,讓學生參與閱讀的過程,積累學習的方法,提高和熟練掌握閱讀理解能力;尊重學生的人格,多與學生溝通和交流,全面了解學生的情感態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2 提高學生參與能力的舉措
現在的學生在課堂上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不愿意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變革傳統的教育模式迫在眉睫。新課程的改革與人文素質教育相結合,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去,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再是老師講課學生聽課的枯燥傳統的模式,而是在課堂內容上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自主參與能力。
2.1 提高學生的知識和技能
教師在課前挑選出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精選出文章中重要的語段或詞語,對英語閱讀內容相關的語法、語音以及詞匯進行詳細的講解和分析,在課堂上進行提問,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運用;教師要根據具體語境的變化和詞匯的用法以及不同的句型來講解,以理解為主,總結出語言的規律和應用技巧,使得學生能舉一反三,在更高層次上認知閱讀理解的內涵,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其次是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教師應該注重選擇具有廣泛性的標題,靈活地歸納文章的中心,準確地推理文章中的細節部分,善于使用圖形解析和數字推算的方法進行講解。
例如高中英語在第六模塊的第二單元的內容教學中,以聽說讀寫的語言知識和技能為主,圍繞詩歌這個中心主題進行課程設計,引導學生討論和理解詩歌的韻律和節奏、不同的內容和簡單的形式,從而讓學生深刻了解到詩歌的特征和創作技巧,學會欣賞不同語言的文學作品,讓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參與到詩歌創作中。
2.2 注重教學的過程和方法
在理解的基礎上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對閱讀的方法進行調整,思考閱讀過程的缺點和不足之處。比如教師在課堂上以“擴大視距,避免回讀,快速讀詞”為原則對學生進行限時的閱讀訓練。例如在Warming up詩歌部分,圍繞詩歌設置兩個課堂練習,一是引導學生回顧兒時背誦過的詩歌,讓學生進行英語詩歌的創作和學習;二是通過練習和討論,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了解到寫詩歌的目的。在Pre-reading部分設計課堂練習,讓學生自由進行交流,分享自己喜歡的詩歌,二是通過閱讀,發現詩歌內容和寫作風格的不同認識到詩歌的種類以及不同國家詩歌的文化差異。在Reading部分教師簡單介紹英文詩歌,詩歌的內容具有節奏明快、朗朗上口、以及韻律和諧等特征,尤其是清單詩歌,內容上具有不斷重復的短語,富有節奏感,有利于學生的記憶,而且容易創作;由五行詞語組成的五行詩寥寥數語,詞匯簡單和寓意深刻,便于學生朗誦和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將翻譯成英文的我國的唐詩宋詞呈現在課堂上,讓學生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下進行理解和閱讀詩歌,體會不一樣的意境,調動學生主動學習和參與的積極性。
2.3 培養閱讀情感和價值觀
學生要體會到文章的意境,體驗到閱讀過程中的情感變化,領悟文章的主題思想,從自身的角度和所理解的觀點作出評價。賞析文學創作,體驗作者的情感同時進行再次的創作,在閱讀中有所感悟,使學生能從中明白道理,陶冶情操和啟發思考。教師的教學理念對學生的個體行為和內在價值觀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以多元化的角度進行跨文化的閱讀理解,在學習中體驗到英語知識和文化的多文化特點,深入了解所學的內容,升華學生的情感。在英語教學中針對所學內容的特點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培養學生的語言知識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創新教學策略和方法,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情感意志和態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將英語閱讀運用到社會生活中,對現實社會的不斷進行反思。通過自主參與,形成良好的學習方式和習慣,達到教育的真正目的。讓學生主動學習,發現英語學習的規律,敢于批判,勇于創新。
3 結語
現代教育的發展和改革,教育越來越注重培養個人的全面發展,現代教育以人文教育為核心,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實踐和動手能力,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多變性。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英語成為國際交往的通用語言,廣泛運用到社會生活和經濟交往中,高中英語教學也隨著學生個體多元化的發展和國際上頻繁的交往和交流不斷進行變革。學生作為學習英語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維護學生個人的尊嚴,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將英語知識教育和參與社會實踐相融合,全面發展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和參與社會實踐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曾麗靈.略論高中英語的文本解讀主要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5,20(12):128-167.
[2]成潔.提高學生社會參與能力的對策研究[J].思想政治課教學,2013,30(07):156-180 .
作者單位
江蘇省溧陽市埭頭中學 江蘇省溧陽市 21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