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黎
摘?要:打贏脫貧攻堅戰,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與先鋒模范作用。在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背景下,全國各地在實踐過程中都進行了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的探索,道孚縣作為老少邊窮地區是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脫貧攻堅已進入攻城拔寨的沖刺階段,其黨建引領脫貧攻堅實踐探索意義重大。道孚縣黨建引領脫貧攻堅扶貧模式,建立了黨建引領機制、用人選派機制、對口援助機制、保障機制、激勵機制,在機制促進下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也為全國脫貧攻堅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關鍵詞:黨建扶貧?脫貧攻堅?實踐
新時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是回應黨和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是深度貧困地區人民群眾破解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社會的主要矛盾的必經之路。道孚縣通過基層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為全國同類地區實現高質量脫貧攻堅提供了現實的途徑和可供借鑒的方案,彰顯了我們黨在新時代帶領人民群眾不斷創造美好生活的初心和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考察: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的道孚實踐
道孚縣貧困情況受歷史、自然、社會發育程度等因素影響。脫貧攻堅以來,道孚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鐵肩擔責、主動作為,把組織資源轉化為脫貧攻堅優勢,把組織活力轉化為脫貧攻堅動力,貧困村如期摘帽、貧困戶如實退出,黨的建設在扶真貧、真扶貧中充分發揮了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實現了黨建工作與脫貧攻堅同頻共振、互動雙贏。
(一)黨建引領機制
緊扣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牧民穩定增收致富目標,著力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引領示范作用。一是整頓提升強基礎。把整頓建強基層組織,服務脫貧攻堅作為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的主要目標。在村級黨組織換屆中,堅持“選、育、管”并重,把一大批政治素質高、帶富能力強的青年人才充實到村級組織班子中。實施“雙培雙帶”,同時以惠民政策、產業發展、致富技術為重點,分級分類培訓村干部,培訓內容與培訓對象全覆蓋。二是優化共建強帶動。采取“支部+基地”“支部+合作社”“支部+協會”等模式,把農牧區致富能人聚集到黨組織中來。有效調動骨干黨員發揮信息、技術、資金和管理優勢,為貧困戶提供致富信息,傳授實用技術,實施精準服務,積極探索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模式,建立產、村聯合黨支部。三是狠抓產業強發展。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等脫貧模式,建立沙沖鄉藏香豬養殖基地、甲斯孔鄉特色黑木耳產業基地、麻孜鄉道孚大蔥種植基地、協德鄉“萬畝油菜”基地、扎壩片區秦艽、核桃種植基地等產業發展基地,采取銷售提成、土地流轉、大棚出租等方式,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零”突破。
(二)用人選派機制
突出脫貧攻堅主線,統籌用好多方力量,著力構建縣、鄉、村三級幫扶體系,助推脫貧攻堅。一是體系建設,匯聚脫貧攻堅領導力量。立足縣情實際,建立健全“5+22+86”脫貧攻堅責任體系,及時調整充實縣委駐村幫扶力量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駐村幫扶力量的統籌協調和綜合調度。各鄉鎮分別成立由鄉鎮分管脫貧攻堅工作副書記為組長,分管副鄉長為副組長,第一書記為成員的協調小組;縣級各部門單位成立駐村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縣委統籌、協調小組主抓、各部門積極參與、各鄉鎮具體落實的三級幫扶體系。二是派駐覆蓋,匯聚脫貧攻堅幫扶力量。認真貫徹落實省、州要求,向貧困戶20戶以上的重點分貧困村選派了第一書記,貧困戶20以下的非貧困村全覆蓋選派“第一書記”,組建農業技術巡回服務小分隊,調整充實貧困戶幫扶責任人,“三個一”幫扶機制逐步健全完善。三是選配激勵,匯聚脫貧攻堅一線力量。加大在脫貧攻堅一線優秀干部的選拔培養力度,大力提拔重用在脫貧攻堅一線實績突出、群眾公認、作風過硬的優秀干部。把一大批年富力強的干部選配到脫貧攻堅一線,并通過“走出去與請進來、基地與現場、理論教學與實踐鍛煉”等方式,依托對口援藏幫扶和上級調訓平臺,先后選派鄉村干部參加脫貧攻堅培訓。
(三)對口援助機制
緊扣省委援藏工作要求,聚焦精準扶貧目標,著力產業建設,人才扶持,傾情用力推進道孚發展。一是項目幫扶,建設“可持續”的產業。在對口支援中,郫都區援藏工作隊,聚焦全縣脫貧攻堅,通過強支撐產業,變“輸血”式幫扶為“造血”式脫貧。項目聚焦精準扶貧,重點圍繞產業發展、民生改善、教育醫療、創新就業、人才智力等5大類開展,建立起了“1對1”項目責任機制、滿意度綜合評判機制和“部門1+1、鄉鎮14+22、民間N+N”結對幫扶機制。通過大力實施萬畝高原特色生態油菜基地、大蔥種植基地核心示范區、生態藏香豬養殖基地等項目促農增收。二是人才智力援助,打造“永不走”的隊伍。針對道孚人才資源稀缺的現狀,采取“派出去”“引進來”“崗位帶徒弟”等方式,通過掛職鍛煉和跟班學習等方式,到郫都區學習鍛煉,組織優秀年輕干部到郫都區考察學習;組織郫都區旅游、餐飲等企業,開展旅游接待、餐飲服務、技能提升等各類培訓;組織郫都區企業赴縣開展就業扶貧專項招聘會,實現穩定就業。利用郫都區“望叢賽歌會”、春節聯誼會、道孚縣“安巴農耕文化節”等文化載體,通過兩地互派演藝團隊,進一步加強兩地民間文化交流和共融共通,致力實現互動提升。
(四)分類保障機制
完善各類保障從人才、資金等方面予以支持提升干部幫扶、黨員帶富能力、支部引領能力。一是強化智力支撐加力人才保障。建立農牧民夜校、中心校、農牧民夜校實訓基地。按照“村級標準班、鄉鎮提高班、縣級示范班”的模式分批次、分班級、分結構辦班村級層面開辦了專業技能培訓班、理論學習興趣班、重要會議精神學習班、漢語學習標準班培訓村組干部、黨員、農牧民群眾;鄉鎮層面根據大多數群眾意愿整合學員邀請授課教師舉辦提升班。舉辦各類脫貧攻堅培訓班組織農牧民黨員開展藥材種植、畜牧養殖、農機修理等實用技術培訓。干部能力素質不斷提升村級干部抓脫貧攻堅能力不斷加強農牧民黨員技能技術不斷提高。二是落實項目支撐注重資金保障。始終把發展產業作為群眾增收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途徑和來源,積極申請村級民生項目、縣級以上財政扶持發展村集體經濟項目、縣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各貧困村落實“黨員精準扶貧示范工程”資金。通過采取銷售提成、土地流轉、大棚出租等方式,村級收益不斷擴大,產業規模增長迅速,從家庭小規模種植到集中連片打造在G350沿線打造萬畝春油菜產業帶,輻射帶動G350沿線鄉鎮農牧民群眾增收。
(五)工作激勵機制
健全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工作推進機制和考評機制,壓緊壓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倒逼脫貧攻堅一線干部建功立業。一是“基本報酬+星級報酬”統一管理。健全以財政投入為主的穩定經費保障制度,落實鄉鎮及村級組織公用經費,推行村干部“基本報酬+業績考核報酬+星級化報酬”的結構化模式。二是“定期會商+定期通報”倒逼履責。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及十個專項小組堅持每月召開一次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工作中發現的困難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推動落實。縣級聯系領導每月深入鄉鎮和貧困村,蹲點督導、蹲點會診,對工作不在狀態、項目推進滯后、痕跡管理混亂的人和事予以全縣通報批評。三是“述職評價+嚴肅問責”督促落實。在鄉鎮黨委書記、機關黨組織書記、村第一書記、村支部書記中分類分級,每年開展一次脫貧攻堅述職報告會,讓群眾參與評價脫貧攻堅成效及述職情況,對述職不合格、工作成效不明顯、排位最后三名的進行組織約談,提出整改意見,限期整改。不定期開展督查,對做表面文章、搞數字脫貧的,及工作中因不敢擔當不愿擔當、責任落實不到位等造成不良后果或惡劣影響的,嚴格依紀依法問責追究。
二、結論: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的成效
(一)筑牢黨建扶貧主陣地
大力實施“百鄉筑堡壘·千村創和諧”黨建先鋒工程,把脫貧攻堅成效作為衡量黨組織是否過硬的“硬杠子”,拓寬了發展農牧民黨員的視野,把致富帶頭人作為重點發展對象;注重在產業鏈上建支部,發揮共建共創綜合效應讓支部圍著脫貧建、黨員圍著奔康轉。
(二)建強黨建扶貧主心骨
堅持引進和培養“兩條腿”走路,引進了一批在農業農村、教育衛生、基礎建設等領域的急需緊缺人才,大力培養了一批在種植、養殖、民族手工藝等產業發展中的基層基礎人才;培養了州縣鄉村戶“五級明白人”,讓脫貧攻堅政策法規家喻戶曉;始終堅持在脫貧攻堅一線識別干部、歷練干部、選拔干部。
(三)壯大黨建扶貧主抓手
充分運用了“互聯網+產業+基地+農戶”等典型模式,積極探索“黨建+”的發展新路子、新模式,大力推動“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不斷增強黨建引領發展的能力。充分發揮對口資源優勢,強化經濟支撐、人才支撐、市場支撐,借智借力,用好用活用足各項政策、各種資源,著力破解全縣脫貧攻堅的重點、難點問題。
(四)唱響黨建扶貧主旋律
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道孚實踐,充分發揮黨的群眾工作優勢,強化宣傳教育、形成思想共識。黨員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有效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從骨子里解決“蹲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問題。
三、啟示: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的優勢
深刻領會和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極端重要性的論述,牢固樹立政治意識、陣地意識,把每個基層黨組織都建設成堅強戰斗堡壘是全面小康的組織保證。貧困地區正是經濟社會轉型的關鍵階段;提升治理能力、打牢基層治理的強化階段;構建法治良序、走向長治久安的提升階段;打好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小康的決勝階段,黨的建設是統領發展民生穩定各項工作的重點。深入推進黨建引領脫貧攻堅工作,既是各級黨組織面臨的頭等大事,更是廣大黨員干部面臨的重大考驗,始終把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貫穿到發展民生穩定各個環節,為實現全面小康,提供強大的基層組織和基層干部隊伍支撐。
參考文獻
[1]劉永富.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J].機關黨建研究,2020(04):7—10.
[2]覃克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在廣西實踐[J].中共桂林市委黨校學報,2020,20(01):16—20.
[3]羅靜.黨建引領實證研究:觀音閣村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J].長江論壇,2020(01):34—38.
[4]馬驍.堅持黨建引領聚力脫貧攻堅[J].領導科學,2019(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