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劉平
摘 要: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不斷改革,學校的課程內容也發生了相應變化。目前,從小學教育開始,各個學校在新理念的引導下,都開始逐步擺脫傳統教學方式,探索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是想用新理念、新方法助力的一種新課堂。并且在教育體制改革中,教學的主體由傳統的以老師為核心逐漸轉向以學生為課堂的核心,通過充實教學內容,讓學生以善于探究的態度投入課堂知識的學習。采取措施讓學生想探究、會探究、能探究,讓學生在新理念的引領下,真正開始探究知識。
關鍵詞:小學教學;新理念;新課堂;探究
伴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新理念助推新課堂的教學模式逐漸被大多數老師所認可和接受,創新理念不斷融入課堂教學,讓教學方式多樣化、教育模式體制化。近年來,新理念助推下的新課堂逐漸被學生接受和喜愛。因此,在教育體制改革大背景之下,作為學校,應該如何引進先進理念,讓新理念更加有效助推教學新課堂成為當前必須考慮的問題之一。
一、培養興趣,讓學生想探究
教書育人乃教師的根本。在課堂教學中,老師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老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首先培養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不僅愛聽自己授課,更加喜歡講授的知識,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迫不及待地進行知識的探究。
情景創設、巧設“陷阱”是激起學生探究興趣的有效方法。例如:在進行低年級的課堂教學時,可以在第一節課基礎教學的基礎上,第二節課時采用“知識競答”的方式激起學生興趣,類似體育運動中的“熱身”,然后開始借用生活中的有形材料設置問題,以此讓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內涵。以“除法”為例,在知識競答時,以簡單的四則運算“+”“-”“×”“÷”如:10+2=?激起學生興趣。然后,在設置問題:總共有5個小朋友,15個糖果,為了公平起見,每個小朋友將會獲得幾個糖果。通過場景創設,讓學生在游戲中,既學習知識,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傳授經驗,讓學生會探究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睂τ谛W生來說,無論是知識的學習能力還是探究能力的培養都處于初始化階段,因此,老師應該竭盡全力通過豐富社會實踐和有趣的課堂學習,培育學生的探究能力。因為探究能力的提升,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在該階段的學習水平,而且對學生未來學習技能的培養起著基礎性的作用。
經驗傳授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包括類比聯想法、猜想驗證法、觀察歸納法等。以類比聯想法為例,在進行三角形面積計算時,三角形分為: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通過觀察,計算可以發現:鈍角三角形的面積等于三角形的一條邊乘以該邊的高再乘以二分之一,采用類比聯想法,可以歸納出:所有三角形的面積都等于三角形的一條邊乘以該邊的高再乘以二分之一。在知識的觀察和學習中,通過對知識的探究,掌握某一知識的普遍規律,提高學習效率。
三、創造條件,讓學生能探究
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都是學習中的重要技能。然而,學生學習技能的培養需要有良好的培養平臺。學校應該不斷完善課程體系,改善教學方案和方式,讓學校教學突破傳統的老師授課為主模式,逐漸轉向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和討論課程。老師應該積極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有表達自己思想的余地,積極鼓勵學生多看、多想、多做,也可以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思維交流,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歸納,不僅有利于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可以使學生在交流中進行知識探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六年級的課本中,有多邊形(長方形、菱形、三角形等)面積的運算,老師在講解完最后一節面積運算時,可以引導學生對多邊形的面積運算公式進行歸納,在歸納統一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理清它們之間的關系,而且可以幫助尋找之間的共同點,進行集中記憶。同樣,對于其他知識的學習也如此,將同類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研究,讓學生在熟悉掌握知識點的同時,提高對知識的探究能力。
四、結束語
善于探究是學好數學最基本的條件。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布魯納所說:“探究是數學的生命線,沒有探究,就沒有數學的發展。”可見,探究對數學的重要性。因此,在新理念的引領下,各個學校應該從教學體質和課程體系方面開始注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小學教師應該以個人魅力和智慧豐富課堂教學,以培養學生想探究、能探究、會探究的能力,讓學生逐漸成為一個真正的探究者。
參考文獻:
[1]袁世超.新理念 新方法 新課堂: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3(11):166-167.
[2]羅兵.運用新理念構建新課堂:新課程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小學),2013(9):2-3.
[3]李增強.新理念 新課堂 新評價:新課程理念下對學生數學學習評價的研究[J].教育科研論壇,2005(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