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寶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知識、養成良好學習與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教師應當認識到這一階段教育教學對學生的積極意義,為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就此而言,小學一年級的教育教學更為重要。寫字教學是學生在一年級階段的必修課,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生活具有重大意義。因此,教師應當不斷提高小學一年級寫字教學的趣味性,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與教學內容總結出真正適合學生的寫字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寫字的興趣,并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一年級;寫字教學;教學意義;問題;教學策略
寫字教學不僅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部分,同時還對學生學習其他課程十分重要,是學生學習與成長的關鍵。但是,大量的文字學習本就是較為煩瑣的,再加之一年級學生性格較為活潑,倘若教師無法意識到教學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則可能會造成一年級寫字課堂教學的枯燥乏味。因此,教師應當認識到寫字教學的實際意義,并結合寫字教學現狀,總結出真正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寫字教學策略。
一、提高一年級寫字教學趣味性的實際意義
1.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
漢字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象征,通過寫字教學能夠使學生很好地學習漢字。在小學一年級開展寫字教學,能夠使學生很好地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同時,寫字教學的過程也是學生識字的過程。這樣一來,學生便能夠自主閱讀相關內容,了解相關資料,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同時有效培養愛國情操。就此而言,教師則必須不斷優化教學設計,提高一年級寫字教學的趣味性,實現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
2.激發學生的興趣,有效促進素質教育
實現一年級寫字教學的趣味性設計,除了能夠使學生繼承和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外,更加能夠激發學生對寫字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積極探索,不斷激發學生的潛在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使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綜合素質都能夠得到相應的提高,從而有效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與行為習慣
寫字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通過寫字,除了能夠使學生學習新知外,更能夠使學生在寫字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與行為習慣。尤其對于一年級學生而言,其自身學習與行為習慣均未定型。在寫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積極引導,利用寫字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與行為習慣,從而為其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如上所言,教師實現一年級寫字教學的趣味性設計,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探索,并為其進行綜合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就此而言,一年級開展寫字教學十分必要。教師應當在明白寫字教學趣味性設計意義的情況下,分析當下寫字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更好地進行寫字教學。
二、當前一年級寫字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學校未設置相關課程
就小學一年級教學現狀而言,學校往往忽視了寫字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并未設置相關的寫字課程。而這便導致了教師與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均忽視了寫字教學的重要性,甚至某些學生缺乏練習的機會。久而久之,教師逐漸忽略學生的字跡,學生對此也毫不重視,一年級階段教師的寫字教學則毫無意義可言。
2.寫字教學目標要求不明確
根據調查分析,部分教師在進行寫字教學時,往往不對學生提出明確的學習目標及要求,而只是口頭上告訴學生在書寫時做到工整,以及其他相關注意事項。這樣一來,便造成了學生在寫字的過程中并沒有明確的依據,甚至部分教師只是要求學生通過寫字來認字,而這便違背了小學一年級寫字教學的目標。除此之外,部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認為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對其書寫過程要求較低,學生只要能夠去寫就給予積極的鼓勵,雖然這種思想較好,但是倘若一味地給予鼓勵,并沒有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便造成了部分學生漢字書寫不規范的現象,而一旦學生的習慣形成,在今后是無法輕易改變的。而這也就成了當前小學一年級寫字教學的問題之一。
3.教師教學方法存在錯誤
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往往認識不到開設寫字教學課程的重要性,甚至錯誤地認為要想使該類課程教學質量提高,則應當對學生“嚴要求”,讓學生通過反復書寫來達到教學效果。因此,小學一年級的教學現狀便是教師要求學生反復抄寫內容,既達到記憶的目的,又使學生的書寫能力有所增強。殊不知,這樣的教學過程十分枯燥乏味,并且容易引起學生內心的反感與抵觸。那么,教師在一年級開展寫字教學的意義也就無法真正實現,而導致這一教學問題的直接原因便是教師教學方法的錯誤。
4.學生自身興趣不足
通過對教師與學生的分析可知,造成當前一年級寫字教學問題的原因除了教師本身外,學生自身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就當前普遍的社會現象來看,學生往往對上網等更加感興趣,對于寫字的興趣不足。那么,在某種程度上而言,雖然教師進行了相應的指導,但是仍然使當前的課堂教學存在一定的問題。對此,教師應當尋得原因,積極解決。
三、提高小學一年級寫字教學趣味性的教學策略
1.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使學生愛上寫字
(1)運用圖像,使學生更加深刻理解漢字
就當前小學一年級寫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而言,寫字教學的枯燥乏味是影響學生的相關因素之一。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寫字學習產生不一樣的認識,從而不斷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而將圖像運用到一年級的寫字教學過程中,學生便能夠通過圖像更加直觀且清晰地認識相關文字,且圖片本身較為形象、較為有趣。這便增添了寫字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提高,久而久之,學生便能夠愛上寫字,從而真正實現一年級寫字教學的意義。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日月水火》這部分內容時,筆畫“捺”是“禾”字的組成部分,如果教師只是簡要地講解,學生可能無法深刻體會。這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幅滑梯的圖像,使學生想象從上邊滑下的過程。這樣一來,學生的興趣自然而然得到激發,同時對于這一筆畫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2)巧用兒歌,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
寫字學習的過程本就是平淡的,要使教學過程充滿趣味性,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寫字學習的樂趣,教師則可以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將一些能夠整合的漢字編成兒歌。這樣一來,學生在閱讀并記憶兒歌的過程中,既能夠感受到兒歌的美妙,又能夠切身感受到寫字的樂趣,同時對于相近漢字的記憶更加深刻,在書寫過程中也會有所思考。
2.豐富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由于教師教學方法的不當,造成了寫字課堂教學的枯燥乏味,甚至使學生逐漸失去對寫字學習的興趣。因此,在小學一年級寫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不斷豐富課堂教學方法,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首先,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寫字前,應引導學生去觀察相關字體,發現其特點,從而更好地進行書寫。教師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運用游戲的方式進行觀察。比如,對于結構相似,或者部首、偏旁相同的字體,教師要求學生快速找出共同點,并給予相應的鼓勵。這樣一來,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氛圍逐漸活躍,從而使學生寫字學習的興趣逐漸加強。其次,教師還可以根據常見的一些漢字的特點來總結出其中的書寫特點,盡可能地以口訣的形式教授給學生。那么,學生便能夠更加快速地了解、記憶,在書寫過程中也會熟練運用。久而久之,學生便能夠自主觀察漢字,找出其特點,一年級寫字教學的教學意義也就能夠得到有效實現。
3.巧妙評價,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一年級是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習慣與學習意識養成的關鍵時期,而這一階段學生的寫字學習并不在于掌握了多少漢字,而是更加注重學生的寫字規范。因此,教師在明確這一點的前提下,應當注重課堂教學評價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教學評價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根據學生的特點幽默地進行課堂評價,不斷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例如,“冰”字的部首很多同學剛開始寫時容易多一點,而且這是一個共性問題。那么,面對這一問題,教師則可以這樣評價:“同學們給‘冰字的水太多了,上邊都是水,下邊都已凍住了,無法融化了。”這樣一來,學生便能夠認識到這個漢字的部首不能多一點,而是要規范書寫。除此之外,學生除了在教師的引導下注意到這個字的部首外,在進行其他字的書寫時,也會十分留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錯誤。由此看來,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對學生的課堂學習過程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一年級是學生成長與學習的關鍵時期,也是重要時期,對學生今后的成長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那么,就這一時期的寫字教學而言,教師應當清楚地認識到在小學一年級開展寫字教學的意義,并且結合當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學生自身特點與教學內容,總結出真正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策略。除此之外,教師應當明白,小學一年級是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進行寫字教學的意義不能過多地放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多少上,而是要更加注重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寫字能力,真正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鞏緒軍.小學寫字教學“六要”[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4):211.
[2]寧燕玲.寫字教學遇到的問題及解決的策略[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5(2):144-145.
[3]鄭敏艷.漢字書寫教學的迷失與尋找[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