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平文
摘要:地理是一門集抽象性與形象性的學科,對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靈活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保持地理學習的新鮮感,并在思考和探究地理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地理學習的方法,提升地理教學的有效性。本文注重從游戲教學法、生活教學法以及實驗教學法三點入手,真正打造具有趣味性、生活性以及探究性的初中地理教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提升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地理;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在現階段的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往往將教學的重點集中在培養學生的地理解題能力方面,并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提升他們的地理問題探究能力,導致學生無法感受到地理學習的趣味性,而增強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便成為空談了。針對這種狀況,地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構建以生為本的課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對相應的地理學習問題進行探究,促進他們地理學習能力的增強,獲得良好的地理教學效果。
一、運用游戲教學法,提升地理教學趣味性
游戲教學法的優勢在于可以與地理教學內容進行融合,并在此基礎上,真正讓學生運用游戲的規則,開展相應的活動,鍛煉他們的地理知識掌握能力,增強地理教學的趣味性,達到良好的游戲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授“中國行政區域劃分”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運用游戲教學法,開展此部分內容的授課,營造具有競爭性的游戲氛圍,激發學生的熱情,讓他們感受地理學習的趣味性。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點,制定規則。教師制定如下的規則:一位學生根據行政區域的形狀,判斷行政區域的省份名稱,并運用語言描述這個省份的特點,讓另一位學生猜測,看這位學生是否能猜出正確省會名稱、簡稱以及行政中心的名稱。教師給與表現優秀的小組,相應的物質獎勵。第二點,講授知識。教師運用多媒體,講授此部分內容,并運用多媒體的互動機制,讓學生更為深入地掌握此部分內容。第三點,展示成果。教師在此簡要介紹學生的一段游戲場景。小陳同學根據多媒體上展示的圖片輪廓,發現圖片展示的是河南,積極地說道:“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是?”蕭贊同學說:“河南!河南簡稱豫,行政中心是鄭州?!苯處熯\用游戲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并在此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地理知識運用能力。
二、使用生活教學法,培養學生知識理解力
地理知識與生活具有密切的關系。在實際的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的地理教學內容,適時地運用生活化的方式,開展此部分內容的授課,拉近地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并適時地對他們的思維進行引導,構建地理與學生認知的連接點,培養學生的地理理解能力。
例如,在講授《水資源》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運用生活化的方式,開展此部分內容的授課,調動學生的地理學習積極性,并實現由生活化情境向地理教學的過渡,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入地理學習的過程中,提升他們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力。教師運用文字,對實際的教學情境,進行簡要介紹。首先,教師詢問學生“:在生活中,如何節水?”。生活化問題的導入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后續的教學奠定基礎。其次,教師適時地引導學生從“開源”和“節流”兩個方式,對學生的觀點進行分類。最后,展示成果。通過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教師讓學生從生活的認知中,理解地理知識,促進他們地理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采用實驗教學法,提高學生問題探究力
教師可以運用實驗教學法,讓學生充當地理學習的實驗員,運用多種條件,對地理問題進行探究,發揮學生地理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并讓學生思考地理問題,促進他們地理學習能力的增強,提升實驗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講授《地球的自轉》這部分內容時,教師為了鍛煉學生的問題探究能力,運用實驗教學法授課,并讓學生運用生活中的物品,制作地球儀;展示所做地球儀上的晨昏線。通過和學生的交流,給教師印象最深的是小錯同學的實驗。他將籃球看作是地球;用粉筆在籃球上,畫經線和緯線;用手電筒,比擬太陽;在籃球上固定一個透明的,且含有紅色液體的小瓶。他打開手電筒說:“在地球上,被照亮的一側為白晝,未被照亮的一側為黑夜;由白晝向黑夜轉變的界線為昏線,由黑夜向白晝轉變的界線為晨線……”通過運用實驗的教學方式,教師讓學生以學習主人的身份,探究地理知識,鍛煉他們的想象力和操作能力,促進學生地理探究能力的增強。
總而言之,在提升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教師應落實“釘釘子精神”,并踏踏實實地開展相應的實踐工作,并全面地分析個人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爭取每天進步一點點,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地理教學氛圍,促進地理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基于實際,聯系生活——論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性的措施[J].韓菲菲.好家長.2017(47)
[2] 打造高效課堂,感受地理魅力——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吳瑜.甘肅教育.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