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的飛速發展催生了新媒體的誕生。教師恰好可以利用這一新誕生的事物,為我們的形勢與政策課程注入新的活力。本文旨在指出如何依靠這一新生事物走出一條高校形勢與政策課的創新之路。
關鍵詞:新媒體;形勢與政策課;教學創新
形勢與政策教育是高等學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一些基本素質培養的課程,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視。
一、目前形勢與政策課存在的問題
1,學生普遍積極性不高
走進大學的形勢與政策的課堂,不難發現一群“低頭族”。他們雖然人都整整齊齊坐在教室里,但心早已“牽掛”著別處。要么在用手機逛淘寶,要么在用手機逛微博,要么在用手機跟自己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互通消息。只有極少數極少數的同學在真正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一方面學生本身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可能思想觀念還是停留在大學就應該好好玩耍。但從側面也確實反映出我們的課程本身也存在著問題,導致學生興趣不大,積極性不高。
2,形勢與政策課開班規模較大
因為形勢與政策課屬于全校學生都要學習的一門課程,加上師資力量較為薄弱,因此往往很多學校都采取大班教學的模式。但大班教學往往都不如小班教學來的效果好。人數一旦過多,老師的教學往往就會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沒辦法同時照顧到那么多的同學。
二、新媒體背景下形勢與政策課的教學創新
新媒體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形勢與政策課老師的燃眉之急。老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新事物來創新自己的課堂,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其中主要方式有兩種:翻轉課堂以及微課。
1,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這個理念它起源于美國。2012年開始,國內學者也逐漸把眼光放到了“翻轉課堂”上。有學者認為,翻轉課堂的核心在于對傳統教學模式順序的顛倒,即“課前教師自主創建視頻或使用名師講課視頻,之后讓學生在課外觀看教學視頻,回到課堂上師生面對面地交流和討論的一種教學模式。”在翻轉課堂中,教師把一些較為簡單的知識點在課堂開始之前就讓學生在課下學習(或以看視頻的方式,或以看文檔講義的方式)并有相應的測試題放在課上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之后教師在課堂上則以主導討論、回答學生個性化的問題為主,從而在學生最需要幫助的知識的應用這個層面去給予學生指導與幫助。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學生從一個被動接受者轉變為課堂的主角,這樣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形勢與政策課也可以借鑒這一新興的教學模式,優勢在于讓學生不再被動地成為知識的接收者,老師也不再只是一個人在舞臺上賣力地“演出”卻無人捧場。學生會成為課堂主角,老師則更多地扮演配角。通過翻轉課堂,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提高,開始自覺關心國家大事和時事新聞,民主參與意識增強,改變了過去思想政治教育單一、收效甚微的格局,真正實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和效果。但在形勢與政策課程中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現有的教學條件下有以下幾點值得思考與研究。比如:高校的形勢與政策課幾乎都是大班教育的模式,課堂教學時間嚴重不足,很難真正實現全體學生有效交流與互動。
2,微課
“微課”教學方式不是國內首創,它由美國的大衛彭洛斯于2008年首倡。大家比較公認的是:微課就是針對一個具體的知識點或某一教學環節設計的以微型視頻為載體的在線視頻課程資源。碎片化是微課的最大特征。微課的時間一般控制在5-8分鐘,最長不會超過10分鐘。正是因為其碎片化的這一特點,相比于傳統的課堂教學,它有著巨大的優勢。我們都知道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長時間集中注意力一段時間后難免會不由自主地分心。微課由于其時間較短,因此可以很好地避免分心走神這個問題。還有一個優勢在于學生不需要特意騰出大把大把的時間專門看這個視頻。因為視頻時間比較段,所以學生可以利用一些碎片時間通過手機、電腦、iPad等來學習,利用零星時間就可以提高學習效率。另外,微課的教學目標更加明確,針對性也更強。10分鐘的微課可以針對一個重點、難點或是疑點來設計,也可以針對一個具體的教學環節來設計,教學目標更明確,針對性更強。
在形勢與政策課上引入微課,首先學生可以利用零碎時間了解一些社會熱點問題,緊跟時事,隨時與教師交流學習體會,甚至提出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其次在于這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擴展學習的廣度和深度。形勢與政策課一般大學都是安排的四個周的課程。但從知識的角度來說,四周的課程其實遠遠不能滿足大家對時事的了解。但通過微課的這種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利用自己的零碎時間觀看相應的視頻,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稍微多了解一些知識。另外,形勢與政策課還具有時事性強、綜合性強的這一特點,涉及知識面廣,這對于思政老師本身來說都是一項挑戰。搭建形勢與政策課程的微課網絡平臺,教師可取長補短,學生也有海量的學習資源可供選擇,這確實是新時代給大家帶來的學習機遇。
在新媒體這一新興背景下,形勢與政策課程也需要做出相應的改變。翻轉課堂以及微課與我們的傳統課堂其實并不沖突,甚至它們也不是互相割裂的,在形勢與政策這一門課上,完全可以實現交融與有機的統一。
作者簡介:
魯鈴,1994年 6月 27日,女,漢族,四川宜賓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助教,研究方向為大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