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
摘 要:隨著我國網絡科技的不斷發展,網絡設備已經廣泛進入人們的生活中,無論是成年人還是青少年兒童都會熟練使用網絡,但是網絡環境錯綜復雜,是一把雙刃劍,對于青少年兒童來講,網絡具有一定的誘惑性。由于小學階段學生處于強烈求知欲望發展的階段,所以在此環境下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借助網絡時代下的信息技術優勢,有針對性地引導和篩選,摒棄劣質的網絡資源,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維發展觀念。
關鍵詞: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
網絡時代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小學生在身心成長過程中,如果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和幫助,極容易受到網絡中不良信息的影響。所以班主任必須對學生進行德育。借助網絡中的正能量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創新德育工作方式,增強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促使學生在網絡環境下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
一、網絡時代德育的重要性
在信息化時代,各類智能設備不斷涌現,由于網絡具有虛擬性和實效性以及開放性等眾多特征,大部分學生都可以接觸到網絡,通過互聯網查找資料,看視頻或者是聽音樂等等。但是由于小學階段學生處于身心成長的初級階段,缺乏自主控制能力,對于網絡中的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與探索欲望,所以難以有效抵御互聯網中的不良誘惑。由此看出,網絡時代對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
班主任是學生教學工作的引導者,也是學生思想道路上的領路人,應當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對學生進行德育。通過德育,學生能夠增強自控能力,掌握明辨是非能力,有效抵制網絡中的不良誘惑與干擾。
二、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具體方法
(一)創新德育工作教育模式
班主任必須正確認識到德育在互聯網時代對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同時要豐富德育知識,能夠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有針對性地采用多元教學方法,明確學生是德育工作中的主體,切實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例如教師應當有效結合網絡技術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可以播放flash視頻,引導學生思考探索,使學生能夠受到真善美的熏陶。還可以舉辦以“最美小學生”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引導學生積極踴躍地演講和交流,要求學生在課后搜集相關資料,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使學生將所學習到的德育知識與生活經驗有效融合,從而提高思維認知,并且將德育內容有效落實于生活中的具體行為中。
(二)提高學生的網絡信息辨別能力
由于小學生在網絡學習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各式各樣信息的干擾,加之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薄弱,可能會被不良信息所誘導,導致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扭曲,所以班主任必須增強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辨別能力,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組織以“網絡”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引導學生認識正確的網站類型以及信息類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維價值觀念,增強學生對于信息類型以及網站的篩選能力。教師也可以將德育工作與相關的網絡知識有效融合,使學生在網絡時代樹立科學完善的思維認知,提高辨別能力,從而促進小學德育工作高效開展。
(三)完善德育工作內容
根據當前的小學教育情況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過于重視提高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卻忽略了培養學生的德育綜合素養,所以存在德育內容缺失問題。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綜合素養,結合網絡時代的發展趨勢,教師必須及時更新德育內容。在實踐工作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進行學習和思考,規范學生的瀏覽行為,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地應用網絡知識,提高對于新鮮事物的探索欲望,使學生的思想道德健康成長,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同時也可以借助網絡優勢對學生進行德育,例如網絡事件中的熱門事件,這些事件與人們的思想道德觀念緊密相關,教師便可以引入網絡中的熱門事件引導學生探討交流,鼓勵學生勇于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增強學生的正確認識,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綜上所述,小學生年齡較小,在成長過程中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新鮮事物,網絡時代學生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班主任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領路人,要切實發揮好自身的領導作用,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與幫助,增強學生的道德與綜合素養。班主任必須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有針對性地調整工作方向,通過自身的引導,使學生逐步增強對于網絡信息的明辨是非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科學合理地應用網絡進行學習與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籍曉玲.論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電子制作,2016(12):134.
[2]馬鳳蘭.“互聯網+”背景下做好班級德育工作的幾點思考[J].甘肅教育,2017(17):354.
[3]倪悅.新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價值及實踐路徑探索[J].才智,2017(6):154.
[4]陳大偉.基于網絡時代下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面對的問題與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2017(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