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摘 要:根據教育改革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符合當下的教育改革要求,所以教育者要尋找新式的教學模式來彌補傳統教學的弊端,采用新型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通過討論數學課堂可采用的教學方式以尋找能夠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點,借此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能力,提高課堂活躍度,活躍課堂氛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對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想要增強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激情,首先要培養學生對數學課堂的興趣。真正的教育者不應該只會研究教學科目的試題,還要研究如何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內容產生興趣。教師在每一次的課堂上采用獨特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興趣,將教學分開然后與學生的興趣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在數學課上積極回答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應當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一、為什么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時代的需要。當今時代,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科技的進步,科技的進步又滲透到許多行業中。在科技創新的時代背景下,教師的教育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利用現代科技創新技術,將傳統枯燥的課堂教學方法變更為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新式教學課堂,這樣隨之就推動了教育從硬性的灌輸知識的教學模式轉換為以培養學習興趣為基礎,從而引導教學的教育模式。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符合時代要求,符合學生的發展規律。
學生是課堂的重點,因此,應該讓學生從被動的接受知識變為為主動的接受教育活動,這種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出發點的小學教育模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促進學生向多方位全面發展。通過利用網絡培養人才,培養出的人才又繼續投身到網絡研究中去,這是時代的需要。
二、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小學生正處于心智尚不成熟的年齡階段,這種單純的心理特征會對小學階段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教師對學生的管教過于嚴厲,學生可能無法體會到教師的良苦用心,勢必會影響對這門學科的學習。“嚴師出高徒”模式可能并不適合所有的小學生。因此,在數學學科本身枯燥、難度大的前提下,要想學生不畏懼數學,首先要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建立關系是進一步發展的基礎條件,通過了解該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后,可以得出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情緒變動很大,教師要學會去關心學生,在講課的同時關注其神色變化,調整講課速度,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良苦用心,也能讓學生自發地產生尊重教師的態度。當這種相互尊重、和諧良好的師生關系建立起來后,數學課堂的教學氛圍也會因此輕松起來,學生才會更加積極主動地與教師進行交流。
2.將生活素材引入教學過程
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要采用能夠提起學生興趣的內容引入教學中,如在課堂中引入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內容,由此提高學生興趣代入課堂。例如,一年級“認識人民幣”章節的講述中,教師可以將日常生活中孩子們和家長一起買東西的場景引入概念的講述,“我們坐公交車投的硬幣是幾元人民幣?”“紙幣硬幣都是人民幣嗎?”“紙幣和硬幣都有什么面值的呀?”利用這類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學生才會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發表意見。學生發表意見后教師也要對其進行鼓勵,并采用課堂模擬情景的方式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人民幣,學生通過觀察,對人民幣的認識就會更加深刻,活躍的課堂氛圍,學生的高漲情緒共同促進了學習效果的提升。
3.開設豐富的教學活動
小孩子天性愛玩,對于剛剛步入學習殿堂的小學生也是如此,小學生通常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時,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當小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獲得成功,那么學生的自信心將會大大提高,充滿喜悅的心情將會鼓勵他們向知識更深層的地方挖掘,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升。如教師可將上課前十分鐘或講課結束后的一段時間作為活動時間,例如在講“平移與旋轉”這一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尋找材料,自己動手做出相應的小形狀模型,并進行平移、旋轉等活動,鼓勵其在講臺上講解自己的作品,讓學生一起選出最受歡迎的一組,獲勝的小組將受到獎勵,通過這些豐富的活動,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學習興趣得到充分激發,教學效率得到提高。
總之,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發展點而設計的小學教育模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課堂知識的興趣,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幫助學生全面發展,符合教育改革下對小學生素質教育培養的要求。通過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課堂的主導者從教師轉移到學生,通過引導學生自己摸索學習的知識網絡,產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蔣文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4):252.
[2]司軍.論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A].教師教育論壇(第四輯)[C],2019:3.
[3]呂慧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2017(1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