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關鍵詞】支架式教學;血管乳腺外科;護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R47-4;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200-01
支架式教學主要是應用最新技術,對學生實施知識的講解。將復雜的學習任務以階梯化的方式分解,逐步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血管乳腺外科的知識較多,而臨床護理操作的能力、護士的思維能力等,會直接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護理難度較大。文章抽選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血管乳腺外科48例護生,在差異性的教學方式下,評估支架式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內容如下。
1.1一般資料
抽選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血管乳腺外科48例護生,以雙盲法劃入支架式組與常規式組(n=24)。兩組均為女性,年齡在20-23歲之間,常規式組年齡均數(21.35±1.37)歲;支架式組均齡(21.51±1.19)歲。組內數據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常規式組常規教學,跟隨教師學習乳腺外科知識,根據教師操作記錄和操作。支架式組應用支架式教學方法,具體方式如下。
1.2.1準備階段
提前為學生布置乳腺外科的患者病歷資料,組織學生與同學合作探究,分析病歷資料、護理需求及注意事項等。組內明確分工,總結探究結果。
1.2.2實施階段
使用5-10分鐘的時間,展示小組探究的成果。存在不同意見或者補充意見的小組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補充護理的內容。教師可以結合臨床實際繼續提出問題,比如“乳腺外科患者多具有哪些心理狀態?”、“在溝通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等等。在雙向質疑中,進一步分析問題。支架式教學1次/w,可以在每周五下午開展,時間在60-100min之間。
1.3評價標準
以全球醫學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對護生能力進行測評,7個部分評分均在0~100分之間。評分高則護生專項能力強。邀請護生自主評價教學質量,從較好、尚可及不滿三個選項中評價(滿意率=較好率+尚可率)。
1.4統計學處理
SSPS20.0軟件統計,t計算計量性數字,x2計算計數性數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1支架式組與常規式組護生的基本能力評分對比
支架式組護生的臨床技能、溝通能力及信息管理評分等均高于常規式組護生,數據差距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支架式組與常規式組護生的教學滿意率比較
支架式組護生的教學滿意率是95.83%,常規式組護生的教學滿意率是79.17%,支架式組的教學滿意率相對較高(p<0.05)。詳見表2

支架式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以案例引入、病情分析等方式,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習的知識融入到討論中,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支架式組護生的臨床技能、溝通能力及信息管理評分等均高于常規式組護生,且支架式組護生的教學滿意率是95.83%,常規式組護生的教學滿意率是79.17%,支架式組的教學滿意率相對較高。在支架式教學模式下,能夠增強學生的技能與理論掌握能力,對學生臨床思維加以引導。相較于常規教學方法,支架式教學方法可創新血管乳腺外科護理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教學滿意度。
綜合上述內容,支架式教學在血管乳腺外科護理中的應用,可提升護生的教學滿意率,增強學生的臨床技能及思維能力,建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