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熙

摘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中指出英語課程旨在發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德育為魂、能力為重、基礎為先、創新為上。我們在大量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在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能力方面普遍較弱,所以我們要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遷移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讓他們在閱讀中學會知識,學會做人,體會快樂。
關鍵詞:立德樹人 ?創新能力 ??閱讀素養
一、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能力
(一)英語學科能力核心能力的三要素
1 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生的學習能力可分為感知注意、記憶檢索、提取概括。
2 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
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可分為描述闡釋、分析判斷、整合運用。
3 學生的遷移創新能力
學生的遷移創新能力可分為推理論證、創造想象、批判評價。
(二)學生的遷移創新能力還需加強
我們在大量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的學習理解能力相對較強,而遷移創新能力較弱。學生能夠理解文本的大意,但在對文本的分析以及舉一反三的方面有所欠缺,這也是我們教師平時教學的薄弱環節,所以本學期我在課堂的閱讀教學中增加了對學生遷移創新能力的培養,通過學生在閱讀文本前的推理預測和閱讀文本后的為文本續寫結尾的活動,培養學生的遷移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
二、在閱讀教學中,培養遷移創新能力,提升英語閱讀素養
(一)遷移創新的含義
在英語學習活動觀中遷移創新指(特定學段的)學習者在個體知識、思維、人格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面對新的情境,整合已有知識和信息,探究解決語言較重的陌生問題,以及在英語學習活動中創造新穎性成果的能力。
(二)閱讀素養的含義
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在“促進國際閱讀素養進展研究計劃”項目中將閱讀素養界定為:“閱讀者能夠理解并運用書面語言形式;從各式各樣的文章中建構意義;通過閱讀進行學習;參與到學校和日常生活的各項閱讀活動中并能從中獲得樂趣。
(三)在閱讀教學中,培養遷移創新能力,提升閱讀素養
遷移創新主要包含三種能力:推理論證、創造想象以及批判評價。
1.在閱讀文本前,培養學生推理論證的能力
(1)推理論證的含義
推理論證是指能整合語言材料中的線索、邏輯、因果關系等信息,推導出未知信息;能用英語并用事實和道理來證明、闡述觀點。
(2)培養學生的推理論證能力——以麗聲英文繪本《The School Trip》為例
本學期的英語繪本閱讀課在學生閱讀文本之前,我特意設計了一個預測故事大意的環節。首先,我引導學生觀察只有題目的繪本的封面,重點關注故事的題目。其次,我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為什么題目叫做The School Trip,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猜一猜這篇故事的主要內容,對故事發生的地點進行預測并闡釋相應的理由,與全班同學進行分享。然后,我引導學生觀察封面的下半部分,重點聚焦故事發生的地點。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在農場將要發生的事情以及故事中的主人公會如何處理,引導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清晰的闡釋相應的理由并與全班同學進行分享。
通過這樣一個根據觀察封面內容推理預測故事大意的活動,學生對故事的內容有了更深的興趣和期待,增加了學生閱讀中的快樂,從而提升了自身的閱讀素養。
2.在閱讀文本后,培養學生創造想象的能力
(1)創造想象的含義
創造想象是指能基于已知信息發揮想象,衍生豐富、多樣的創意,如創編對話、提出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案、為開放式故事續寫結局等。
(2)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能力——以麗聲英文繪本《The School Trip》為例
本學期的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在學生讀完文本后,我特意增加了一個為故事續寫結尾的活動,讓學生根據故事的大意發展脈絡,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自己對故事的理解為故事改編或續寫一個自己喜歡的結尾。首先,我引導學生在小組中對故事的主要內容進行討論,學生清晰的對自己的觀點進行闡釋并分析原因,與全班同學進行分享。其次,我引導學生思考從這個故事中大家懂得了什么道理呢,對于故事最后一幅圖中發生的事情大家有什么想法呢,如果大家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又會怎么做呢。學生在小組內分享自己的想法,根據自己的意愿給故事改編或添加一個結尾并配圖,在作品完成后與全班同學進行分享。
3.在思考討論中,培養學生的批判評價能力
(1)批判評價的含義
批判評價是指能進行批判性思維,利用理據進行論證和評判,提出令讀者信服的個人見解。
(2)培養學生的批判評價能力——以麗聲英文繪本《The School Trip》為例
有一千個學生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學生為故事改編或續寫的結尾都大不相同,這個活動大大的啟發了學生的想象力,給了每個學生一個暢所欲言的平臺,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想象能力。每一個故事都有其深刻的教育意義,學生自己在閱讀中發現體會其中的道理,體會應該如何與動物快樂相處。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閱讀能提供大量的特有情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接觸多種篇章邏輯結構,分析和比較不同的觀點,有助于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通過閱讀學生能夠接觸到有別于母語文化的文化要素,構建多元文化視野。學生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新等一系列體現綜合性、關聯性和實踐性等特點的語言學習活動,基于已有的知識,依托不同類型的語篇,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自身語言知識學習、語言技能發展、文化內涵理解、多元思維發展、價值取向判斷和學習策略運用。這個過程既是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整合發展的過程,也是思維品質不斷提升,文化意識不斷增強,學習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更是發展遷移創新能力,提升英語閱讀素養,不斷讓自己更為一個有家國情懷、有文化自信、有民族擔當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