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偉偉
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如何使絕大多數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主動而不是被動參與學習、積極而不是消極的參與學習是我們化學組每一名化學教師都在不斷深思的一個問題。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是否參與或多大程度的參與、參與是否有效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
基于分析和反思化學課堂教學實踐過程,發現學生課堂上存在如下的表現:
一是主體參與度不夠。受到前期初一初二學習成績影響,對于初三新開學科化學,學生自身對化學學習存在畏難情緒,主動學習的意愿在遞減。學生課堂并不能保持精力充沛、專心致志,學生課堂精神狀態總體不理想。
二是形式上參與而已。在課堂上,對于老師布置的任務,學生拖拉,并不積極參與。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私下的隨聲附和,跟著導師貌似呼應著老師,但大腦并沒有積極參與互動,表面看來學生非常投入,但部分學生的參與可能都沒有經過大腦認真思考,只是跟著大家一起附和式回答,甚至有點兒濫竽充數。這樣形式的參與,課后學生真正獲得的知識很少,很多知識在課后很快遺忘。 真正能夠參與的只有少量成績好的學生,對于中下游孩子來說,課堂是屬于老師和成績好的孩子。
三是教師多注重教法,注重成績而輕視學生的學習習慣。教師過多關注教法而沒有關注對于是學生的學法指導。初三升學壓力比較大,教師更多地是關注教學成績及教學進度。在實際教學中許多老師不重視從學生角度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重視學生的認知規律,總以教師的思維方式去代替學生的思維方式,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
新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就意味著在現代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課堂教學的程度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學生參與的面越廣,參與的形式越有效,參與的深度越理想,課堂效果也就越好,教學質量提升也就越顯著。
為了提高學生化學課堂參與度,提出以下策略:
一、找準生活與化學知識的連接點策略,創設情境,提高化學課堂參與度
化學與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如果教師能找準生活與化學知識的連接點,就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化學課堂參與度。巧設情景,趣味導入,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例如:在學習淀粉的檢驗時,給學生變了個小魔術“課前用米湯在濾紙上寫字,課堂上用碘水噴濾紙,紙上立刻呈現“中考必勝”四個字,學生感到很奇怪,一下子就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收到先聲奪人的效果,能將學生渙散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課堂教學中來,為整堂課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對后續結果非常期待,想一探究竟,從而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精心備課,充分挖掘學生已有知識及生活經驗常識,找準新舊知識的連接點,讓學生跳一跳就能夠到知識。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沒有陌生感,感覺所學的知識有熟悉的感覺,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例如:在學習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時,可開展學生演示實驗,結合生活實際,讓三個學生分別洗刷裝過紅燒肉的盤子、裝過面粉的盤子、裝過食鹽的盤子。全體同學的目光100%完全被集中到演示實驗的三個同學身上,以及洗刷盤子的操作上。通過洗干凈盤子的操作,全體學生就完全的掌握了乳濁液、懸濁液、溶液的基本特征,以及對乳化、乳化現象理解。
二、合理設疑,設計問題串策略,提高化學課堂參與度
以問題帶動學生參與,設置問題層層推進,使學生思維層層深入,學生思維得到了鍛煉和開拓。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內驅力。在問題的一一解決的過程中,學生獲得成就感,學生更熱衷于后續任務的解決,課堂變得緊湊而且有效。
教師在課堂中要合理的設置問題,問題要環環相扣,分層次有一定梯度性。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設問,讓各層次的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并體驗成功的喜悅,擴大學生的參與面。既不能太難讓學生無從思考,又不能太簡單讓學生不屑思考;通過多角度、全方位的設問,由易到難、層層深入,把學生引入問題的情境中,自覺地進行思考。提問方式上,減少集體齊聲回答問題,多采用點名字回答方式。另外,學生回答問題后,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保護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心。
三、體現學生主體,小組模式、互助策略,提高化學課堂參與度
利用中學生爭強好勝但又集體榮譽感強的的特征采用分組學習、分組探究,組間比賽、計分形式。為了組內榮譽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認真的完成任務,并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思考、交流。組內互助,學優生助學學困生,學優生帶領學困生預習、復習,幫助學困生講解知識點,為學困生答疑解惑。
例如:四人為一小組。從自學、討論、展示、到作業的完成與收交、自主學習的紀律及學習的目標達成等方面制定出基本的規范要求,確保每個同學都能明確每個學習環節的具體做法。使每個成員要互教、互助、互幫、互學,共同發展。讓學生間多交流,讓學生教學生,以學生榜樣力量,引導全體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教師要搞好課堂調控,進行必要的點撥、補充、拓展。
四、增加學生動手實驗策略,明確任務,提高化學課堂參與度
在課堂中讓學生動手做實驗進行探究,就意味著讓學生以主人的形式融入到課堂中來,這是提高化學課堂參與度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尊重學生主體性的體現。
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驗探究,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的探索欲使之參與課堂教學;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在動手實驗的過程中理解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親自動手,就可以激發他們的熱情,學生就會積極、認真地去完成任務。讓學生親自動手,不是任其隨意發揮,而是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在開始之前教師必須要明確任務、做什么以及應該怎么做。人人有任務,人人有職責。防止學生處于游離狀態、無所事事、旁觀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