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少校
摘要:本文綜合論述了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實踐,首先通過情境教學法內容和實踐的現狀對我國情境教學法進行了概述;其次,以兩個方面闡述了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重要性;最后綜合分析了如何在小學籃球教學中進行情境教學法的實踐,包括了理論與動作相結合、情境創造形式的多樣化和全面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素質三個方面。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生;籃球教育
引言
隨著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對于青少年的教育越來越重視,不管什么事都要從小抓起,包括學生的體育教育,這一部分教育,一直不夠被重視,近幾年我國越來越重視學生的體育教育,尤其是對于籃球的普及教育。情境教學法在籃球教育的應用,是在傳統籃球教育太過模式化的形式上產生的新的教育形式,在多種教育方式的結合下,小學生才能對于籃球更加熟悉和喜愛。本文就如何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籃球中實踐進行了綜合的分析和論述。
一、情境教學法概述
(一)情境教學法的內容
情境教學法是近年來教育學科中應用非常廣泛且熱門的詞匯,情境教學法的明確定義是指老師在上課時,引入帶有一定的情緒狀態、并且大多是角色扮演、場景假定等生動、具有代入感的上課方式,在這種情境下更加有助于學生對于課程的理解,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改善枯燥的課程,并且可以多方面培養學生的素質,關注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這種教學法的成果是慢性的,不是可以迅速看到學生成長的課程。
情境教學法重點是根據情境的設定,一方面讓教學目標變得生動有趣,對于年齡比較小的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趣味性才能吸引住他們為數不多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在情境教學法的實踐上要促進學生主動學習[1]。老師依據學生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將教學課程的設定成為適應小學生的生理發展以及心理發展狀況的新式課程,讓學生在面對上課時,更加的快樂、充分深入到課堂當中。
(二)情境教學法在我國的實踐現狀
自從教育開始發展,關于情境教學法的探索和應用就沒有停止過,但是一直沒有形成較為系統的教學方法。隨著我國文化強國的發展目標制定,教育事業不斷被重視和強調,我國對于情境教學法更是不斷的發展。
情境教學法在現在的小學中,在語文學科中是實踐最多的,已經形成了一種教學體系,其他學科也在逐漸借鑒,開展情境教學法的課程,在小學體育中,情境教學法是在多方結合上綜合展開的,在體育課程上,情境教學法不具有完全的獨立性和學科性,但是在小學生的培養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體育課程的培養上情境教學法可以看作是對于小學生7-12歲青少年的心理成長和生理成長的重要教育。有助于增加體育教學的氛圍,增加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和學生身體健康的發展,現在的小學生在鍛煉上很缺乏,因此,在體育教學上更加不能忽視。
二、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籃球教學的應用
從一部分學校現在已經開展的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籃球中的應用成果來看,情境教學法的實踐確實明顯可以提升小學生在籃球上的啟蒙作用,小學生對于籃球運動的心理認同在增加,對于籃球比賽的規則更加熟悉,對于籃球技巧更是大幅度提升。對于籃球的教學在小學生中并不是為了培養籃球運動員,更多是為了提升小學生對于運動的認知和興趣。在情景教學法的實驗中,我們還發現學生對于其他運動以及學科的學習興趣都有所增加,學習態度更認真,學習動機更加純粹。根據調查,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籃球中的應用的益處是巨大的,也有利于進一步提升我國新課改的步伐。
(二)情境教學法對于小學生的重要性
國家要求教育部對于教育事業越來越重視,新課程的改革也在不斷的推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也被提上日程多年,體育課的教授越來越被重視。情境教學法作為新課改中最值得發展的教學方法,這一教學方法不僅僅可以發揮體育課對于學生心理、生理壓力的釋放,也可以不斷培養學生鍛煉身體的優質習慣,對于學生運動的重視既是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關心,適當的體育運動也可以釋放學生心理的壓力[2]。情境教學法可以根據學生的各項基本素質,確立比學生自身能力稍高的學習目標,為了不斷提高學生的水平,學生通過不斷地學習中,增加自己的水平,獲得成就感。
三、情境教學法在小學籃球課上如何開展
(一)理論與動作實踐相結合
在小學籃球的課程上,不僅僅要枯燥的講解籃球的動作和技能知識以及規則等。小學生大致年齡分布在7-12歲間,這一階段是從少兒到青少年發展的階段,他們比較小,在課堂上更加喜歡玩、不能集中注意力、好動是小學生的特點,在體育課程上,尤其是小學籃球的課上,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們這一特點,將動作的模擬作為課程的一項,帶領學生們觀看NBA的球賽,小孩子對于這種情緒帶動強烈的比賽更有代入感,可以帶領同學們做出籃球的動作模擬[3]。言語不足以形容動作,老師帶領同學們觀看比賽,并且在之后對學生進行投籃、運球等,籃球上的技術性動作進行教學,讓同學們學習、模仿,并且指派學的狀況比較好的進行帶領,告訴學生們每一節課都選出一名學的較好的同學,給同學們示范,激勵同學們對于學習的熱情。
(二)情境創造形式注重多樣性
情境創造的形式是情境教學法實踐最重要的一點,情境教學是否符合每個年齡段的學生決定了情境教學法是否能順利開展,順利對學生教育起到積極作用。情境教學法創造的主要由五個方面來體現:
1.社會狀況和自然環境的營造
在這一方面,在籃球課程上,不僅僅需要在學校的操場上,籃球場上來進行教學,組織帶領學生去看籃球賽,組織學校舉辦各年級的籃球比賽,通過環境的代入來將情境教學法的形式不僅僅通過假想來展現,結合實踐和比賽狀況,學生更能切身的了解籃球知識以及體育競技的美麗。
2.添設和布置教學場景
在籃球課的情境教學法,最少要讓學生對于籃球達到完全的了解,客觀的籃球存在,以及在教學中增加部分的場景實物來增添情境的真實性,例如:老師講籃球課帶到美國課堂上,將一個或兩個表達美國地理位置明顯的物件帶到課堂上,來增加學生的聯想能力。
3.圖例的擺設增加代入感
圖畫以及圖片的形式是球類運動中必不可少的教育方法,老師在黑板或白板上畫出籃球的動作講解,以及在競技上的排布和技巧,這在情境教學中也同樣適用,假設老師是一場球賽的指導教師,學生們被分成兩個甚至多個陣營,分別代表每一支隊伍。老師通過講解和排兵布陣讓同學們在籃球上進行比賽,增加學生對于籃球戰術的視覺上了解和深入。
4.音樂的加入營造氛圍
在小學籃球的課堂上,利用音樂將學生代入情境中,創造出適合情境開展的氛圍是一種重要的手段。適合籃球課上的快節奏的音樂,有利于學生的情緒發散,不一樣的音樂旋律可以帶來不同的情境教學,這一手段有利于學生對于籃球氛圍的營造,提升學習籃球的效果。
5.角色扮演增加真實感
在小學籃球的教學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想象成自己是一名籃球運動員,扮演自己喜歡的NBA球員等,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籃球運動可以帶來的快樂,對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等。教師在課上也可以扮演指導教練等角色,對學生進行指導,雙方配合共同學習。
(三)全面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小學的籃球教學,增加情境教學法,就不僅僅是對學生籃球技術上的教導了,在其中可以增加學生各項素質的提升。有情境就有故事,可以體現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德、智、體、美、勞,各個方面都可以體現[4]。體育老師不能光是關注學生的體育技能,對于學生其他素質也要多加關注,全面提升。情境教學法是學生融入進課堂之中的方法,是傳統教學和新式教學的紐帶,共同發展出的新式課堂方式。籃球是一種全球性的運動,籃球運動對我國青少年的教育也有利于我國和各國的互動和交流。因此在籃球教育上,情境教學法可以多多借鑒別國對籃球的教育方法,互相學習,籃球運動的整體水平才能有所提升,籃球運動要從孩童抓起,例如:巴西的小孩子從記事起就在踢足球,在大街小巷中都是他們踢足球的身影,我國對于兒童運動發展一直不夠重視,更急需加強在體育領域的培養和訓練,全民運動要從孩童抓起。
(四)強化學生情境訓練
通過利用情境教學提升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后,教師需要強化學生情境訓練。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具備爭強好勝的心理,并且有著較強的榮譽感,在體驗相應教學情境后,會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想要使自身籃球運動技術、動作更為標準。體育教師需要依據學生這一特點,強化學生的情境訓練,從而不斷規范學生的籃球技術動作,同時有效提升學生對于籃球的認知水平。同以往籃球訓練方式相比,情境教學會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取得的訓練效果也會更好。情境教學過程中,學生會與運動員投籃動作進行比較,從而找出自身投籃動作不規范的地方,詳細了解自身不足后,通過學習減少自身與運動員動作之間的差距。這一環節,教師還要為學生詳細講解關于籃球投籃的技巧與知識點,從而使學生掌握投籃的關鍵所在。講解后教師需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鍛煉,學生會針對性的完善自身投籃動作,實現不斷提升。最后,學生掌握基本籃球動作技巧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籃球比賽,使學生在實際比賽中強化所學的籃球動作技巧,展現出自身個性與籃球技術,不斷提升學生的籃球水平。
(五)引導學生體驗情境
情境教學法實際應用時,教師需要將情境創設作為重點,并且更要引導學生體驗情境,這一環節尤為重要,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自主、積極的學習籃球技術知識,更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教學情境創設工作完成后,需要帶領學生按照任務要求或者特定的角色身份進入到教學情境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在學生之間的良好探討下,詳細分析并解決教學情境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同時,還要將學習的整個過程遇到的所有問題詳細記錄下來。例如,學生在觀看籃球視頻后,教師需要創設出籃球賽場的相關情境,讓學生將自己想象成籃球運動員,對其所用動作進行模仿,情境體驗環節,教師可以錄下學生動作讓學生自行觀看,從而直觀的感受到自身動作與運動員動作存在的差異,不斷對自身做出調整。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為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與此同時,還會會的更為愉悅、豐富的教學體驗。此外,教師可以擔任裁判的角色,制定出比賽規則,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對于兒童教育的發展越來越重視,隨著文化強國發展目標不斷被重視,學生的整體素質不斷被提起。我國小學生在體育教育上一直有所欠缺,因此對于體育教學的改革刻不容緩,只有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才能真正做到少年強,而少年強則國強。籃球運動的不斷普及是很有必要的,不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籃球運動都可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團隊協作和智慧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華,陳瑾榕.情境教學在大學籃球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5):130–131.
[2]林珠愛.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35(09):213–214.
[3]張鵬.“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J].課外語文,2015(04):58.
[4]郭余甜.動愛樂情境教學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踐分析[J].學子(理論版),2016(0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