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注重實踐創新是河南省黨的建設的優良傳統。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省各級黨組織進一步加大了黨的建設的實踐探索,取得了多方面成果:黨員黨性教育活動有聲有色,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明顯提高,作風建設新招迭出,基層黨建亮點紛呈,反腐倡廉形成長效機制,其中有些成果具有原創性,形成了全國性、持續性的影響。
關鍵詞:河南省;黨的建設;實踐創新
作者簡介:崔苗(1986-)女,漢族,河南省駐馬店市人,中共駐馬店市委黨校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
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省各級黨組織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以來歷次全會的精神,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建設、純潔性建設為主線,進一步加大了黨的實踐創新并取得了多方面成果。
1黨員黨性教育活動有聲有色,黨的先進性建設成效顯著
黨的十八大以來,為深入貫徹實施科教興豫和人才強省戰略,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河南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緊緊圍繞思想建黨,通過集中輪訓、專題講座、中心組學習等形式,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引導廣大黨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以傳承紅色基因、奏響時代強音為主線,深入推進焦裕祿干部學院等“三學院三基地”建設發展,研究挖掘、學習弘揚黨的優良革命傳統,推動紅旗渠精神、焦裕祿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大別山精神等進行黨性錘煉,著力打造黨性教育“河南品牌”。
各地市深度挖掘、充分利用黨性教育資源。許昌市建好用好“中央河南調查組舊址”展覽館等基地,濮陽市建立全國首家農村黨支部書記學院,洛陽市開發建設中信重工焦裕祿紀念館、洛礦習仲勛紀念館等黨性教育基地,駐馬店市著力打造確山竹溝、楊靖宇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這些都為廣大黨員干部搭建錘煉黨性、接受教育的平臺。
2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明顯提高
根據黨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新要求,結合河南實際,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我省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任務的必然要求。
2.1 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健全干部管理體制
領導干部考核是在實踐探索中不斷發展的,河南省在2018年形成了“平時考核常態化、專項考核制度化、年度考核全覆蓋”的考核評價體系。
濮陽市臺前縣針對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的做法是:一是加強動態考評。不定期深入聯系單位巡回調研,動態了解領導班子運行和干部履職情況,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意見建議。二是實施二次考核。將鄉鎮黨委書記履行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年度考核特別優秀的領導干部以及工作不作為,慢作為或班子不團結等確定為二次考核對象。這樣的考核為選拔使用干部提供重要參考。
2.2 創新干部選拔任用方式,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
根據省委 《關于改進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若干意見》要求,完善和落實干部選拔任用制度,首先,落實干部選拔的規范化。其次,建立日常的干部考察體系。最后,黨政領導干部的任命要經過嚴格的考察。河南省開展的干部選拔任命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關于干部任命不符合規范等的檢舉和信訪數量大大降低。
漯河市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干部選拔任用各環節,實行“三聽三查一曬”,就是選拔干部要認真聽單位黨組織、分管市領導、市紀委的意見,核查遵紀守法、人事檔案、個人有關事項的各種報告,干部考察后要有一段“曬”的時間后再到市委常委會研究,這樣的做法提升選人用人質量,防止干部“帶病提拔”。還實行“凡提四必”制度,就是對擬提拔的干部人事檔案凡提必審、個人事項報告凡提必核、紀檢監察機關意見必聽、線索具體的信訪舉報必查。
3 作風建設新招迭出,積極開展輿論監督
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改進黨員干部作風常態化制度的要求之后,河南省各地各部門紛紛從“八項規定”入手,相繼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使黨風有了明顯的好轉。
3.1 多策并舉,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
河南省以管黨治黨、改進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為核心,創新“4+4+2”黨建制度體系,也就是在縣級以下基層部門完善和落實民主科學決策、矛盾調解化解、便民服務和黨風政風監督檢查四項基礎制度,在縣級以上機關完善和落實民主集中制、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干部選拔任用和反腐倡廉四項基礎制度,在各級黨組織和國家機關完善和落實權力規范運行和全面從嚴治黨監督檢查問責兩項機制。河南省“4+4+2”黨建制度體系的建設是健全改進黨員干部作風常態化制度的一項較成功的地方性探索。
除了“4+4+2”黨建制度體系的建設,河南省還開展了六個方面工作來推進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的建設,即:著力推進作風建設源頭防治常態化、宣傳教育常態化、監督檢查常態化、執紀問責常態化、巡視巡查常態化、考評考核常態化。河南省的這些實踐工作使黨政干部作風問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糾正。
3.2 注重民眾監督和輿論監督作用
新媒體的監督手段可以使監督“無處不在”,從而確保黨政領導干部的作風常態化的實現。要構建有效的民眾監督體系,建立有效的民眾揭發檢舉渠道。河南省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在2015年開通省級舉報曝光專區的基礎上,在全省各市、縣(區)紀委同步開通黨風政風監督舉報曝光專區,建成貫通省市縣三級的舉報曝光專區,進一步暢通監督渠道,馳而不息糾正“四風”,加大查處力度。
4 基層黨建亮點紛呈,多項探索全國率先
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省委和各級黨組織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積極構建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
4.1 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加強
對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方式進行創新實踐。運用蘭考“六步工作法”集中整頓了一批軟弱渙散的基層黨組織,提升了基層黨建整體水平。探索創新大學生“村官”工作長效機制,選派機關優秀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引導基層探索“黨建 + 脫貧攻堅”模式。像魯山縣就將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探索建立了“黨支部 + 合作社 + 種植農戶”發展機制,形成了“市場化運作 + 公司化運營”模式,走出了黨建引領農村經濟發展的路子。
建立黨員流出、流入地雙向互動的共管機,在全省流入地建立流動黨員黨組織“紅色家園”等黨員服務站( 點),把58%的外出流動黨員納入了黨組織管理,有效解決了流動黨員“無家可歸”的難題。
高度重視城市社區黨建,探索推進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制,加強城市新型社區、城鄉接合部、農民工聚居地等區域黨組織建設。在非公經濟組織、社會組織聚集地區開辟黨組織活動場所,不斷加大在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中發展黨員的力度,通過依托社區建、聯合建、單獨建等方式建立黨組織,把常住人口中黨員全部納入組織管理。
4.2建立健全監督約束體制機制
堅持以推動監督約束向農村基層延伸為切入點,一是完善推廣“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即黨支部會提議、“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和決議公開、實施結果公開,這項工作是基層探索的村級重大事項在村黨組織領導下實施的決策程序。二是探索建立村干部小微權力清單,推行城市社區“一征三議兩公開”工作法,促進基層治理民主化法治化規范化。新鄉縣梳理出村級組織和村干部在農村基層治理中“三資”管理等5大類26條“小微權力”,采取上墻、曬網等方式公開公布,讓村民知曉村級權力界限。三是推動巡察向村級延伸。按照培育典型、先行試點、全面覆蓋“三步走”的規劃,推進巡察農村基層黨組織全覆蓋。全省各地緊緊圍繞群眾“最憤怒、最無奈、最關注”的突出問題推進村級巡察工作,探索設置信訪舉報箱、開通鄉村“大喇叭”、張貼巡察公告等方式發現和消除鄉村治理權力運行的問題。
5 推進制度建設,形成反腐倡廉的長效機制
十八大以來,河南省緊緊圍繞貫徹《關于加強全省領導干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警示教育工作的意見》,深入研究反腐倡廉體制機制創新,為河南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5.1 建立黨風廉政教育常態化機制
一是制定黨風廉政教育專項規劃,開展黨風黨紀教育、警示教育和崗位廉政教育,通過一系列腐敗案例在黨員和黨員干部中開展正反兩方面的宣傳和教育活動。駐馬店市利用近年來查處的典型違紀違法案例,通過組織以案促改民主生活會、觀看警示教育片、召開警示教育大會等教育形式,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讓黨員干部心存戒懼,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
二是弘揚廉政文化,充分發揮河南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資源豐富的優勢。2015年至2019年,淮陽縣依托當地得天獨厚的歷史人文和自然生態,以“蓮”和“廉”為主題,連續五年成功舉辦了“清風荷韻·中原廉文化”系列活動,開河南省廉文化研究宣傳之先河,形成了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廉文化名片。
5.2 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和約束
黨要想獲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保持自身的純潔,就必須保障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對權力進行有效的制約。
一是加強和完善領導干部任用機制、嚴格落實干部選拔任用事前報告、“一報告兩評議”和離任檢查等制度,選拔任用干部工作的責任追究機制、干部任用監督機制、交流和回避機制,持續整治違反干部任用標準和程序,堵塞選人用人上的制度漏洞。
二是加強決策制約機制。在分管財務、人事、行政審批、工程建設、物資采購等重要事項上,黨政機關主要領導干部不直接分管,而是建立權力清單、負面清單和責任清單,公開權力運行流程圖,并建立黨風廉政監督聯席會議制度,建設實時管控、互聯互通的綜合性電子監察平臺,有力地制約了“一把手”的權力。
5.3 實行巡視制度,加強黨內監督
河南省黨委借鑒中央巡視制度,創新運用“比照”加“改造”的方式,構建巡視巡察聯動格局,在全國率先構建起完整的省市縣三級巡視巡察監督體系。河南首創的“巡察”制度自2015年6月啟動以來,頻頻博得中央及兄弟省市的點贊。
巡視制度和工作自身具備的一些特點,有利于黨內的反腐敗斗爭,一是有效擺脫了上級巡視巡察力量不足和情況不熟的困擾,有利于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獲取信息,拓展巡視巡察監督的深度和廣度;二是有效破解了基層“圈小人熟”的人情干擾難題,巡視巡察成員的住行獨立,不由當地官員進行作陪有利于巡視巡察干部拋開顧慮輕裝上陣干工作;三是讓上級巡視巡察組有精力推動立行立改,快速回應群眾期待,增強巡視巡察的震懾作用;四是全面鍛煉提高巡視巡察隊伍素質。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監督制度,對于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不斷奪取反腐敗斗爭新勝利具有重要意義。
回顧十八大以來河南省加強黨的建設的實踐創新,給我們帶來了多方面的啟示: 一是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引導各級黨委把服務作為自覺追求和基本職責。二是把中央精神與本地實際緊密結合,實踐創新才能出特色、出亮點。三是突出問題導向,把解決實踐中反映出來的突出問題作為黨的建設的著力點。四是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把黨員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作為重要目標。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二卷[M]北京: 外文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M]北京: 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2015.
[3]習近平.堅持從嚴治黨落實管黨治黨責任把作風建設要求融入黨的制度建設[N]人民日報,2014.
[4]本報評論員.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N]光明日報,2018-12-13(03)
[5]王國生.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N]學習時報,2019-1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