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芹
摘 要:有效性是教學的核心。高效課堂模式下上好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復習課要注重課堂教學環節,要突出學習主體,豐富學習形式,科學設計問題。科學分層分組,倡導“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學習方式,寓教于樂,不斷創新課題模式,創設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效課堂;復習課;六環節;創新;效率
2019年9月,我區七年級全面推行“高效課堂”模式。由于這一模式在我區課堂教學中從未嘗試,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前人的借鑒幾乎空白,也只是在區里組織的幾次觀摩課中收獲點滴。就在那點滴的學習中汲取相關知識,結合自己學校的學生情況,摸索著如何上好高效課堂模式下的“道德與法治”復習課。
七年級的同學孩子氣重,更喜歡得到老師的表揚,情緒容易調動,可塑性較強。高效課堂的六個環節分別為:“導、思、議、展、評、練”,各環節須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根據以上特點,高效課堂設計除了要注意以上六個環節,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各學習小組的參與積極性的調動、組織能力的發揮、成員的配合等。一般情況下,一個班三十多位同學可以分為六個小組,每個小組的人數為4-6人,每個小組按照學生的實際分層分組。高效課堂模式下的道德與法治復習課必須改變傳統的炒舊飯模式,總的來說可以從以下幾點嘗試:
一、環節要到位
高效課堂的六個環節“導、思、議、展、評、練”須環環相扣,缺一不可。例如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生命的思考》這一單元內容較多,共有三課的內容。可采用視頻《一粒種子》導入,教師引導學生由視頻引發對生命的思考,討論學習目標,展示課前同學們完成的單元知識體系構建。為了激發學生的好勝心,老師自己也制作思維導圖,通過師生思維導圖的展示進行評價,最后通過練習鞏固基礎知識。通過這六個環節使得教與學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實現學習目標。
二、主體要突出
“以學生為主體,一切圍繞學生”是初中高效課堂教學的根本要求,課堂教學倡導學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學習方式。如在上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生命的思考》復習課中,可以采用師生思維導圖大比拼、小組合作探究、小組互評互議、評價老師的思維導圖等活動,讓學生真正地動起來。在課堂中,老師注重引導,與學生平等對話、交流,讓學生自由表達,老師用微笑和鼓勵,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起到穿針引線的“導”的作用。
三、形式要豐富
“高效課堂”模式在個別老師的眼里,似乎太過于公式化,過于呆板,沒有生氣。但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是我們的初心,所以如何在高效課堂中“寓教于樂”,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展示,實現“寓教于樂”,是老師們必須科學設計的內容。如在復習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生命的思考》中可以采用以下形式:
1. 通過視頻《一粒種子》導入和在重點的復習中采用視頻《雷慶瑤的一生》沖擊學生的視覺,喚起他們的共鳴,通過思維導圖梳理知識點,通過情景創設訓練解題能力,通過當堂測試進行檢測知識的掌握程度,最后通過宣誓激發學生對生命的敬畏,從而珍愛生命。這樣讓學生不僅動口、動手、還動腦、動情,告別了傳統復習課的炒舊飯的模式。
2. 組織學生回答問題也要講究形式,可以有個人回答、小組回答、幾個小組一起回答、男生答、女生答、全班齊答,不停的變換答法,使學生的注意力一直處于高度集中的狀態中。
3. 每個小組可以設計一個小展板,展板用于展示小組成員的探究成果,組員們都積極參與、貢獻力量,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同時老師可以當場量分,從而激發學習的動力。
4. 答題時規范學生的行為,各組成員站起來探討,探討完畢坐下舉手,這樣課堂生機勃勃,每個孩子都能集中精力,不會開小差。
5. 活動過程給予掌聲,用掌聲帶動課堂氛圍,既給了主動答題的學生或小組以鼓勵和肯定,也激發學生想主動回答問題的欲望。
四、問題設置要精煉
高效課堂中問題設置占據極其重要的位置,問題的設計好壞直接影響上課的質量。鄭板橋說:“作詩非難,命題為難。題高則意高,題矮則詩矮,不可不慎也。”好的問題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體現新課改的精神。例如在復習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時,根據本單元的重點和難點可以設計以下幾個問題:1. 敬畏生命的理由;2. 守護生命的情景做法;3. 戰勝挫折和活出生命的精彩等幾個問題。這幾個問題不僅鞏固了重要知識點,同時培養了學生審題解題的能力。
五、老師的教態要親切
高效課堂注重創設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以及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課堂上可以做到語言簡潔生動、抑揚頓挫,及時的對學生給予鼓勵,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熱情,讓學生喜歡老師,愿意參與課堂,教學想不成功都難。
總之,高效課堂的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復習課”需要我們老師充分認識到課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斷創新課題模式,把傳統枯燥無趣的復習課轉變成有趣有效的新型復習課,不斷提升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金太陽研究院,《高效課堂一本通》,2016:120-126
[2]愛問共享資料,《初中學生特點》,2019:17
[3]幸福生活指南教育論壇,《基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思考與探究》,20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