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峰
【摘要】在素質教育改革發展下,核心素養成為人才培養的關鍵指標。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包含美術表現、圖像識讀、審美判斷、創新意識、文化理解五方面,對學生審美能力提升以及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基于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應創設問題情境,推動學生思維轉變;利用美術史、美術批評等開展美術鑒賞,提升學生興趣;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正確的鑒賞態度。
【關鍵詞】美術學科核心素養? ?高中美術? ?鑒賞課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1-191-01
一、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相關內容
素養主要是一個人在面對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或挑戰時的能力,能夠滿足生活需求,其中較為重要的素養被稱為核心素養。在高中美術學科教育中,其學科核心素養實現了明顯的拓展,主要是經過美術知識的學習形成美術核心素養。根據《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包含美術表現、圖像識讀、審美判斷、創新意識、文化理解等五方面。
二、基于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模式
現階段的高中美術鑒賞課程中依舊存在關注知識灌輸,學生參與度低下等問題,究其原因與教師的教學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在高中階段的美術學科鑒賞課教學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將自身引導價值以及學生主體價值發揮出來,探究高效教學模式。
(一)創設問題情境,推動學生思維轉變
大多數教師在美術鑒賞課上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進行課程導入,盡管一定情境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但是無法為之后的教學奠定基礎,這主要是教師沒有從情境中挖掘出有價值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知欲望。通常美術鑒賞課上,教師搜集一些藝術家的生活經歷,講解藝術家生平,但是沒有過多的對作品背景及內涵進行講解。在美術教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中,問題是情境構建的關鍵,沒有問題無法將教育價值發揮出來,需要通過情境引出問題、認識問題,并利用知識方法解決問題。在核心素養下,高中美術鑒賞課中教師就需要樹立問題意識,認真思考問題的來源,選擇與學科核心素養相關的問題構建情境,采用問題、任務、項目驅動的方式設計課程,提升課程教學的實效性,并激發出學生的問題探究興趣,促使學生理解美術鑒賞的含義,開啟學生思維能力。具體而言,主要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減少陳述性知識的講解,增加開放性問題的探究與互動,利用問題啟發學生思考,推動學生思維能力從低階向高階轉變。
(二)利用美術史、美術批評等開展美術鑒賞,提升學生興趣
在核心素養教育要求下,對教師專業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而言,需要教師具備專業的知識和能力,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美術史、美術批評以及美術哲學等消除自身好惡,培養學生形成看待美術作品的最初意識形態,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一般藝術評論是對當代或現代藝術進行評論,藝術史主要是將藝術放在其產生背景下進行討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藝術史內容,梳理歷史發展過程中藝術流派的發展,并對其歷史、社會、人文等進行對比和分析,判斷歷史地位。具體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從文化地理角度入手,引導學生分析藝術形成機制,探究藝術和社會文化之間的關系,并進一步豐富美術作品的內涵,提升學生興趣。
(三)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正確的鑒賞態度
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美術鑒賞教學,重點以學生為主體,應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完成學習任務,教師為引導者,學生為主動學習者,在認識、理解中構建知識,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順利完成知識鏈學習。對此,對于學生來說,應該樹立正確鑒賞的學習態度,保持直觀經驗。在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從客觀角度,拋除作品功利心,只是跟隨自己內心的想法,對美術作品進行欣賞,保持自己在初看到作品時的感受,結合生活經驗,尋找合適的論據。通常學生在欣賞作品時就會自主接受一些知識,在這時教師可以將作品背景知識的學習放在學生欣賞作品之后,這種直覺容易產生美感經驗。同時,在文化發展時代背景下,學生在掌握文化知識、科學知識的同時,還需要具備圖像視覺讀寫能力,也就是美術鑒賞能力,能夠在識讀美術作品的過程中客觀的觀察藝術作品,形成自我意識,并不斷發現自我,形成藝術審美責任意識。在美術鑒賞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應該做到有章可循,保證學習的循序漸進性。在《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中,美術鑒賞教學明確提出要學生掌握二三種美術鑒賞方法,能夠根據文化情境意識到美術作品的主題、內涵以及審美價值等,并應用合適的術語進行評價和交流。具體學生可以在美術作品鑒賞的過程中,從初始感受入手,尋找論據、支撐觀點、知識學習、對比分析、鑒賞評價,進而形成批判性思維、知識技能、圖像識讀、審美判斷以及文化理解能力等。例如,針對學生圖像識讀能力的培養,可以在教學《中國傳統繪畫》這一課時,引導學生通過圖像識讀直觀地感受《寫生珍禽圖》、《溪山行旅圖》,體會前者鳥雀的栩栩如生,體會后者大山的氣勢磅礴,針對其色彩、造型、空間等藝術特點,可以采用自主學習或小組合作的方式,識別作品特征,了解作品圖像類別,然后對其進行解讀,促使學生在欣賞作品過程中肅然起敬。
三、總結
總之,基于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教學,需要教師改變教學模式,從多角度入手,促使學生對美術作品產生獨特的見解,發展批評性思維能力,在問題探究以及美術史、美術批評下,培養學生圖像識讀能力、鑒賞能力等,實現知識向內在素養的轉換。
【參考文獻】
[1]張悅.基于美術核心素養的高中美術鑒賞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20.
[2]劉曉文.核心素養時代高中美術鑒賞的“教”與“學”[J].美育學刊,2020,11(01):13-18.
[3]李潔茹.基于學科核心素養提升的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實踐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