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玉芳
【摘 要】幼兒園美術活動源于幼兒生活中的事物,能提升幼兒大腦協調能力。其活動要以多種形式開展,讓幼兒掌握技能,獲取自信心和對藝術活動的熱情。
【關鍵詞】藝術氛圍;興趣;創作元素;情趣;童趣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 2020) 30-0146-02
美術活動是幼兒園活動的一部分,是啟發和誘導幼兒感知事物的最佳途徑,不僅能促進幼兒創造生活中的藝術,還有利于幼兒右腦的發育,能鍛煉幼兒的手指和手腕協調配合,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自信心和創造力,增強幼兒的動作靈活性和準確性。
一、創設班級環境,渲染藝術氛圍,培養幼兒對美的追求欲望
環境是一種“隱形課程”的美術教育資源。創設符合幼兒心理及審美能力的班級環境,是我們每一位幼兒園教師的職責。環境能陶冶人的情操,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幼兒學習美術。如我們班在環創中先考慮色彩鮮明,選擇幼兒容易理解、便于操作的主題內容。本學期我們班以《我們是朋友》為主題,嘗試利用生活中的廢舊報紙、紙盒、泡沫板等進行創意加工,讓廢舊的生活用品變成藝術品美化環境。本次活動增強了幼兒的環保意識并拓寬了幼兒的創作思路和創造欲望,鼓勵幼兒別出心裁地描繪裝飾。主題墻完工后和幼兒談話,使幼兒了解主題墻的設計意圖,知道地球是人類和動物的大家庭,只有和地球做朋友,才能和諧發展。我們要讓班級環創會說話,通過環創渲染班級藝術氛圍,引領幼兒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欲望。
二、以“玩”為基礎,培養幼兒的美術興趣
在滿足幼兒模仿天性的基礎上,讓美術活動變得“好玩”。這不光意味著活動內容要新穎,能吸引幼兒的眼球,還要讓幼兒在玩中學會大膽創新,不能禁錮幼兒的思想和行為,玩得過癮,才能滿足他們的身心體驗。在玩中要讓他們學會創造美、欣賞美。如中班《好玩的噴噴圖》,夏天到了,幼兒對水的喜愛無可厚非,我們可以用玩噴水的方式,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愛的顏色噴在報紙上或者布上,勾繪出自己想象中的圖。又如小班報紙拓印畫《熱鬧的花草地》,帶幼兒到戶外欣賞花草,在玩中讓幼兒用報紙醮上自己想要的顏色,繪制自己眼中的花草地,體驗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愉悅,用報紙表現自己的感知體驗,更好地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活動過程中幼兒始終保持愉悅的心理和情感體驗,他們成了本次活動的“主人”。
三、遵循幼兒特點,以貼近幼兒身邊的事物為創作元素
遵循幼兒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以幼兒身邊的事物為創作元素。有計劃、有目的地設計安排活動內容。內容的確定不能單一地根據教學內容,還要以幼兒的學習情況、節日風俗、季節特點等為前提,融合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個體差異,設計出順應幼兒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的活動。如在秋季,我們利用本地有利的地理條件,鼓勵幼兒在回家或上學的路上撿樹葉,觀察樹葉的變化,再讓幼兒把撿來的樹葉大變身,幼兒通過觀察,創作出內容豐富多彩的作品。
四、結合幼兒喜好,激發幼兒的情趣
情趣是幼兒園活動的潤滑劑。大家都知道幼兒天性好吃愛玩。我們就以吃為輔助,先讓他們在吃中觀察、品嘗食物,激發他們對食物的情感。如我園每年節日活動中都會組織幼兒“吃”的活動,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等,都是美術活動中所需的生活情境。這些活動細節充滿靈性與個性,是幼兒創作最好的情趣。其原因是幼兒通過自己動手,知道月餅和粽子的制作過程,再到吃到自己勞動成果后的喜悅。在興趣盎然中組織幼兒用繪畫或者剪紙的方式把自己吃到的月餅和粽子創作出來,進一步加深了幼兒對節日習俗以及傳統文化的認知。我們還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各種生活情趣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如我們可以選擇家鄉美食,在幼兒做的過程中誘導他們對食物的情感,從而激發他們對美好事物的興趣。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說過:“通過生活并來自生活的課,促進入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容易的課。”因此只有以生活為基礎的美術活動,才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五、用童眼識童趣,用積極鼓勵的話語肯定幼兒作品
幼兒看事物不同于成人的視角和想法。所以我們先要了解幼兒當時的想法,鼓勵他們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大膽地表達出來。教師才能從幼兒感興趣的角度去交流,在交流中擴展經驗。所以教師在看幼兒作品時,要采用鼓勵性的語言,給予幼兒怍品肯定。在了解幼兒作品內容的基礎上發現幼兒獨特的創意以及個性化的表達方式、方法。如在《甜甜的蘋果》活動中,有的幼兒把蘋果畫成半圓、有的幼兒畫成圓、有的幼兒畫成奇形怪狀……教師要鼓勵和表揚他們的奇思妙想,對畫得怪怪的給予善意的詮釋,我們要時刻找尋幼兒作品的閃光點和不同點,永遠不要對幼兒說“你畫的是什么”或者“你畫錯了”,藝術是沒有對錯的。
六、家園攜手共進,培養幼兒美術情趣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原生家庭的教育,家長的態度直接決定著孩子對身邊事物產生的情趣。因此美術活動中應充分利用家長,讓家長對幼兒作品進行欣賞、鼓勵、贊揚和肯定。正確地看待幼兒作品,是每一位家長培養孩子獨立創新的良方,也是了解孩子內心世界最便捷的途徑。幼兒作品是幼兒展示自己內心世界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在上期的大班親子活動《畫鞋墊》和《畫枕芯》中,本次活動源于幼兒生活中最常見到的奶奶和媽媽的手工活,是奶奶、媽媽心靈手巧的體現,能夠引領幼兒熱愛生活中的民間藝術。對幼兒作品不能強加禁錮,滿足他們隨心所欲的愿望,不失為一個好的創作形式。家園攜手先讓幼兒愛畫、敢畫,再到會畫、能畫,是我們的初衷。
總之,要讓幼兒的美術活動源于生活,才能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能激發幼兒創作的欲望和激情,只要大家齊心協力,發現生活中的美,美術活動將會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大放光彩。
參考文獻:
[1]羅梅,趙福云.幼兒園美術活動創意設計[M].年輕工業出版社,2013.
(責編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