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凱歌
武安市武安鎮店子小學
閱讀不但可以讓學生獲取知識,還能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陶冶情操,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和個人素質,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來說至關重要。小學語文課內閱讀的篇幅十分有限,不能達到教育部門規定的閱讀量,所以就要通過課外閱讀彌補不足。課內閱讀的過程中,要讓學生養成良好閱讀習慣,除了要學會閱讀,還要享受閱讀,學生課外閱讀的主觀能動性會提高,自覺融入課外閱讀中去,在閱讀的海洋中汲取更多精華,小學語文教學價值就會更高。
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想要實現課內外閱讀的有效整合,需要廣大教師能夠意識到現階段小學低年級學生課內外閱讀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加以完善。小學低年級學生由于受到自身成長階段特殊性的限制影響,注意力難以高度集中,在閱讀中極易喪失興趣,閱讀不夠專注,因而導致課內外閱讀效果不甚理想。為此,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空間,可以在班級設置閱讀角,讓學生每人從家里帶來一本課外讀物共同組成讀書角的圖書,拓寬學生的閱讀空間。同與此同時,學校可以為學生設置開放式的閱讀區域,比如在樓道里放置書柜等,并采購一定量的圖書放置在書柜上供學生閱讀,并設定固定的閱讀時間,讓學生自由展開閱讀”’。通過良好閱讀平臺的創設,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適中的閱讀渠道,實現課外閱讀的進一步發展。除此之外,為確保學生閱讀時間的充足有效,可以利用午休時間進行午間閱讀,并將其寫入班級課程表中,利用這段時間,學生安靜地展開閱讀,再進行午睡,使得閱讀氛圍更加濃厚。小學低年級學生由于自身學習動力不足,為此,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制定有效的閱讀計劃,根據新課程改革發展需要對小學生閱讀數量的客觀要求,小學高年級學生每學期需要閱讀30本左右的課外讀物,但是,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每學期只需要閱讀五至十本左右的課外讀物即可。例如,《安徒生童話》、《木偶奇遇記》、《一千零一夜》等等,通過合理安排閱讀時間,使學生能夠有效進行課外讀物的閱讀。
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從文章作者、課文原著等方面入手引人課外閱讀文本,真正實現課內外閱讀的有效合,豐富小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名家名篇,在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作者引入相關文本,指導學生進行課內外閱讀。例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入作者安徒生的作品集《安徒生童話》作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材料,讓學生閱讀其中的丑小鴨的童話故事,引導學生分析丑小鴨與作者之間的聯系,讓學生明白丑小鴨反映的是安徒生自己的人生經歷,當學生了解到這個深層義之后,就更容易理解課文中捕述的窮苦人民的悲慘遭遇同樣反映的是作者內心對資本主義制度的不滿,從而準確把握課文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可見,在教學中引入作者的其他文學作,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理論聯系實際是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原則之一,我們的語文教學也應如此,在課堂中訓練基礎閱讀能力,到生活中實踐閱讀能力。比如,在學習《白鵝》后,我們向學生推薦了豐子愷先生的文章《紅了櫻桃,綠了巴蕉》《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五爹爹》,以及漫畫《兒童相》等。我們每周都設定一個閱讀交流日,請學生將閱讀素材帶到課堂中來,然后把素材內容通過朗讀、展示、表演等分享給同學們,并說出自己對這份閱讀素材的看法。為了鼓勵學生自動自覺去閱讀,我們還在班里設定一個“閱讀能手榜”,學生每完成一次閱讀任務,教師就在榜上相應姓名處蓋一個印章,到期末看看誰得到的印章最多,對前若干名給予榮譽證書獎勵。
要想真正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光靠教材是遠遠不夠的,還要鼓勵學生暢游課外閱讀世界。課外閱讀的選材范圍不應僅僅局限在印刷裝訂好的書籍上,還應該從生活中取材,如產品說明書、宣傳告示、包裝說明、海報廣告、活動簡介等,這些都是非常真實鮮活的閱讀素材。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課內外閱讀活動,寓教于樂,創造出一個愉悅、輕松的閱讀氛圍,實現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整合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在開展課內外閱讀活動方面,教師借助誦讀比賽的形式,可以激勵學生進行閱讀學習,還能夠促進教師全面掌握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狀態,并且根據當前學生狀態加以準確的指導。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與當地的圖書館聯合開展大型的課外閱讀活動,進一步豐富學生的閱讀資源,加快學生對知識的積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因此教師采取開展課內外閱讀活動的措施,可以優化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整合教學的效果,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
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整合教學,能夠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內外閱讀有效整合教學可以提高教師對課內外閱讀教學的重視、實現寓教于樂、擴展學生知識面、為學生創造輕松的閱讀氛圍、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