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君
保定廣播電視大學淶水分校
我國國內高校教育的歷史悠久,在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以及教育體制的改革,高校的發展更加迅速。從學科建設,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基礎設施的建設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1]但是,當前國內高校教育中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國內高校教育的持續發展需要從這些問題出發,制定針對性的對策,進行提升。
當前國內高校教育從整體上來說發展較好,但是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國內的高等教育發展區域不平衡,教學質量整體水平偏低,學科建設不完善。
第一,區域內發展不平衡。我國國內的高校建設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從目前國內高校的整體分布狀況來看,還是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區域內部發展不平衡的狀況。民辦高校等多種形式的辦學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區域之間的發展不平衡。但是仍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第二,整體教學質量偏低。我國國內高校數量眾多,但是從目前來看在世界排名中總體靠后,其教學水平以及所呈現出的教育質量仍然與世界先進的大學由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一些區域性的,地方性的大學中,教學水平的落差更為嚴重。部分高校的專業教材較為老舊,所教授的知識與技能已經明顯落后于社會的發展,導致學生在畢業之后技能無法適應社會的需求。[2]
第三,學科建設不完善。高校的學科建設從目前來看要遠遠落后于社會的發展。在當前社會中所出現的一些新型產業,如綠色能源,AI科技,自動化等專業在各大全科院校中的開設比例不高。同時也有很多院校為了符合升級條件或者招生等在缺乏基礎條件的情況下盲目的或者跟風開設各種新型的學科。這會導致很多后續的問題發生。
國內高等教育的現狀中所存在的區域發展,教學質量以及學科建設的問題,需要教育部門從整體上進行規劃,統籌實施。
第一,加強高校區域發展的步伐。當前的高校發展已經非常迅速,在此基礎上,應當針對各個區域之間的發展狀況進行側重性的調整。在發展的模式上,也要打破常規,采用多樣化的方式進行發展。例如,校企合作的模式,聯合辦學的模式。在這樣多樣化模式下的高校辦學模式更加容易得到各種教育資源的支持,同時各種教育政策以及具體的實施也更加容易落地,使得高校的辦學更加穩定。在不發達地區的高校建設中,教育的有關部門也要有側重性的進行調整,加大對于這些地區的教育資源以及政策的傾斜,逐漸的在區域內部實現高校教育的均衡發展。[3]
第二,提升教育質量。高校教育最為重要的是提升教育質量。各大高校首先應當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的培養。同時在高校內部的各項高校教師管理條例中,要加強對于教師教學實務的重視程度,改變以往對于教學論文,科研成果等的硬性指標,這樣才能夠讓教師真正的將時間花費在教學上,重視教學質量的提升。其次,高校中要重視學生管理工作。事實上,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是重點。高校的學習于初高中階段截然不同,更加重視學生的自覺性于自律性,但是這也要建立在高校本身所建設的學習氛圍以及具體的考核制度上。因此,從這個角度出發,高校應當通過學習氛圍的建設以及考核制度的實施,加強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需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對于高校的各類必需科目的專業能力建設進行提升,在高校內部通過各種活動的舉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三,加強學科建設的完善性。當前的社會發展迅速,這對于高校的學科建設是一個挑戰,尤其是工科類的院校。高校在進行這類新型專業的學科建設時,可以采用多樣化的形式來豐富這些學科的教學資源,例如通過網絡教育的形式,邀請客座教授,或者企業中經驗較為豐富的工程師等。高校的專業學科建設中加強這種教學的靈活性,有助于高校快速的跟上當前時代的發展,豐富學科內容,提升學科教學內容的時代性,以及學科建設的完善性。在完善學科建設的同時,高校也要注重對于內部優勢學科的建設,打造一批有特色,優勢較為明顯的學科,從而提升高校的競爭力,吸引優秀的生源,提升高校的教育質量。[4]
當前我國的高校教育發展迅速,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主要體現在高校的區域發展不平衡,教學質量整體較為落后,學科建設不完善這幾個方面。在高校教育的建設發展中,要特別注意這幾個問題,從教育策略上進行整體規劃,提升高校辦學以及教學的靈活性,讓國內的教育資源更加均衡,平衡整體的教育實力,促進我國教育整體的平衡發展。同時也需要集中優勢力量,采用靈活的教育方式,打造優勢的,突出的學科,把握高校的核心競爭力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