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崗
摘? 要:有許多優秀的初中生上了高中后,雖然也在努力學習,但卻在高考中成績平平,和他本身的素質大相徑庭。究其原因是在學習內容上初中更加感性,而高中內容更加理性。因而上了高中一定要注意高中知識的學習策略,這樣才能在高考中最大程度地發揮出自己的潛能和水平,才有可能考出理想的成績。那么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高中生,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的素質、學習技能與學習策略,該文就筆者多年積累的教學經驗和自己觀察到的高中生學習現狀以及所思所想,談談筆者的認識和見解,也希望能夠給更多的高中學生帶來對高考的信心和希望,對更加美好的人生充滿信心和希望。
關鍵詞:高中學生? 學習策略? ?守正創新? ?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 G622.4?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9(b)-0184-03
Learning Strategi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ZHU Chenggang
(Wenfeng Middle School, Lintao Count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 Dingxi, Gansu Province, 730500?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excellent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lthough they are also studying hard, but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sults are mediocre, and his own quality is very different. The reason is that junior high school is more emotional, while senior high school content is more rational. Therefore,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learning strategi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knowledge,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potential and level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o the greatest extent, and it is possible to get ideal results. So, in order to become an excellent high school student, what basic qualities and learning skill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should be possessed? This paper talks about my own understanding and opinions based on my teaching experience accumulated for many years and my observation of the learning statu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 also hope that it can bring more high school students confidence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a better life hope with confidence.
Key Words: High school students; Learning strategy;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e; Morality education
1? 把我自我,戰勝自我
作為初中升高中的學生,從高一開始,就要有一種不斷地戰勝自己的信念。高考是自己在3年時間里,用汗水與奮斗、智慧與堅韌、守正與創新筑就的一座豐碑。在這個充滿艱難與挫折的過程中,要無怨無悔,時常給自己打氣鼓勁“山再高在腳下、水再深在船下”要持之以恒,當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形成的時候,就會認識到學習上沒有比自己更聰明的,只有比自己更努力的,這個時候你就會體會到學習因努力奮斗而精彩,成績因拼搏而輝煌。然而每個人學習的道路并不是那么一帆風順的,有時成績不理想時,要有“只求耕耘不求收獲”的心態,相信堅持不斷地耕耘,總有收獲的時候,這樣才能使自己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2? 主動學習,勤于總結
要在教師布置學習任務的最底學習線上,積極主動地進行自我學習,掌握“七會”。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在此,我們可以把各科規定學習的時間叫作“硬時間”,而把自己自主安排的學習時間叫作“軟時間”,“硬時間”要按要求走,“軟時間”多傾向于弱科和劣勢科目,總之各科要齊頭并進、平衡發展、重點突出。除此還要全程安排好生活、鍛煉的時間,要讓學習時間、生活時間、鍛煉時間相得益彰,使自己的大腦時刻處在思維的興奮狀態,以便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學會自學教材,學會自學才能主動地接受書本知識,而預習則是學會自學的必要步驟。學會聽課,聽課應全神貫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關鍵是心到,即開動腦筋,積極思維,理解所學內容。學會閱讀,可運用“五字”閱讀法,即“讀、想、問、寫、記”。學會比較歸納,使陌生的事物熟悉化,從而實現對新知識的掌握。學會記憶,要在平時的學習中總結最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如化整為零背誦記憶法,在所有的好的記憶方法中,建立在理解基礎上的記憶是最深刻持久的。學會自己給自己布置作業和學習任務。
對于易錯易混知識點和容易引起思維受阻的知識點和典型試題,應當及時分類整理并建立錯題集或錯題檔案,及時記載自己的學習和解題心得以及思路方法,時常清理,直到清零。
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善于總結契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思想。通過多年的教學,筆者總結把各科的學習方法概況起來就是:向習慣要規范,向細節要完善,向時間要效率,向落實要質量。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同“一定”(定目標)“二看”“三練”(要明白成績是練出來的道理,練速度、練規范、練準確)“四背”(背題型、背方法、背過程、背結論)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對自己精準定位,對學習科學規劃,夯實基礎,勤學勤總結,常看錯題本。
3? 多想善思,守正創新
古人語“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這就是說學習要學會質疑,即追問為什么,用質疑的眼光來看待已有的事物,達到對萬事萬物的深層理解。要善于質疑、發現問題,必須學會對事物進行全面的觀察,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比較才能實現。可用“逆向思維、覺察異常”法來提出問題,或“善于對比”才能發現問題,并“窮追不舍”“刨根究底”。作為高中生要大膽地向專家和高考答案進行質疑,挑戰別人、挑戰自我,通過質疑和不斷地自我糾正,形成良好的研析反思品質。
4? 序化類化,活化深化
將基礎知識排成序、分成類,形成框架結構。在這一過程中要先理解、掌握好基本的知識,“先死學”做到多遍重復、熟能生巧“死”是“活”的基礎、“活”是“死”的深化。在不斷地學習與總結中感覺知識又比較“死”的時候,又是“活”的契機與深化,如此不間斷地循環總結深化就能夠打通思維壁障,更好地幫助對于知識點之間的本質理解。在建立知識框架的時候,盡量采用兩個原則:一是簡潔,二是熟練。簡潔是指盡量使所使用的語言簡潔明了,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和很強的理解性。熟練是指熟練地運用一些規律性的知識與思路,來迅速地提煉與總結知識,這個需要自己長時間的實踐與總結,實際上也是一個自我認識能力和實踐水平不斷完善與提高的過程。還有另外一個比較好的整理知識的方法就是建立知識的思維導圖,知識的思維導圖反映了知識點之間的本質聯系,根據知識思維導圖知識點的遷移運用會更容易些。不管是知識框架還是知識思維導圖,只要能夠準確把握好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到考場上運用的時候才會縱橫馳騁、揮戈自如。
5? 端正動機,激發興趣
要加強學習的目的性教育,培養成就意識。首先讓學生認識到學習對自我價值實現的重要性,同時引導學生要看到這不是人生價值的最終目標,人生的最高價值和目標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從而激發起學生的學習宏愿和為學習的實際行動注入不竭的動力。
可以通過有價值的問題情境設置,激活思維方向,進行發散性思考,以促進學習動機的形成和發展。借助對教材知識內容的學習,深化自己的思想認識和人生境界,注重自我精神世界的發掘和建設。通過練習和考試積極及時反饋學習效果,全方位地進行自我調整、自我適應,以更強的自信心投入學習中去。培養良好的自我有效感,對自己的學習行為能夠進行合理評價、判斷和自我反應,進而進行自我激勵,形成學習動機的自我調節系統。
6? 學會做人,學會生存
作為一個教育中對學生精神人格的培養是自己的終身使命的教師,教書是底線,育人才是終極目標。對學生而言做人永遠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所謂的問題生,它不單是雙差生,還有好學生型的問題生,不出問題便罷,一出問題對人類和社會造成的負作用更大,這些問題生有相似的性格特征,比如自私、貪婪、以我為中心,造成這一結果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一直在鮮花中成長,沒有經歷過風雨和挫折,缺少責任意識和奉獻意識,再加上責任教育、挫折教育、奉獻意識的教育不及時、不到位,長此以往導致這些學生形成了畸形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除了雙差生、好學生型的問題生,還有品質型的問題生、厭學型的問題生、紀律型的問題生等,針對這些問題學生,在學生成長的教育過程中應該從小將黨的教育方針——“立德樹人”落到教學實處和學生的活動、生活中,教導學生從應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讓他們從小懂得從善的道理,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理念。教育要運用好育人目標的遞進化、育人過程的滲透化,堅持“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力爭將每個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馬小梅.中學生學習存在問題及應對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9(35):73-74.
[2] 馮陽.中學生學習策略新探——基于學習判斷的視角[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0(8):73-74.
[3] 齊秋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現代農村科技,2020(4):55.
[4] 馮陽.中學生學習策略新探——基于學習判斷的視角[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20(8):73-74.
[5] 林紹鎵.普通高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狀況及促進策略研究[D].廣州大學,2019.
[6] 武迪.高中生有效時間管理策略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7.
[7] 王習同.淺析高中生學習技巧[J].課程教育研究,2018(7):198.
[8] 胡欣.高中生學習策略使用的差異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9] 王銀華,高煥祥,陳莉,等.高中生學習策略調查研究[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12(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