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高鋒 孫麗
摘要:在社會經濟與技術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之下,利用機電設備進行生產生活極具便利性。對機電設備展開完善的管理,并定期安排檢修和零件更換是提升機電設備運行穩定性的重要保障。對于生產企業而言,合理安排機電設備的管理維護可以幫助企業節約生產成本,避免因為設備的安全隱患引發事故,是提升生產企業經濟效益的基礎工作。因此,本文將系統性地介紹幾點設備在展開管理維修時的特點和其常出現的故障問題,并有針對性的維修策略選擇和技術要點分析。
關鍵詞:機電設備;管理維修;策略研究
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工成本不斷增加,且依靠人工的生產方式效率低下,不利于擴大生產企業的經濟效益。在收藏企業流水化作業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機電設備,且該種設備體積規格較大價格昂貴,占據了生產企業生產成本的很大一部分。為了有效控制企業的成本,加強對機電設備的管理和維修十分重要。起點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一些不安全的操作會引發極大的安全事故,如設備起火、爆炸等,會威脅生產人員的人身安全并給社會安定造成一定影響。
一、機電設備管理維修概述
(一)設備維修策略
在對機電設備開展維修管理之前必須掌握基本的策略手段,確保工作時的有效性。首先,機電設備在設計的過程中有一定的自我診斷和自我保護功能,在安檢維修時要充分利用該種便利。如設備內部的溫度過高時,會觸發過熱保護,自動采取停止運轉、開啟風扇等操作。根據設備的參數表現可以對其故障原因進行較好的預判分析,及時打開維修管理的思路[1]。其次,在機電設備的功能逐步完善的發展過程中,其零部件的數目更多、內部結構更加復雜,對維修管理帶來了一定的挑戰。作為生產企業的負責人應該正確認識對機電設備展開正常的管理和養護的重要性,按期對維修人員展開技術培訓,確保日常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設備維修特點
在進行機電設備的維修和管理過程中要根據其特點開展工作。首先,機電設備的更新換代較快,為了提升對已采購設備的利用率,生產企業應當定期組織維修人員開展學習和培訓。在此過程中不僅要學習機電設備中的新技術,還應該充分了解新設備的主要性能特點,并從維修和掩護的角度展開深入學習,靈活將其應用在對已有設備的維修管理過程中。其次,為了保證對機電設備的每次維修養護都能留下可供查閱了痕跡,必須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做好檔案的記錄過程。原裝設備和已經更換過零件的設備在維修養護時略有差異,連續的工作記錄能夠幫助管理人員對設備的故障問題進行更有效的判斷,有利于控制在機電設備維修管理過程中的成本投入。
二、機電設備常出現的問題
首先,零件設備出現損壞時設備中的參數顯示會有明顯不同,可以根據對電力輸出、工作噪點等分析判斷機電設備的故障所在[2]。一般的零件損壞需要通過更換完成維修,在更換零件時要仔細核對原有零件的規格參數,確保新舊零件的一致性,避免不兼容問題的產生。其次,機電設備大多是由計算機、單片機等設備控制工作的,尤其是功能復雜的設備往往能夠可計算機相連查看工作代碼。一些異常的輸入、輸出信號表示機電設備的控制元件可能存在故障,可以通過人為修改代碼或更換集成零件的方式進行修理,但要注意對設備的運行數據進行提前導出備份。
三、機電設備維修策略選擇
(一)結合設備役齡
在對機電設備進行維修之前,需要對此可能存在的問題展開預判,使維修工作更具針對性,節約維修時間成本。根據機電設備的服役年限劃分,設備存在的故障問題類型也有所不同。首先,在機電設備剛剛投入使用時要進行零部件的檢查,有時會出現零件的松動脫落和不穩定情況。在生產過程中,如果發現機電設備的振動幅度不正常,則可以對一些零件設備的安裝進行檢查,并使用專業的工具對其進行加固處理。其次,機電設備使用一段時間后度過了初期磨合,一般不會出現較大的設備故障,檢修人員在對機電設備進行定期安檢時可以適當增加輪軸處的潤滑油,確保機電設備在運轉過程中的穩定性[3]。最后,當機電設備的服役年限較長時,出現故障的頻率會明顯增加。針對這些服役年限較長的設備,不僅要提升安檢的頻率,還應該由專業的技術人員對其工作情況進行評判,若設備已經老化嚴重不再適合生產作業則需要及時將其淘汰,確保生產過程的安全性。
(二)根據設備分類
根據機電設備的重要性等級自從分類能夠提升設備管理維修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按照設備與生產作業的關聯性劃分,可以將機電設備分為關鍵主要設備、重要設備和其他設備三類。關鍵主要設備是指生產過程中不可缺少或具有核心研發優勢的設備,生產企業應該加強對該種設備運行過程的關注度,若干種設備出現故障,則會直接導致生產停止,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重要設備是指那些可以通過采購進行更換的設備,該種設備的故障會對生產造成短暫的影響,但通過及時維修和更換可以消除。對關鍵主要設備的維修也應制定相應的方案,定期進行檢修和保養。其他與生產相關的機電設備或零件,企業應該留存充足的備用品,在出現故障時可以及時更換,確保生產的順利進行。
四、機電設備維修技術分析
(一)掌握維修流程
在對機電設備進行維修至少需要有科學合理的策略手段,按照一定的作業順序開展維修工作。首先,在機電設備的檢修之前要進行斷電處理,確保檢修人員作業環境的安全性。將設備進行簡單的清理和驗漏,燃油設備要確保不漏油漏氣。在檢驗過程中,安檢人員要穿戴好防靜電和絕緣保護服,確保保證工作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其次,針對不同位置的零部件檢修可以進行拆除檢查,也可以直接在設備中進行檢測,主要依靠對設備故障的初步判斷和工作經驗決定。維修人員可以根據設備在運行過程中的振動聲音、儀表數據顯示等展開判斷。在檢修完成和故障確認后要有檢修人員對故障情況進行登記,說明維修過程和方式,確保在進行后期工作檢查時能夠提供詳實記錄,從維修到最后的驗收形成完整的閉環。
(二)綠色維修理念
綠色維修的理念是近年來在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的背景之下誕生的一種新型與機電設備維修管理相關的工作理念。一方面,機電設備內部構造十分復雜,一些被淘汰的老舊設備中也有許多可以被重復利用的零部件。為了提升生產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經濟效益,可以將老舊設備進行拆除分解,將依然完整的零部件留存或出售,能夠節約在進行設備安檢和零件更換時的新購成本[4]。另一方面,結合機電設備在作業過程中的不同特點,利用現有條件對機電設備展開維修管理更能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對于和生產過程聯系緊密的設備進行安檢維修時應當適度提高頻率,并做好設備運行的記錄工作,避免機電設備超負荷運轉引發安全事故。
五、結束語
總之,對機電設備展開必要的管理和維修制度十分重要,能夠使企業的生產更加規范。在根據機電設備維修的流程和策略,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設備檢修流程,盲目使用不僅會留存安全隱患,還增加企業在機電設備方面的投入,甚至引發社會的不安定。生產作業使用的機電設備的規格型號較大,設備的價格昂貴,更換維修的花費較大,不利于提升生產企業的經濟效益。在對機電設備進行定期檢修保養時要對其運行狀態進行預判,結合設備作業的類型和役齡選擇合理的維修手段。
參考文獻:
[1] 王江化.機電設備管理與維修中的策略選擇與技術研究[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9(03):63.
[2] 何建中.現代企業機電設備管理維修策略探討[J].安徽科技,2019(06):48-49.
[3] 謝源.機電設備管理與維修中的策略選擇與技術分析[J].河南科技,2012(05X):91.
[4] 龍明喜.民爆企業機電設備管理與維修保養措施探討[J].技術與市場,2017(08):252-253.
作者簡介:
邢高鋒(1983.10-),男,漢族,山東省乳山市,本科,機械工程專業,任職于寧夏東方鉭業股份有限公司鉭絲分廠 中級工程師 3500794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