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論文針對當前高職院校機械專業的課程體系不夠完善,實踐和理論教學脫節等方面來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機械專業的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中所存在的各項問題,文章認為將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作為課程改革的主體,通過整合相關課程、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建設開放課程網絡體系等方面來加強高職院校機械專業技術課程的改革工作,實踐表明上述改革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高職院校機械專業的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對于后續的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
關鍵詞:機械專業;課程改革;教學模式;創新能力;實踐能力
1引言
國家近些年來在不斷的推進自主創新理念的落實,試圖實現從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由此可見,培養人才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必不可少。作為我國機械專業教學的重要陣地,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創業實踐能力,對于提升我國的裝備制造業發展水平十分重要。
2高職機械專業基礎課程改革方案
第一,高職院校可以展開校企合作來開發相關的課程。高校可以針對機械專業的崗位要求來制定出相關的職業技能培養路線,構建出一套與實際工作相符合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基礎課程。
第二,對于機械專業相關的基礎課程應該進行有機的整合,盡量避免孤立的講解某一方面的知識。對于相關的基礎課程,例如機械制圖、機械原理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等課程應該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機的融合到一起為學生講解,精心的設計出教學組織方案和教學的各個環節,在教學中相互滲透,相互支撐,從而培養起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使學生學會看懂圖紙,成為理論基礎知識過硬、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為今后走向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三,在高職院校機械專業的學生培養過程中,還應該為學生們滲透計算機輔助設計等相關的課程,這對于培養現代化的機械設計人才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機械制圖和機械設計等相關課程引入計算機輔助設計,可以提高圖紙的出圖效率,同時也可以鍛煉學生們運用知識解決工程實踐能力。真正做到教學手段、教學思想和教學內容的更新。關于上述課程改革的思路,有許多高職院校的一線教師都進行了相關的探索,但是根據筆者目前的工作情況和調查情況來看,具體的工作仍然有許多不足。基于此,筆者針對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特點和我國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先混合、后獨立的教學思路,同時構建出了機械制圖結合CAD的相關課程。也教師說,以機械制圖的課程作為教學的主體,將現代化的三維制圖工具逐步融入到自從工作中,然后再以CAD課程作為主線來補充相關的內容,進行獨立式的教學。上述兩種課程的混合教學解決了三維圖形和二維圖形想象困難的問題,可以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際建模能力都有著良好的提高,培養起學生對于工程圖形的應用和學習能力。除此之外,CAD軟件強大的分析和設計功能,也可以用于制作相關的機械動畫視頻和教學模型,為學生更加清晰的展現出,提高教學的效果。一般情況下,學生們使用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主要包括運動仿真和動力學仿真、工程圖的制作、模型的建立、是否存在運動干涉等。在課程結束以后,筆者安排學生設計出了一套機械產品,使學生思考機器產品在設計過程中的各種注意事項,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第四,要建立起相關聯的開放式網絡課程,致力于系列化精品課程的建設。開放式的網絡課程作為提高學生素質培養人才的重要手段和載體,利用網絡教學手段推進遠程教學和優質教學資源共享,以便實現教學的現代化。以北學校的強勢師資作為精品課程建設的著力點,根據國家頒布的相關優質課程的要求來確定好當前學習資源以什么樣的形式展現給學生。高校應該立足于本校的優質資源來建設好機械專業基礎課程,打造出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精品開放課程,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網絡教學體系。除此之外,為了保障不同課程之間的緊密聯系,廣大機械教師還應該進行設計好教學組織方案和教學工程項目,在機械基礎類的課程教學過程中融入三維制圖技術、數控編程技術等現代化的機械技能。
第五,還應該將社會實踐、技能大賽和各項技能考試融入到教學中,實現教學和考證等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在人才培養中,以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作為培養的宗旨,采用工程項目設計等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能力。例如,在機械設計基礎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等相關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融入“高教杯”和“三維數字建模師”等技能大賽,也可以在機械制造工藝學和數控機床編程等相關課程中融入“工業產品數字化制造”及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內容,保證理論教學和實踐能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上述教學方式可以明顯的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教師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素養,提高學校的就業率。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各項工程實踐活動,立足于學校教學資源本身,面向工程應用,可以采用頂崗實習方式來參與到企業的項目中。此外,還應該引導學生重視技能大賽,學校方面也可以將當前市場需求的人才和崗位作為組織大賽的背景,引導參賽選手展開實用創新,將技能大賽的培養和訓練納入教學體系中,強化后備選手的組織培訓,提高教師的教學經驗,形成長效機制。
3結束語
在最近幾年的筆者所在的專業中開展了教學改革試點工作,經過評估以后,發現試點教學班的同學在繪圖能力、創新實踐能力等方面與其他常規教學般的同學相比水平明顯更高,機械制圖的基礎更加扎實,在面向產品化的機械設計及制造中,顯得更加游刃有余,設計效率和質量明顯提高。從試點班中選派學生參加了近年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榮獲佳績,體現出較高的技能水平,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確實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同時也增強了就業競爭力。種種跡象表明,基于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高職機械專業技術課程改革,對于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才是必不可少,各大高職院校的機械專業工作人員一定要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覃冬梅.高職機械類專業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體系構建研究[J].南北橋,2020,(4):143.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4.142.
[2]谷小麗.基于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高職機械專業基礎課程改革[J].探索科學,2019,(7):62.
[3]何秋梅,何良勝.基于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高職機械專業基礎課程改革[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9,(7):84-86. DOI:10.3969/j.issn.1674-9146.2019.07.084.
作者簡介:鐘凱(1979.10)男,漢族,安徽淮北人,本科,高級講師,從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