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先頤
摘要:音樂作為一門以聽覺藝術為基礎的學科,它在情感和思想統一支配之下,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基礎的藝術。然而由于音樂自身的表現形式的局限性,在進行音樂美的體現形式方面是需要借助想象與聯想進行。
關鍵詞:聯想與想象;音樂藝術鑒賞;作用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30-0019-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012
音樂藝術在現代藝術領域之中是屬于重要的組成部分,并且一直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可以更加完美地展現出來。在進行音樂知識的教學和學習過程中,音樂藝術鑒賞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為更好地掌握音樂基礎知識,則必須要結合聯想及想象。
一、音樂藝術的內涵特點鑒賞
音樂藝術鑒賞是對音樂的作品具體內涵、表現形式以及特點情況進行分析,為更好地表現音樂作品的一種具體的方式,在當前的群眾文藝培訓班的音樂教學中,音樂藝術鑒賞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表現內容,同時也是屬于素質教育中的關鍵環節。第一,在進行音樂藝術鑒賞的過程是需要建立在良好的藝術環節之下,為學者創造一個音樂環節,加強學者對音樂鑒賞的能力,并且更好地實現學生的情操,為學生人文素養的有效培養奠定較好的基礎。第二,在進行音樂鑒賞的過程中,學生能形成正確的三觀意識,使得學生能擁有健全的人格,在進行音樂鑒賞的過程中,加強自身對音樂獨特的認知,并且能夠使其更好地對音樂作品進行合理鑒賞及判斷,可使學生綜合素質及人文素質得以提升,健全學生人格。
二、音樂藝術鑒賞中聯想與想象的重要性
在音樂藝術鑒賞以及實際教學過程中,引導者可以為鑒賞著創建聯想與想象空間,并且給予學者更好的指導,使學者能夠將聯想與想象的運用較好的掌握。第一,音樂指導者應當對學者進行合理引導與指導,讓學者能更好地進行鑒賞和有意識的聯想和想象,為后期能更好進行音樂藝術鑒賞奠定較好的基礎與支持;第二,給予學者更多的聯想和想象的方式和方法,有機地將自身的經驗和作品聯系在一起,使得作品能充分展現出其內涵和情感,在此基礎上才能夠使學生體驗及感受得以增強,也就能夠對音樂作品加強理解,使其音樂鑒賞水平及能力能夠得以有效提升[3]。
三、音樂藝術鑒賞中聯想與想象運用分析
(一)利用視覺和聽覺之間的“通感"關系領悟音樂
在心理學中,通感又叫“移覺”。利用通感,人們能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起來,借聯想引起感覺轉移。“以感覺寫感覺”。在音樂鑒賞中,各種感覺器官互相溝通聯系,聲音似乎會有形象,仿佛視覺和聽覺相通,感覺和聽覺相通。借助直觀的視覺,在實際鑒賞過程中,在進行藝術作品的鑒賞可以進行再次創造及創新,充分充分體現出藝術作品中所包含相關審美意義及美學價值。如在開展《#C小調鋼琴奏鳴曲》的教學活動中,這首曲子是建立在一定的背景之下形成的作品,它有另外一個曲目《月光曲》,這首作品原本并無標題,“月光曲”為他人的命名,當人們在進行音樂鑒賞的過程中,可以讓人聯想到“湖畔夜色”之體會,然而這一點時建立在人們聆聽樂曲之后所感所想,結合人們的生活實際有感而發。
(二)通過對歌詞的理解讓學者去聯想歌曲的形象
許多優秀的歌曲,其曲調和語言(歌詞)的結合是非常自然和諧的。對詞的理解,實際上就是對曲子的理解。因此,欣賞前如果先對歌詞進行分析理解,在這基礎上再去感受歌曲,學生就會自然地由詞聯想到曲,由曲聯想到詞。詞曲互補,音樂欣賞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開展《4分33秒》這一音樂作品鑒賞的過程,這個曲目整個的時間長度為4分33秒,其中音樂呈現的過程是一個非常是不存在任何的音符,在進行作品演奏的過程中,最需要的是保持沉默和聆聽,讓鑒賞人員自身進行聯想與想象,從中感受到不同的音樂體會,對這一作品內涵更好把握,從而產生共鳴[1]。
(三)給樂曲配上文字說明以引發學生的想象力
和歌曲相比,器樂曲作品沒有與文字結合,音樂的內容就不像歌曲那樣表達得具體明確。對音樂基礎較差的學者來說,音樂欣賞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3]。這時,教師應根據樂曲內容配上恰當的文字,以引導學生欣賞時去想象。由于很多的音樂鑒賞作品均有為人們提供高的鑒賞空間和想象力的環境,可以讓人們進行思想方面的碰撞從而實現思想的自由,通過聯想及想象獲取更好的精神體驗及感受,也就能夠會使音樂藝術作品的精神內涵得以提升,使作品的價值得以更好地體現。
四、結語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樂鑒賞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項任務,對于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有非常明顯的指導作用。在進行音樂藝術鑒賞的過程之中,為了取得更加理想性的效果,可以通過結合聯想與想象加強重視,從而使音樂藝術鑒賞能夠達到更滿意的效果,使學生得到更好的培養及發展。
參考文獻:
[1]黎明.淺析情感體驗中的初中音樂教學[J].數碼設計(下),2019,000(003):214.
[2]楊秀娟.音樂媒體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應用分析[J].魅力中國,2019(15).
[3]丁子涵.聯想、想象在古詩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以《竹里館》的教學為例[J].課外語文,2019,000(008):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