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雯
語言是人類溝通的基礎,是傳遞情感的橋梁。幼兒期是語言智能發展的啟蒙階段,也是對語言進行學習理解和表達運用的關鍵時期。繪本是基于幼兒的心智特點和認知基礎而繪制的兒童讀物,其主要以精美豐富的畫面和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來表達思想,具有啟蒙教育作用。繪本不僅是在講故事,還能讓幼兒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學到很多知識,幫助幼兒構建全面的精神世界,培養幼兒的多元智能。教師在利用繪本提高幼兒的語言智能時,要著重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繪本的作用
(一)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繪本的畫面色彩豐富,故事情節生動有趣,能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和表達欲望,對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具有有效的促進作用。首先,幼兒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可以累積大量的詞匯和句子,能讓口語溝通更順暢。其次,幼兒可以針對繪本故事中的情節進行相互討論,在與同伴和教師的交流探討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二)培養幼兒的語言邏輯能力
繪本的故事形象和色彩表達方面,符合幼兒的審美水平和閱讀習慣。圖文結合的形式可以讓繪本故事更加形象、生動,非常便于幼兒理解繪本故事中脈絡,清楚故事情節中的語言表達邏輯。與此同時,繪本中的很多故事往往貼合幼兒的實際生活,符合幼兒的認知經驗,容易讓幼兒在閱讀過程中產生聯想,理解故事的深刻內涵,對提升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具有重要幫助。
利用繪本的有效路徑
(一)始終堅持幼兒的主體地位
首先,在繪本閱讀中,教師要始終尊重和堅持幼兒的主體地位。以幼兒的發展為中心,鼓勵幼兒在閱讀時認真思考,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并認可幼兒的表達方式,對幼兒的講述和見解做到認真傾聽、耐心回應,努力幫助幼兒提高自身的語言邏輯性和主動性。其次,在幼兒閱讀繪本前,教師要針對該繪本進行提前研究,以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為前提,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發散幼兒的思維,讓幼兒從多角度、多方向來思考和表達。此外,繪本故事的內容選擇和表述方式要符合幼兒的心智發展特點,便于幼兒接受和理解,才能讓幼兒在閱讀過程中敢說、愿說、積極說,充分提高幼兒的語言智能。
(二)營造愉悅的繪本閱讀氛圍
良好的閱讀氛圍有利于調動幼兒的閱讀積極性,豐富幼兒的感官體驗,激發幼兒的閱讀情感。因此,教師要以繪本內容為基礎,根據故事情節創設一些符合幼兒認知的問題,促進幼兒之間、師幼之間的積極互動,在探討問題的過程中激發幼兒主動思考和表達的積極性,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幼兒的語言智能。比如,在閱讀繪本《野兔飛比》的活動中,為了引起幼兒的注意力和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小兔布偶來導入繪本內容,為幼兒營造一個歡樂愉快的繪本閱讀氛圍。此外,幼兒園的園區氛圍也很重要,園內可以設置一些繪本閱讀公共區域,制造更多幼兒互動交流的機會,營造良好的繪本閱讀整體氛圍,這樣不僅能讓幼兒體驗到繪本閱讀的快樂,還能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幼兒的語言智能。
(三)開展延伸繪本故事活動
繪本閱讀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將繪本內容進行延伸,為幼兒提供更多語言鍛煉的時間和空間。比如,根據繪本故事組織幼兒開展表演活動,讓幼兒將故事中的角色通過自己的理解演繹出來,這樣不僅能充分鍛煉幼兒的信息整合能力,還能鍛煉幼兒的語言邏輯和口語技巧,提高自身的語言智能。還可以舉辦“故事大王”活動,鼓勵幼兒在閱讀繪本后,用自己的語言將繪本故事復述出來,并且幼兒之間相互評價誰的故事講得好。在這些延伸的互動活動中,幼兒之間還能進行相互學習,能有效地增強幼兒的語言理解、表達的能力。
(四)注重教師的語言技巧
在繪本故事的講述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運用形象化的語言,有感情地對幼兒進行講述,通過語言營造的氛圍,可以很快將幼兒帶入故事情境中。語言技巧要注重形象化、情感化。首先,講述語言要形象化,就要求教師在講述繪本故事時,要結合繪本故事中的人物特點,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表達,為幼兒制造故事畫面感,激發幼兒傾聽故事的興趣。比如,模仿大灰狼粗狂的嚎叫,模擬小羊說話時柔軟的語調。其次,講述語言要情感化,要求教師在繪本故事講述過程中,注重情緒的表達,感染幼兒的內心,引發情感共鳴,從而激發幼兒主動思考和表達見解的積極性,提高語言智能。
總而言之,繪本是傳達故事和情感的有效工具。對幼兒的心智發展具有積極的啟蒙和教育意義,能有效地提高幼兒的語言智能。教師在幫助幼兒學習繪本的過程中,要合理地選擇和應用繪本,充分發揮其語言領域的教育價值,并結合幼兒的心智發展基礎,著重培養幼兒的口語思維和表達能力,提高語言智能的同時,對幼兒的潛能開發、全面素養的提高有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昆山開發區青陽港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