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莉 肖濤
摘? ?要: 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更加受到關注和支持,信息化教學在學前教育專業課程中極具實踐意義。學校通過改革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學,促進專業教師隊伍的發展,進一步增加學前教育專業師資力量,使學前教育信息化教學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信息化教育? ?學前教育? ?實踐研究
一、信息化教學在學前教育專業課程中的實踐意義
信息化教學是指將教育與現代信息技術融合,促使教育教學滿足新時代現代化的發展要求。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習和教學中,課程形式信息化素養不高。將信息技術融入學前教育專業學習中,有助于推動學前教育信息化的進程。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學前教育開始受到社會各行各業的重視,得益于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社會對學前教育的促進。隨著信息化發展進程的推進,學前教育有目的地培養幼兒認知、情感、意志等,學前教育專業更需要將課程與信息技術相互結合,促進發展和引領。例如現代化的幼兒園有著更先進的信息化設備,老師上課可以使用新媒體技術呈現教育內容,家長可以通過互聯網時刻了解孩子的在園情況,使家長對學前教育有更正確的教育認識,家長會更配合幼兒園老師,使家庭、社會、學校三位一體共同肩負教育幼兒的使命。信息化的教育同樣在學前教育專業中有所體現,例如高校教師通過互聯網傳輸時代聚焦的學前教育熱點信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通過信息網絡廣泛了解學前教育前沿技能,對學前學子和幼兒園一線學前教育教師都是極具重要性的。
二、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發展層面
(一)課程發展的工具層面
工具層面主要指教學內容、教材及教育模式。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前教育專業理論知識是學生認識的內容,是知識、信息的本身,教學內容是教師需要傳授給學生學習的經驗和主體。為了了解信息化的教學內容,學前教育教師需要發揮充分的學習熱情,學習新型的現代信息化科技手段,提升對互聯網的敏銳性,將互聯網這個平臺作為載體,了解最新的熱點資訊,學習前沿的實踐技巧,將新型的學習工具教導給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讓他們悟得真正的授人以“漁”。這就構成了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工具層面。
(二)課程發展的制度層面
制度層面主要指課程管理的教育改革文件。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國家已出臺了很多針對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的改革發展文件,體現了國家、政府機關對學前教育的重視和發展,社會各行各業對學前教育集中關注。在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下,學前教育專業根據政策文件進行改革提升。在時代文化的潮流引領下,學前教育要順應時代社會發展進行變革。這就構成了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制度層面。
(三)課程發展的價值層面
價值層面主要指課程的價值取向,課程的價值取向是對課程實施過程本質的不同認識及支配這些認識的相應的課程價值觀。不同的價值取向體現了不同的課程本質。針對學前教育專業來說,或許會從事幼教行業,教師對課程目標的確定,對課程內容的選擇,會形成不同的課程體系,會塑造不同層面的學生。反復體會現代信息化課程標準對教師的要求和考驗,建立信息化育人體系,體現了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價值層面。
(四)課程發展的主體層面
主體層面主要指現代信息化的課程要以學生為主體。教育的三要素指受教育者、教育者、教育,教育的主體是學生,信息化的課程體系同樣應該以學生為主體。針對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要培養有目的有意識的社會人,學生是有靈魂的個體,培養的學生或許有可能從事幼教工作,這就凸顯了傳承的功效,課程需要適應現代信息化的社會需求,這就體現了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主體層面。
三、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實踐策略
(一)以信息化為手段促進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發展
1.學前教育的信息化
學前教育的信息化是指運用信息技術開展學前教育教育教學活動,同樣指教師學會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和方法。使幼兒園課程、園所文化、家校聯系實現互聯網一體化,有利于學前教育對幼兒的培養教育,更便于教師家長對幼兒的關心教導。學前教育信息化對于提高幼兒園管理效率、推動教學活動開展、實施家園共育、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現代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在人才培養上正在向創新型、復合型人才培養之路邁進。信息化可以溝通協調學前教育的方方面面,將管理和課程相結合,大大改進學前教育專業課程對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實踐方案,學生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幼兒園,對以后工作和實習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高校應該改革學前教育培養的人才規格、課程體系、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教學體系,制訂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此外,高校課堂還可以利用翻轉課堂、藍墨云班課等工具增加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學習資源,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2.信息化教學媒介
信息化教學媒介主要是通過視頻進行教學,利用互聯網科學技術,使課堂移位到網絡上,促進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深層次理解和掌握,真正實現教學改革和創新。在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發展過程中,教師借用信息化媒介要求學生提前觀看教學內容,對課堂的大體內容做整體的把握,這樣教師在課堂上實施教學時,學生會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并有極大的進步空間。節省了課堂上的學習時間,教師可以花更多的時間給學生答疑解難。在學前教育專業課程中,信息化的教學模式在實際運用中有著極大的優勢,例如音樂、舞蹈等學前教育專業技能教學,學生不僅可以通過信息化媒介提前預習動作技巧、音樂知識,更可以課后及時回顧教學內容,培養自學能力。課后能夠根據視頻中畫面的呈現順利開展學習計劃,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活動參與性,更能幫助學生在專業發展上有一定的突破。總之,信息化教學模式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溝通交流的優良平臺,更是促進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發展的積極手段。
(二)以信息化為背景體現學前教育專業課程的活力
1.專業理論課
在信息化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需要體現其順應科技發展的前景,專業理論課是培養學前教育學生具備專業的知識,能夠在幼兒園或者學前教育等機構發展實踐技能。專業理論課的常規學習通常是教師教、學生學,易造成學生死讀書,再加上學前教育專業理論課通常多學科交叉,課程數量較大,更容易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學習壓力。高校可以調整課程設置,通過互聯網等工具配合教師的答疑解惑,更能體現學生學習主動性,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限制學生必須在課堂上接受填鴨式教育,更提倡學生主動發現學習。通過互聯網課程強調重點,讓學生有跡可循,不懂就及時詢問。教師要及時學習最新型的前沿理論知識,及時為學生指清方向,擁有更大的知識儲備,多學科交叉學習掌握理論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收獲更充實的學前教育專業理論知識。
2.專業技能課
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技能課程同樣需要發展。不同層次高校培養的學生不盡相同,如學前教育本科院校更關注理論知識的教育教學,而專科院校則更重視專業技能教學,但是信息化教學背景下,更提倡的是理論和實踐兩者兼備的教育教學方式。高校需要配備足夠的琴房提升學生的音樂技能,配備專門的舞蹈教室提升學生的舞蹈技能,配備完善的手工藝術教室提升學生的美術和手工技能。與此同時,還需要有專業的教師,使學生的技能實踐具有專業性。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專業的藝術技能,還要培養學生面對幼兒的行為禮儀,使學生明白以后面對幼兒時應該具備的姿態和教導方法,促進職業技能的提升。因此,在學前教育學生授課過程中,要依據學前教育的專業要求,體現現代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學前教育專業技能課的活力。
3.專業實踐課
學前教育專業實踐課更需要體現信息化的活力。學前教育專業實踐課更注重學生的下園實習等相關問題,學生在幼兒園收獲的最直接經驗是跟班實習,及時發現幼兒園實際課程和學校里學習的理論課程的差異,更有利于學生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再整理經驗。學生可以通過信息化媒介對指導老師進行反饋,及時強化面對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還可以及時借助信息化工具查漏補缺,促進專業實踐課能力進一步提高。例如高校可以及時安排幼兒園見實習活動,讓學生及時進入幼兒園實際操作,抓住理論與實踐的差別,提醒學生注意理論課的實效性,及時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過程中。此外,高校還可以與一些幼兒園達成合作,對學生進行雙邊教學,學校老師及時關注,幼兒園老師及時跟進指導。另外,高校還可以增進學院與學院之間的交流和協作,通過組織藝術學院與學前教育學院學生同時參加活動,讓藝術專業學生帶動學前教育學生,共同設計課程,共同協作和共同進步。
(三)建設信息化的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隊伍促進課程實踐
1.網絡研修
在信息化教育進程中,需要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網絡研修對教師來說是最便捷的方式方法。學前教育專業培育的是一批批可能會傳承教育事業的幼兒教師,對高校學前專業教師要求更高,更符合時代與社會的發展需求。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新媒體技術層出不窮,信息網絡全面推廣普及,只要教師處在無線網信號覆蓋的場地,就可以利用空余時間在網絡上研讀、修習各種各樣的課程,獲取更豐富的資源、更前沿的焦點資訊。通過互聯網的研修,實現信息的高效整合,吸收有價值意義的優良資源,再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學習信息化科技檢索方式,培養網絡學習能力,學會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2.教學做一體化
在信息化教學進程中,加強專業教師隊伍建設,面授學習是不可或缺的,如果采用教學、學習、實踐三位一體的教學方法更符合現代化的信息教學。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示范對學生有極強的教育影響力,讓教師面對面交流學習,更能營造信息化的教育環境,拓寬信息渠道。推薦教師采用信息化的教學手段,通過學習微課制作,學習多媒體文本,再與實踐教學相聯系,從幼兒園強制要求教師掌握技能轉變為教師主動獲取新鮮知識與教學方法,實現教師的“教”“學”“做”三位一體。
3.信息技術實踐操作
在信息化進程中,建設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隊伍,需要更注重培養實踐操作能力。通過強化教師的信息技術實踐能力,使用慕課、微課、藍墨云班課等平臺進行實際教學,掌握互聯網平臺的操作技巧和使用機制,善于運用新型的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師需要首先提高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成為具有健全的人格、信息化實踐技能的傳道授業解惑者。學前教育教師需要完善專業理論知識,結合社會實踐,提升專業技能,引領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通知[D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2019-01-20.
[2]習近平出席全國教育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D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2019-01-20.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DB/OL].http://www.gov.cn/xinwen/2018-11/15/content_5340776.htm,2019-01-20.
[4]鄭佳珍,冉燕.信息化成就明天——北京明天幼稚集團學前教育信息化建設整體解決方案[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1(20):9-12.
[5]郭力平,賴佳欣.我國學前教育信息化的思考與展望[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11(12):1-4.
[6]常亮,曾彬.學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綜述[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5,31(1):97-100.
[7]汪基德,朱書慧,等.學前教育信息化的內涵解讀[J].電化教育研究,2017(7):27-32.
[8]上海20所幼兒園先行先試“數字化”學前教育信息化進入2.0時代[N].新民晚報,2018-12-06(8).
[9]陳思.教育現代化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關鍵能力建設探討——2019年基礎教育人才發展20人北京論壇會議綜述[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9(5):88-92.
[10]孔偉.區域推進現代化的四個“著力點”[J].中國教師報,2019(014).
[11]謝虹.人是教育現代化的核心[J].中國教師報,2019(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