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標準的推動與改革,越來越多的教師與家長開始重視學生思想道德以及文化素養的養成,而高職院校也開始越來越重視道德方面的培養與教育。為了真正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高職院校需要對公共體育課程進行了深入的了解,從而達到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的目的。本文闡述了“立德樹人”理念下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程的改革。
關鍵詞:公共體育課程? 立德樹人? 高職院校? 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807.4?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9(c)-0003-03
Abstract: With the promotion and reform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in China, more and more teachers and parents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as well as cultural literacy, 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lso begin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and education of morality. In order to truly carry out the educational idea of "Morality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 to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ultivating people by virtue better.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form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concept of "Morality Education".
Key Words: Public sports courses; Morality edu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Curriculum reform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也是為了使培養出的學生更加符合新時期發展中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的教育機構開始重視學生道德品質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1]。而大學課堂的教育對于學生來說僅僅能起到引導作用,想要真正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不僅需要在各科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在進行公共體育課程中落實“立德樹人”的目標,還需要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
1? 在公共體育課程中滲透“立德樹人”的意義
在高職院校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德育教育不僅是教師進行教學的根本任務,更是教師需要肩負起的使命[2]。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根據體育教學的基本內容特點,將立德樹人的教育巧妙地結合到課程中,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體育知識的基礎上得到道德素質的培養與提升。立德樹人的教育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責任感,而且還能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具備適應社會的能力。當今社會的競爭激烈程度與日俱增,善于競爭、敢于競爭更是使社會以及各行各業能夠不斷發展的主要心態,如果高職院校的學生不能具備較強的環境適應能力則很容易被社會淘汰,而在體育教學中,籃球、足球、乒乓球等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對抗運動,在這些運動中,學生需要學會與同學合作,在競爭的過程中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贏下比賽。此外,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在大學課堂中,學生不僅需要學會基本的知識,更應該學會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的良好品質。此外,在進行體育活動時,大部分運動都是團體活動,學生需要學會為他人負責,作為團隊的一份子,個人成績與整個團隊有直接的關系,通過團隊活動,學生的合作精神與責任感均會得到提升。
2? 將團隊活動作為教學的載體,激發學生的互助精神
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為了真正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教師需要利用體育教學活動的優勢,對學生進行團隊教育,通過團隊活動進行教育不僅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激發競爭意識,提升學生自身各方面的能力,而且還能增強同學與同學之間的合作能力以及協調能力,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這些活動,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責任感,還能讓學生的合作能力與互助精神得到提升[3]。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重視基本知識的教學,還需要重視學生團隊精神與互助精神的培養,讓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例如:當教師在進行體育課程的教學時,首先應該對學生進行分組,并協助其建成一個個團隊,讓學生能夠為獲得良好的成績相互制約,在提升學生責任感的同時通過相關的鍛煉與學習,不斷提升學生自身的能力,而在進行期末考試的時候,教師則可以通過比賽的方式來開展能力測試,最終的成績不僅是學生個人的表現,而是整個團隊的綜合表現,教師還可以加入合作分數以及互助分數等,這樣不僅能夠促使學生提升自身的能力,而且還能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團隊責任感與合作精神,讓學生得到了更加全面的發展及綜合素質的提高。
3? 教師強調自身引導作用,加強對學生的德育引導
在高職院校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而自己則主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得到德育方面的提升。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融入到課程內容中,讓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的過程中更多地了解到各個民族以及地區國家的文化知識,讓學生得到更多的精神食糧,從而達到培養學生道德品質的目的。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期末的時候進行德育總結,教師可以為學生制作一些問卷,讓學生總結一下在這學期的體育課程中學到了什么知識,這個學期的學習又帶來了什么樣的體驗,總結一下體育運動中團隊之間的合作與競爭。教師需要了解到,自己作為學生的榜樣,需要起到一個帶頭作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更是如此,需要發揮自身的引導效果,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化學生,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真正的提升。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理解,還能使德育教育得到真正的滲透,最終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真正培養出社會需要的人才。
4? 通過情境創設達到立德樹人的效果
當進行體育知識教學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與理解程度,將知識點與體育技能性的知識簡單化,并融入學生的生活。為了真正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進行教學,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體育知識進行枯燥無聊的講述,不僅學生很難接受,而且教學的質量也難以提升。因此,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知識,是一種較好的學習方式。例如:當在進行蹲踞式跳遠的訓練時,由于這個動作比較簡單,沒有什么好講的,如果教師只是略微講一下,學生很容易覺得沒興趣。正是因為這樣的簡單與無聊容易導致學生覺得體育并不重要,因此,教師應該創設好教學的情境。教師可以將蹲踞式跳遠融入到“特種兵”的故事中,課堂上教師可以以最近看的一部勵志電視劇《我是特種兵》為例,筆者被其中那些特種兵幫助戰友,一同前進的精神所感動,在課堂上這樣教授:“所以,今天大家都來當一次特種兵,一起翻越山嶺、跨越壕溝,在運動訓練的過程中互幫互助。”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感受到這些特種兵堅韌不拔的精神,而且還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讓體育課堂變得更加輕松愉悅,創造一個更好的運動氛圍。這樣可以真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及學習效率,使得教學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并且落實學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進行公共體育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道德品質方面的培養,不僅需要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體育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滲透到教學中。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好自身的引導作用,并且開展團隊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體育課程的過程中學會承擔責任,培養合作精神及團隊協作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提升德育方面的素質。教師要在教學中重視自身的引導工作,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走出困境,從而培養更多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廣國,李旭龍,徐坤.立德樹人目標下的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改革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16):184-186.
[2] 陳薈潔,黃海菲.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院校\"課程思政\"融合發展模式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9(14):88-91.
[3] 吳德銀.立德樹人視角下高職素質教育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1):83-86.
[4] 楊文軒.課程改革背景下學校體育改革與發展研究[J].體育學刊,2018(5):1-4.
[5] 陳兵,張力躍.高校體育課程嵌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路徑探索[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38(33):62-64.
[6] 張細謙,張仕宜.核心素養導向下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路徑的優化[J].體育學刊,2018,25(2):76-80.
[7] 李憶華,馬潔.基于隱性課程落實立德樹人的路徑探析[J].教學與管理,2019(12):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