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根
摘 要 隨著老年人口數量的增長,近些年我國公立醫院呈現出多院區發展趨勢,優化了區域醫療資源,但是傳統行政管理模式阻礙了醫院的綜合發展。本文論述醫院組織變革的含義以及組織變革視角下的多院區行政管理類型,指出在多院區醫院行政管理中,各大醫院要結合具體情況,精簡效能,推行職業化管理的路線,提高醫院的整體管理質量。
關鍵詞 組織變革 多院區醫院 行政管理
受城市布局以及人口數量增長的影響,很多地方出現了醫院合并以及建立分院的浪潮,區域醫療資源分配更加合理,人們的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多院區醫院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較多,集中表現為發展定位不明確、分工和協調不到位、院區之間存在獨立管理的情況。多院區醫院行政管理模式是一種新型的醫院管理模式,以主院為核心,各個分院之間形成區域聯動體,院區之間的醫療人才、設備、資金在需要的時候可以實現共享,保證各個院區在軟硬件資源上達到均衡。本文結合當前多院區醫院常見的行政管理模式,探討組織變革視角下多院區醫院行政管理模式的應用,旨在為多院區醫院的發展提供幫助。
一、醫院組織變革的含義
醫院的發展離不開組織變革,受內外部環境的影響,醫院資源需要不斷整合與變動,這些都使醫院面臨一定的機遇和挑戰,這就要求醫院順應我國醫療市場的發展,不斷關注醫院的組織變革。對于醫院來講,組織變革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如人力資源、醫院的財務狀況、醫院的地理位置與醫療資源的分配等。因此,在醫院進行組織變革的過程中,行政領導應該明確變革方針、變革方法和應對策略。通常情況下,組織變革中可能會出現以下情況。一是沒有對醫院組織變革的重大問題進行細致的思考,沒有在實踐中進行檢驗,如醫護人員對行政管理方法是否認同,醫療資源在分配時是否考慮了分院的患者數量等。二是在變革中可能出現孤立無援的情況,得不到上級以及相關組織的幫助,同時缺乏必要的培訓,組織變革過于倉促,效果不理想。三是組織的其他成員對變革存在抵觸情緒,在變革的過程中配合度不夠,導致變革過程緩慢,分院的行政管理關系不能得到及時的調整。
二、組織變革視角下的多院區行政管理模式
(一)扁平化管理
扁平化管理是多院區醫院行政管理經常采用的方法,其主要優勢是管理較為松散,各個分院能夠獨立行使經營權,但在一些重大決議上按照核心院區的指導進行,在與主院的業務管理往來上,可以減少層層審核導致的管理效率低的問題。進行偏平化管理時,各個分院可以根據發展的需要成立自己的行政部門,對醫院的技術、事務、醫療設備以及人才引進等進行相應的控制,極大地增強行政管理者的責任感。在醫療資源的分配上,由于分院具有獨立的管理機制,所以可以借助自身的醫療優勢,對醫療技術進行創新。同時,在醫療設備購進等方面,可以結合自身的財務狀況進行申請,管理效率較高。
(二)層次化管理
層次化管理是一種權責管理模式,主院與分院之間有一名共同的法定代表人,各個分院的行政決策必須經過主院的批準。該種管理模式的優點在于行政組織具有嚴密性,主院可以充分協調各分院的管理,提高醫療資源的分配效率,同時也能對分院的行政管理工作進行監督,保證主院的核心地位。在該種管理方式下,分院與主院之間是層屬關系,有助于各個分院形成同質化管理,特別適用于醫療資源還不是很發達的地區,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提高醫院的綜合管理水平。
(三)混合型管理
混合型管理是目前多院區醫院采用得最多的一種行政管理模式,將扁平式管理與層次化管理進行了結合,深入分析各分院的管理情況,選擇不同的管理方式。例如,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醫院,經過長時間的發展,經營能力較強,醫患矛盾較少,所以可以對其進行松散式管理,將一些權力下放,如人才引進、醫療器械購買等,全面提高醫院的管理效率;對于一些不具備法人資格的分院,如剛成立的分院,主院可以采用層次化方式對其進行管理,幫助新院盡快完成相關組織機制的構建,為患者創造良好的就醫環境。
三、組織變革視角下完善多院區醫院行政管理模式的策略
(一)集中領導,合理組建行政領導班子
在組織變革的視角下,多院區醫院在行政組織管理中,應該結合醫院發展的總目標,實行總院長負責制,合理布局各個分院的發展,科學界定各分院的管理權限,減少利益部門的出現。在集權和分權上,要控制好度,在管理中有的放矢,做到“統而不死,放而不亂”。主院也要完善相應的組織管理制度,定期召開醫院統籌發展會以及行政辦公會等,對醫院的重大發展問題、人員任免以及組織機構設置等進行統一部署,同時鼓勵各分院行政領導提出合理化建議,解決醫院發展中的突出問題。也要根據發展的需要,及時調整主要領導班子人員,可以從主院或各分院的骨干力量中選拔副院長以及各部門領導等。總院要制定行政領導的任職條件,將績效考核、平時考核和年終考核結合起來,提高行政管理干部的責任心和干勁。對年度考核不合格的行政領導,應調整職位或調離崗位,讓更多優秀的管理人才走上管理崗位,促進醫院的全面發展。
(二)精簡組織機構,推行扁平化管理
在組織變革的視角下,多院區醫院應該本著按需設崗、精簡效能的原則,總院對分院實行垂直化管理,各個院區則發揮精細管理的效果,實行扁平化管理。在具體的實施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根據行政人力資源數量,在各個分院設置與總院相同的職能科室,科室負責人可以由總院的行政負責人兼任,利用總院的管理制度實行垂直化管理。對業務較為繁忙的科室,如醫務科,總院可以安排固定的人員,其他科室則實行排班制,主要職能崗位實行輪崗制。二是根據事業單位的管理方式,實行大部制管理,制定一個總科室,讓職能關系較為緊密的科室集中辦公,實行扁平化管理。同時,對行政崗位進行壓縮,打造一崗多能的職位,精簡機構,提高辦事效率。例如,只設置財務科、護理部、黨政聯合辦等部門,不設置招聘部門,由總院負責招聘工作,分院只需要將用人計劃和名額上報即可。三是推行醫共體管理,社區衛生醫療機構與大醫院成為“一家人”,建立非行政化、非壟斷的緊密型綜合性醫共體,解決居民看病難的問題。例如,我國很多二級公立醫院開始推行醫共體,鄉鎮衛生院劃歸牽頭公立醫院,由公立醫院進行統籌管理。這些衛生院作為公立醫院的分院,使鄉鎮醫療資源得到縱向整合,最終完善城鄉醫療服務體系。
(三)推行職業化管理,培養復合型人才
在組織變革的視角下,醫院管理職業化是很多國家醫療機構推行的管理方法。在美國,超過90%的院長是工商管理碩士或公共管理碩士,醫院總設行政和醫療院長,各個職能部門通過合作進行醫院管理。美國麻省總醫院中的每個科室都有行政主任,負責科室的日常行政工作,包括財務、運營以及人事等。推行醫院管理職業化是完善我國醫院治理體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可以幫助醫院由傳統的統籌兼顧式發展轉變為集約化發展,根據醫療市場的內源性需求,開辟適合本院發展的道路。為了達到職業化管理的目標,醫院除了要聘請醫療技術過硬的人才外,也要注重提高行政領導的管理能力,可以引進熟悉醫藥衛生政策法規、公共管理能力強的人才,及時應對醫院出現的各種突發性問題,保證公共衛生安全。還要加強對管理人才的培訓,鼓勵他們攻讀行政管理方面的碩士,同時選派優秀的管理人才到其他大醫院或國外醫院進修,學習其先進的管理機制,從而提高本院的管理效率。可以借鑒麻省總醫院的復合型模式,讓行政管理者跨院區溝通輪崗,擴大工作范圍,擔任院長助理,快速提高其業務能力,最終培養出具有國際視野和團隊精神的復合型行政管理人才,滿足醫院全方位發展的需求。
四、結語
我國醫療結構改革不斷發展,多院區醫院行政管理模式的優化有助于提高其管理質量,滿足醫院多層次發展的需求。在組織變革視角下,多院區醫院要根據自身的發展特點,將扁平化管理、層次化管理和混合型管理合理地融入醫院的行政管理工作。同時在組織管理中,要做到精簡效能,推行職業化管理途徑,讓多院區醫院高效發展,更好地為大眾服務。
(作者單位為無為市中醫醫院)
參考文獻
[1] 吳李鳴,高啟勝,顧國煜,等.組織變革視角下多院區醫院行政管理模式研究[J].中國醫院,2018,22(12):34-36.
[2] 黃華玲,朱海華.組織變革背景下廈門市某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護士長工作現狀調查[J].中國臨床護理,2020,12(03):244-247.
[3] 顧昕.從管辦分開到大部制:醫療供給側改革的組織保障[J].治理研究,2018(2):6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