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彩
摘 要:社會發展和教育變革帶來新的挑戰,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積極探索提升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實踐研究,搭建了學生工作“五進”公寓平臺,提出黨建進公寓把好政治關、團建進公寓以學生為本,增強主體獲得;輔導員進公寓增強話語主導;文化建設進公寓育人塑魂,引領校園新風尚;易班建設進公寓資源整合,打造學生自我管理新范式。
關鍵詞:大學生自我管理;學生工作“五進”公寓;實踐
引言
進入新時代,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對高等教育改革、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為高校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學生管理工作無疑也必須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大學生進行自我管理,最大限度地把自己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一、大學生自我管理內涵
根據現代管理學理論(劉金方,2010)[1],管理是指組織中的管理者,通過實施計劃、組織、人員配備、領導、控制以及創新等職能來配置組織資源和活動,進而更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地過程。自我管理,就是個人能動地對自己進行管理。陳光軍(2008)[2]指出自我管理是在責任心的驅使下,充分發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自我調控、自我激勵,從而達成目標的心理過程。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其自我管理的內涵首先應植根于大學生群體的特點,結合管理學和心理學,本文認為大學生自我管理是指在學校的主環境下,大學生在遵循學校管理的基礎上,依靠自身、學校和社會資源,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利用和整合自我資源,通過自我認識、自我計劃、自我教育、自我激勵、自我控制、自我監督等實現自我發展和適應社會發展目標的動態過程[3]。
二、大學生自我管理現實困難
第一,忽視了大學生自我管理的特設環境,即學校的主環境。把學生自我管理簡單地等同于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輔導員和學校干預和監督薄弱,制度約束力度欠缺。以學生為中心,不是將學生視為學校管理者中的一員,而是將學生從被動管理向能動地接受學校管理的一種實踐行為。
第二,學生自我管理理念有待進一步提升。傳統思想認為學生在學校的使命就是接受學校的教育和管理,不應被分權,否則就混淆了管理與被管理的界限。真正的教育是自我的教育[4]。管理是一種手段、方法,而不是最終目的[5]。
第三,學生自我管理缺乏專業指導。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強不強、效果好不好,與輔導員有重要關系。學生自我管理需要輔導員、專業教師、管理人員等的指引、策劃,又要有跟蹤與監督,還要進行心理疏導,及時糾正學生自我管理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指導學生改善自我管理方法。
第四,學生自我管理措施單一。單純依靠班干部對學生的管理或者是班干部代替輔導員對班級學生的管理,給學生自我管理帶來局限性。輔導員要在班級黨團建設上下功夫,抓學生黨員和班團骨干,從而調動所有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及創造性,引導學生通過班團組織管理自己、發展自己,從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三、學生工作“五進”公寓建設實踐
學生工作“五進”公寓以立德樹人為根目任務,以“黨建進公寓、團建進公寓、輔導員進公寓、文化建設進公寓、易班建設進公寓”為主要內容,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提升學生主體獲得感,加強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一)黨建進公寓把好政治關。
從大學生自我管理內涵上看,大學生自我管理不僅是一個群體行為過程,同時也是個體的一種人格品質,一種為適應社會發展開發自身的心理品質[6]。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要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既要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又要與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緊密結合。把政治建設和思想建設放在首位,強化政治、思想、價值、行為全面引領。通過實行黨員聯系宿舍、黨員掛牌、入黨積極分子積分、優秀黨員評選等,圍繞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開展教育活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點帶面,影響一片。
(二)團建進公寓,以學生為本,增強主體獲得。
尊重大學生群體的時代個性和主體地位,以開放的姿態引導學生主動地接受新思想、新觀點,自覺地把它納入自我價值的組成部分,努力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并不斷修正發展軌跡,使自我與社會更有機融合。以公寓為團組織,以宿舍為單位建立團小組,開展為學校建陣地、樹榜樣,為大家辦實事、做貢獻,為自己定方向、求發展,強化優秀團員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開展特色團小組評選活動,提升學生參與度。通過建立伙管委員會、宿舍管委會等學生權益組織,讓學生參與管理,增強其主體獲得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創新創造、文化傳承、社會實踐等活動,提升學生自我管理水平。
(三)輔導員進公寓,增強話語主導。
輔導員進公寓后,不僅對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提供了現場指導,同時也是對學生自我管理成效的監督和檢驗,可以及時糾正學生在進行自我管理中的一些錯位認知和行為,并進行答疑解惑。輔導員利用心理驛站、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等平臺,向學生開展心理疏導和健康指導、創新創業培訓等活動,確保學生在自我管理中能夠進行自我認知,激發學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的同時,輔導員素質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升。
(四)文化創境,育人塑魂,引領校園新風尚。
對學生公寓公共區域進行環境改造,為學生創設高雅、方便、安靜的學習、休息空間,在公寓大廳、走廊等公共區域制作宣傳櫥窗、張貼宣傳海報、展報等,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公寓、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推進“三大文化”進公寓。通過宣傳新公民道德、國情省情校情、先進典型事跡,進行文化氛圍營造、典型引路。通過開展宿舍品牌文化建設等,發動學生積極參與、體驗、實踐,增強學生主人翁意識。通過鼓勵學生參與完善文明宿舍建設規范、大學生行為規范等,提升學生自我管理的實效性。
(五)易班融匯,資源整合,打造學生自我管理新范式。
互聯網時代,占領網絡陣地制高點,對大學生網絡原住民的教育管理至關重要。基于此,易班建設從學生特點出發,著力打造“互聯網+學生工作”線上“主陣地”和線下“好幫手”,多角度、全方位地優化網絡平臺的育人功能。以激勵機制凝心聚力,提升素養,將隊伍帶起來。通過將教育理念融入網絡文化產品,傳播正能量,奏唱主旋律,不斷進行顯性教育;積極融入新時代的話語體系,塑造教育特色品牌,實現教育內容的軟傳播,適時進行隱性教育,為學生在進行自我管理過程中提供“一站式”服務平臺。
學生自我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體現了學生在接受管理中的被動性與主動性,也體現了不同學校學生自我管理模式的差異性與同一性。因此,轉變觀念,積極創新,探索、創建和完善符合本校實際的有特色、有實效的學生自我管理模式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劉金方.現代管理學[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0.05.
[2]陳光軍.關注大學生的自我管理? 構建和諧大學校園[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S1):244-246.
[3]王益明,金瑜.自我管理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2002(04):453-456+464.
[4]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
[5]占茂華.新形勢下大學生自我管理模式探析[J].學術探索,2015(07):139-142.
[6]劉召芳,郭金明,王偉.如何在和諧校園構建中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J].求實,2008(S1):213-214.
2020年陜西省高校防疫心理教育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后疫情大學生心理危機焦慮特征與協同干預:基于壓力和心理彈性研究。課題號:2020SY041。陜西省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工作室建設項目:“杏林育英”公寓輔導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