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類燦爛的繪畫發展史中,從來不乏女性形象繪畫題材,涌現了大量優秀的女性形象繪畫藝術作品,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女性形象地位也越發突出,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延續思考著對于女性地位的覺醒,深入探究女性形象在藝術作品中的特殊魅力。分析當代中國油畫作品中女性形象情感表達的時代價值意義,回歸人類最初的含蓄敏感的情感,讓我們感受更加微觀,細膩的情愫。
關鍵詞:女性形象;當代油畫;情感表達;女性藝術家
中圖分類號:J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23-0070-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3.048
當代中國油畫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直以來受到兩類思想的影響,第一類就是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對現代社會女性思想觀念的影響,第二類就是西方女性主義藝術對中國女性藝術的影響。在這兩類的思想影響下,當代中國的油畫藝術家在創作女性形象的繪畫過程中做了很多種嘗試,找到既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因素,又能更好的運用西方油畫的技法,同時又能表現當代中國女性的內心情感。傳統女性的情感是溫情的、婉約的、無私的、細膩的,在幾千年來的男權社會里委婉而纏綿的存在著,有著中國式特有的美。傳統的女性是男性的配角,她們在家庭中心甘情愿的承擔著“相夫教子”的角色,她們有自己特有的表達情感的方式,她們將自己旺盛的生命力和各種情感都蘊含在自己生命角色里,為這個社會做出了女性特有的貢獻。在過去對待傳統女性的認識層面上,是一種忽視兩性共生的現實。從歷史的角度分析在現實兩性平等意識下進行思考,當代藝術家應在追求平等的人文思想語境下,充分對女性美尊重和欣賞的基礎上進行藝術表現,進而對女性美得到充分的認識,以及對于女性的特質及其勞動價值充分肯定,這才是藝術作品中女性形象當代選擇的意義。
在中國繪畫藝術領域里,藝術家們一直在中西方源遠流長的女性形象歷史中探索,一方面挖掘這些傳統優秀文化的精華,另一方面學習西方文化以及油畫的技法技巧。藝術家在探索女性形象的過程中,必然會推陳出新,尋求其中的變化。那么在當代中國油畫女性題材作品中有以下幾點變化:
首先受西方油畫造型技法的影響而使中國藝術家處理女性形象上的變化;
其次是對中國傳統繪畫作品中一些技法的繼承,例如國畫中的水墨寫意技法與西方油畫的材質進行融合;
最后,受西方女權主義的影響,從關注女性外在形象上開始關注女性內在生命的變化,以及微妙的精神世界的變化。
這些變化在當代中國油畫女性題材藝術作品上有著明顯的呈現。當代中國油畫女性題材繪畫在其塑造的內容形式上,以及繪畫技法上和女性形象內心精神世界上都邁進了一大步,甚至在藝術領域中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當代中國的油畫藝術家審美取向并不僅僅停留在理想美的女性,而是希望通過剖析女性內心世界,傳達出更為深遠的意韻,實現更高女性情感境界的追求。情感表達方面是當代中國繪畫領域的一種革新,隨著女性文化以及女性主義的潮流發展,藝術家在繪畫上傾注的情感更加豐富。但這種情感的豐富,也并不是完全摒棄中國傳統意義上女性形象所傳達出的情感,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情感表達的再認識與發現,依然是在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同時對西方油畫傳遞中的情感保持清醒的認識,如何借鑒、如何融合,需要藝術家去再思考。
立足于當代中西方文化多元化發展和交融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當代中國藝術家選擇去突破舊有的模式,探索具有當代中國鮮明時代特征的繪畫語言。他們在逐漸找到與自身審美意向相融合之處,加之對現代生活的感悟,創作出更為理想意境深遠的畫境。
終上所述,當代中國女性題材藝術,從傳統女性題材中對高貴典雅女性美的崇尚中恰當的保留了一些形象,然后再結合當代現實生活中的女性形象,創作出既突破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雅俗觀審美而又更具當代趣味性的中國女性題材藝術作品。
一直以來,女性題材作品都是藝術領域里恒久的主題,無論哪個時代、無論哪個時期、無論東方與西方,女性美對于藝術家創作靈感的激發,是無可厚非的。在當代中國油畫作品塑造出的眾多女性形象,不僅僅是女性對于中國藝術家的靈感的激發,更是藝術家情感的寄托。女性形象又剛好可以通過其性情中的柔弱、感傷和憂郁來將畫家想要表達的情感完美的展現出來。中國女性形象也是中國文化的象征代表,歷代女性形象藝術作品的流傳,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當代中國油畫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具有時代價值意義。
參考文獻:
[1](美)亨德里克·威廉·房龍.藝術的故事[M].夏云海,唐新善(譯).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0.
[2]?? 李蒲星.美術視窗內的女性世界[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7.
[3]?? 徐虹.女性:美術之思[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4]?? 陶詠白.失落的歷史—中國女性繪畫史[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王彎彎(1992-),女,河北邯鄲人,研究生,碩士學歷,河北美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美術學、中西方美術史、中國當代藝術、藝術概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