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顏 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羽毛球是一項全民性運動,深受大學生喜歡,它對于激發大學生運動興趣、培養大學生終身體育運動意識、幫助大學生提高運動素質、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等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羽毛球運動過程中如果運動不當,不注重運動安全容易造成運動損傷,影響大學生羽毛球運動技能提升,甚至危害運動員身體健康。為降低大學生羽毛球運動過程中的運動損傷,本文對羽毛球運動教學中的運動損傷類型和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運動損傷預防的建議,讓羽毛球運動更具魅力。
了解高校羽毛球教學中運動損傷的基本類型,對于提高運動損傷預防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綜合羽毛球教學實踐,運動損傷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基本類型:手腕損傷,膝部損傷,肩肘損傷,踝關節損傷,腰肌損傷等方面。
高校羽毛球教學中運動損傷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充分地了解運動損傷造成的各種原因,才能幫助運動員做好預防措施,降低羽毛球運動過程中損傷發生的概率。具體來說,羽毛球運動損傷出現的原因主要包括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
場地因素。羽毛球運動場所是造成大學生羽毛球運動損傷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各個高校都優化教學環境。然而,不少高校對大學生體育運動關注不夠,主要將資金投入于專業教學環境改善,運動場地與學生羽毛球運動需求不對稱。部分高校羽毛球運動場地不合格,運動地面為水泥地面,容易造成運動損傷;此外,大學生學生規模擴大了,運動場所沒有得到相應的擴展,有限的運動場地也容易造成運動損傷。最后,運動場地的管理也直接關系著羽毛球運動的安全開展,不少高校運動場所處于無管理狀況。
天氣因素。羽毛球運動受天氣因素影響較大,室內運動往往不受外部天氣的影響,能夠提供較好的運動支持。然而,不少高校羽毛球運動場所一般安排在室外,這樣天氣因素就顯得更加的顯著、突出,一旦出現惡劣的天氣,例如大風、下雨等,不僅會對羽毛球運動產生直接影響,使運動難以為繼,嚴重的還可能會對羽毛球運動員產生危害,大學生在惡劣的環境下不能較好地發揮水平、掌握運動規律,加大運動壓力和運動消耗,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教師因素。教師在羽毛球運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教師的意識和行為都將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少體育教師對羽毛球運動過程中造成的損傷缺乏足夠的重視,認為羽毛球是小球運動,加上運動場地相對固定,普遍認為危險性較小。教師思想意識上存在的認識偏差直接對學生產生影響,而且也導致羽毛球運動中安全教育的缺失,在某種程度上也造成羽毛球運動過程中運動損傷的出現。
運動安全意識淡薄。大學生在羽毛球運動過程中,對羽毛球運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損傷缺乏足夠的重視,思想的麻痹也導致學生防護措施的缺失,在運動過程中不注意保護自我,從而引發羽毛球運動損傷出現。
運動著裝的不得當。羽毛球運動是全身心運動,需要各個部位積極參與,而運動著裝則直接影響著大學生運動過程中各個部位的靈活性。如果學生不重視正確的運動著裝,衣著過緊、過重、過厚等,都會影響大學生羽毛球運動的靈活性,并加大運動的負荷,引發運動損傷。
準備活動不夠充分。任何一項運動都需要學生進行必要的準備活動,通過熱身能夠有效降低運動損傷。然而,羽毛球教學中,不少大學生缺乏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活動前準備活動不夠充分,存在應付現象。熱身運動的低效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生運動損傷,嚴重的還將引發安全事件。
高校羽毛球教學中運動損傷不僅影響著學生羽毛球運動水平的發展,也直接危害著學生健康,需要我們根據常見的運動損傷以及形成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從而降低運動損傷發生的頻次。
高校羽毛球教學中,運動損傷很大程度上與人的運動認知水平有關。因此,高校羽毛球教學中要基于運動損傷危害性做好人防措施,提高師生運動損傷認識水平和防護知識。
首先,強化師生運動損傷意識。高校羽毛球教學中,教師要進一步提高運動損傷意識,對羽毛球運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運動損傷進行分析,從而精準把握運動損傷的基本類型和形成原因,做好積極的預防措施。教師運動損傷意識也必將影響學生意識提升,在教師影響下,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從意識形態構筑起一道運動損傷防護線。
其次,提高師生運動損傷理論。目前,高校羽毛球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羽毛球運動理論、知識和技巧等教育,往往忽視運動損傷知識教育,從而導致教師理論素質的不均衡性。因此,教師要基于運動損傷預防的需要,將運動損傷知識教育納入高校羽毛球教學中,不斷提高教師運動損傷教育能力,促進學生運動損傷知識的積累和運用。
物質是高校羽毛球教學中運動損傷預防的物質基礎,具體來說,物防要做好以下幾個重點工作。
首先,完善羽毛球運動環境。運動環境直接關系著羽毛球運動的常態化開展,以及羽毛球運動品質。目前,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展,高校要基于大學生日益增長的運動需求,加大對運動環境設施建設力度,建設標準的羽毛球運動場地,有條件的可以建設室內運動場地,減少羽毛球運動受外在天氣因素的影響。此外,還要進一步加強運動場所管理,及時維護運動場所,從而有效降低場地因素造成的羽毛球運動損傷。
其次,做好運動營養供給。高校羽毛球教學建立在學生良好的體能素質基礎上,只有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才能有效降低運動損傷。因此,高校羽毛球教學中,教師要提醒學生做好物質供給保障。在學生運動出現損耗時,及時地補充營養和能量,避免學生生理因素對學生運動損傷產生的影響。
羽毛球運動不僅是一項體力運動,而且具有很高的技術含量。這就需要高校體育教育做好技防措施,提高運動技能和防護技能,從而避免運動損傷。
首先,做好前后熱身和放松運動。羽毛球運動中,一些運動損傷可以及時發現,一些運動損傷則是長期的。這就需要教師基于不同類型的運動損傷做好運動前的熱身運動,讓學生在活動前將身體各個部位運動開;運動后,要做好放松活動,讓身體各個部位從緊張狀態得以還原,從而有效避免熱身不到位或者身體不能及時放松造成的運動損傷。
其次,提高運動技術和防護技術。高校羽毛球運動過程中,學生運動技術和防護技術直接影響著運動損傷。因此,高校羽毛球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提高學生運動的規范性,要求學生嚴格按照運動規范和要求開展運動,能夠有效降低或者避免運動損傷;此外,要對學生進行運動損傷防護技術教育,讓學生掌握必要的運動損傷預防方法,以及運動過程中運動損傷救助技術,從而將運動損傷降低到最低水平。
總之,高校羽毛球運動對于提高大學生運動素養具有多重意義。然而,高校羽毛球運動中運動損傷是客觀存在的,如果不能做好積極的預防,容易制約學生參與羽毛球運動的熱情,影響運動員運動成績。這就需要根據羽毛球運動中常見的運動損傷類型和成因積極地采取防護措施,降低或者避免羽毛球運動中損傷發生,讓學生在羽毛球運動中享受運動的快樂,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