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春梅
(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瀘州國家高新區小學 四川 瀘州 6461000)
大家都知道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所以如今社會對于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行業對人才的要求也不再只是要求有才華,更要有很好的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表達的觀點要得到大家的認同,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這就要求我們的孩子從小要培養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因此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及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
我覺得閱讀能力的培養就可以從小學低年級抓起。閱讀能力的強與弱完全關系到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以及更遠的影響到以后的寫作能力。由于這些原因,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課堂上的各種教學活動,同時也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養成小學生閱讀的興趣,最終達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從中我們就可以知道多讀書的好處。但是知識一個勁的強調多讀,不教給小學生讀書的方法,不注意培養他們的讀書興趣,不從小就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就很難提高孩子們的閱讀的能力。
由于低年級的小學生們的識字量很少,讓他們獨立閱讀是非常困難和不怎么現實的。課堂上老師就可以特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上課之前先給孩子們布置一些和課文內容有關的內容,讓小學生們回家去查找,再再課堂上向同學們展示,引起小學生門的興趣,使學生很想了解課文內容,激起讀文的熱情。再引導學生獨立閱讀。比如:我在上《大禹治水》時,讓孩子們回家去查關于大禹的故事,或者去找這樣的圖畫書,或者打印出一篇介紹大禹故事的文章帶到班上和同學們進行分享。
我們還可以分角色朗讀。即讓學生讀課文里描述的不同角色。學生把自己當成是課文里的一員去感受,去理解,如:我在上《狐假虎威》時讓孩子們分角色朗讀,孩子讀得入情入境、一節課上得精彩極了。還可以采用賽式朗讀。學生分小組比賽讀,并貫穿于每一次的閱讀教學中。這樣,就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另外也可以配樂朗讀。朗讀課文時,用合適的音樂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以情激情,感染學生,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
我們在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時可以讓學生交流、體會文中人物的情感。如:在學習《紙船和風箏》這一篇課文中,先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再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感受,并引導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確定朗讀的重音、停頓、音調和情感,把朗讀的自主權完全交給學生,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體會兩個好朋友吵架后各自難過的心情及松鼠和小熊化解矛盾后的喜悅之情。低年級學生們很快就進入了文中兩個小動物的情感世界,讀得極富感情,與課文中作者的心產生共鳴。
總之閱讀本身就是一個積極、復雜、活躍、充滿創造的心智活動過程。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因勢利導,培養情趣感,并引導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才能更好的提升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
低年級閱讀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一環,如果想提升低年級的小學生閱讀能力就要培養起他們閱讀的興趣,老師也要加強朗讀的指導,采取各式各樣的方法讓孩子讀書,愛讀書,樂于去讀書!從而讓孩子的終身學習能力在從小就培養好!
的方式。然后在學生進行這一類主題的寫作時就會更加的得心應手。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由于應試教學理念的深入人心,所以教師在課堂上總是擔任著教學的主要任務,學生總是被動地根據教師的安排按部就班地進行知識的探索。然而,在課堂寫作教學中,教師只關注學生最后的寫作分數,對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暴露的問題也沒有過多的分析,這就使得學生在課堂寫作學習過程中,沒有自己能力的有效提高,也沒有在正確的學習方法下進行寫作能力的鍛煉。當前教師想要改變這種現狀,就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課堂寫作鍛煉中發揮自己的主要作用,并且在正確的教學方式下進行寫作能力的鍛煉,從而達到自己寫作能力的提升,在以后的寫作過程中能夠更加的輕松。
例如,教師在課堂進行寫作教學時,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教學模式的設計,讓學生能夠在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下進行寫作能力的鍛煉,比如低年級的同學,更多的應該將自己的學習重點放在口語練習中,也就是將教材中提供的寫作素材進行足夠的閱讀訓練。讓學生自己做到深刻體會,在閱讀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對高年級的學生就應該將口語訓練過度的書面表達能力的鍛煉,也就是根據一定的寫作素材的積累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做到有話可說有話會說。
綜上所述,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能夠通過寫作能力的鍛煉,做到認真觀察生活、感受生活、記錄生活,從而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做到綜合能力素質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