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更加注重先學后教,主張將課堂還給學生。數學是小學階段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分數混合運算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知識點,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重視教學方法的創新和優化,以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進而提高小學數學分數混合運算教學的效率。
小學數學是學生數學學習的基礎,但就目前而言,小學數學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學思想較為落后、陳舊,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學氛圍較為沉悶,等等。因此,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前,教師要全面分析和考慮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找到有效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基礎。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的教學研究和經驗,談談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尤其是年齡較大的教師,仍沿用以前的教學思想。在這種教學思想的影響下,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只重視學生對教材內容的學習和理解,在課堂上也只針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教學,很少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這樣,學生只能學到教材中的內容,難以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導致學習的質量和效率都比較低。此外,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有的小學數學教師只注重學生成績的提高,沒有將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學生意識不到數學知識的作用和價值,即便能在考試中取得不錯的成績,也無法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應具備更加全面的綜合素質及能力,但是傳統的教學思想對教師的影響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這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面臨的問題之一。
其次,部分教師沒有意識到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開展教學時通常是以自身為主,單向地向學生灌輸數學知識,而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同時,由于學生的基礎能力和理解能力存在差異,教師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無法顧及所有學生。學生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也不愿向教師或同學請教,這對他們后續的學習是極為不利的。長此以往,學生不僅會喪失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效率也會大大降低。
最后,部分教師在課堂上比較嚴肅,沒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良好的教學環境不僅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還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在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上,有的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了知識講解、習題訓練等方面,忽略了對良好課堂氛圍的營造,無法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長期在這種氣氛沉悶的課堂上學習,自然無法體會到學習的樂趣,也不能與教師和同學進行積極的互動,不利于其學習效率的提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巧妙地融合生活中的知識及常識,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內容,并能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例如,教學“分數加減混合運算”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出以下三個問題。
(1)某大型超市周一賣出大米500 千克,周二賣出300千克,周三賣出200 千克,那么這三天超市一共賣出了多少千克大米?
這三個問題的難度是逐步增大的,學生通過解答第一個問題能把握解題方向,通過后兩個問題逐步掌握計算方法和解題思路。這三個問題都是以現實生活為例,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在解答問題時主動聯系實際生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分析和探討,使其發現解答該類問題的規律,掌握解答這類問題的方法。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例相結合,不但能使學生更主動地投入分數混合運算的學習中,而且能使他們高效理解和掌握分數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掌控著整個教學活動,是課堂的主宰者,很少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情感等。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學習效率自然不會理想。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小學數學教師應及時轉變陳舊的觀念,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先引入問題,然后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來思考和解決問題,并總結解題思路和解題豐富,之后與同學分享。
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讓每位學生根據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自擬一道題目。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教材中的知識,也能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思考如何有效解決問題。
例如,在教學“分數混合運算”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解決一道關于找出“單位1”的題目,然后讓學生對解答問題的過程進行思考和概括,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將解決問題的思路概括為:在“單位1”未知的情況下,可以設“單位1”為x,之后利用方程解決問題,其中需要強調如何找出誰是對應的“單位1”。學生掌握了大致的思路及解決方法之后就可以提高分數混合運算的答題效率。
數學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創造精神的重要學科之一,教師應營造積極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享受學習知識的樂趣。這既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也是滿足新課程改革要求的必備條件。在小學數學分數混合運算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來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相互討論、合作探究中獲得成功體驗,增強學習動力。例如,教師在教學“分數混合運算”一課時,可以設置如下題目。
(1)水果商人昨天賣出30 千克水果,今天賣出的水果比昨天多,那么兩天一共賣出多少千克水果?(2)小明家7月份賣出家具240 套,8月份比7月份多賣了,那么8月份一共賣出了多少套家具?
之后,教師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如何解答這兩道問題。在小組討論完之后,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派代表到講臺上進行講解,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解答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用幽默的語言進行評價,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課堂不是一潭死水,而應是一道靚麗的風景,教師要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主動獲取知識,享受學習的過程。
總而言之,當前教育發展要求學生擁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及能力。教師應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不斷完善和創新教學方式。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識,獲得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