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洲 江蘇省徐州工業園區南湖學校
初中階段是幫助學生養成健康強健體魄的重要環節,對于初中學生來說這一階段學生的可塑性比較強。在這時,學生們受到的教育可以對學生產生終身影響。在體育課程教學開展的過程中,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需要符合學生體育課程的心理要求。很多學校一直在開展體育課程教學,但是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主要是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這就導致學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并不是很高,沒有一個系統化的學習方案,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整體教學的有效性。
通常情況下,體育活動的開展不能只依靠一個人,需要多方的團結合作。因此,通過體育活動的開展,學生之間加強了溝通和交流,增強了他們團結合作的能力。團結合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種交際技能,但是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缺乏團結合作的意識。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注入團結協作的因素,對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初中階段的學生會受到心理和年齡因素的影響,在對事物認知的過程中,需要依賴于具體實物。然而,在傳統體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往往讓學生開展體能訓練。這樣一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的體能得到鍛煉,但是沒有完善學生的性格和思維培養。通過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可以很好的緩解這一現象,學生能夠接受具體化的教學,這與學生的心理需求相適應,也能夠促進學生思維模式的發展[1]。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因為方式的單一性,很多學生對體育教學課堂缺乏興趣。通過開展高效的體育教學,能夠很好的改善以上的情況。在課堂上引入游戲活動,也可以很好的吸引學生,從而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的互動,提高了他們的課堂參與度,使體育教學達到更好的效果。
通常情況下,教師象征著威嚴。因此,很少有學生敢去和教師交流溝通,教師和學生的容易產生距離感。如果,教師愿意轉變自己的思想,主動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加強溝通,那么學生會進一步激發學習的欲望,使課堂的氛圍變得更為活躍,從而更有利于課堂的學習。所以,在提高初中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積極性的過程中可以利用游戲教學法,教師成為游戲的策劃者、組織者和參與者。通過這個模式,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例如,當學生在打籃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當參與者的角色,從而使整個籃球練習變得更加有趣、更加有挑戰性。教師還可以和學生進行籃球比賽,將全班分為兩隊,教師帶領一隊,體育委員帶領一隊,看看哪一對進球更多。通過這種方式,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力,使他們更加積極的參與課堂,同時和教師建立起良好的關系,更有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2]。
學生往往能夠在課堂上獲取較多的知識,提高學習技能。因此,課堂對于學生來說十分重要。在體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在課堂上為學生開展思想品德教育,加強對學生的引導。例如,在對隊列和體操隊形開展訓練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強化學生的德育教育,讓學生形成集體觀念。教師可以通過語言引導,讓學生們統一動作。由于一些學生存在不講究紀律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需要為學生們講述軍人的紀律,告訴學生們什么時候能動,什么時候不能動,這樣可以改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培養他們的集體意識。此外,在中長跑訓練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通過語言來引導,讓學生們堅持完成訓練,養成頑強拼搏、不怕艱苦的精神[3]。只有充分地利用好課堂時間,對德育因素進行挖掘,才能夠提高體育教學效果。
在體育課程開展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體育動作,這些動作都十分復雜,學生在學習記憶的過程中難度較大。對此,教師就可以利用課堂演示的方式,將各種動作以更為直觀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樣可以促進學生理解。初中體育教師教學時需要規范自身的動作,為學生做好各個動作的分解演示。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等各種現代化的設備來完成演示,以視頻動畫的形式將各個動作呈現出來,利用暫停、慢放、快進、重復等方式輔助教學開展,促進學生深刻的體驗和感知。例如,在開展“武術類運動”教學時,教師需要注重動作的講解。對此,在課堂上可以利用演示的方式對各種復雜的動作分解詳細說明。例如,在學習太極拳時,教師可以首先演示太極拳的一部分,讓學生跟隨教師的動作進行學習。接著,再將各個動作進行進一步的分解,從而加深學生們的印象,促進學生整 體感知[3]。
綜上所述,在當前初中體育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不斷提高教學有效性,認識到增強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的重要意義。通過提高體育課程的趣味性、滲透德育教育、注重課堂演示等各種方式來更好地推動體育教學開展,幫助學生養成吃苦耐勞、自信拼搏的精神,勇于面對各種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