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 金昌市金川區雙灣鎮東四溝小學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教育部門對小學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不僅要處理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還要滲透德育,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思想水平,使學生能夠受到良好道德觀念的影響和感染,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內心需求,為學生制訂科學合理的德育方案,確保德育工作的質量,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就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德育的滲透,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小學階段的學生是思想和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的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對學生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班主任要重視德育的滲透,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尋找更好的自己,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具有較高的道德修養,從而促進學生個人素質和綜合素養的提升,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1.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要想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就要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首先,班主任要深入全面地了解學生,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日常行為表現和家庭情況等,采取針對性的交流溝通方式,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其次,在學生出現問題時,班主任要選擇合理公平的解決方式,及時與學生交流討論,嘗試與學生做朋友,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敢于敞開心扉,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2.開展德育主題班會。班主任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使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理解相關的德育知識,能夠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選取適當的話題開展德育主題班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班會活動中,不僅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現自我的平臺,還培養了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學習態度。比如,召開“文明禮儀伴我行”的班會。班主任可以為學生布置不同的任務,讓學生搜集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不文明現象、不文明行為,以及一些關于道德、文明之類的名言警句;或者,班主任可以讓學生表演節目,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經常表現出的不良行為,從而改正自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比如,看見老師要問好、上課認真聽講、不在校園內大聲喧嘩、不干擾他人等。
3.組織德育實踐活動。小學生年齡小,缺乏一定的認知能力和生活閱歷。因此,很多德育方面的知識學生難以理解。所以,班主任可以組織德育實踐活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比如,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去校園周圍拾垃圾,讓學生體會環衛工人的艱辛和不易,使學生意識到自己隨手亂扔垃圾的錯誤,促使學生在形成環保意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班主任可以積極運用先進的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示環境污染對生活造成的嚴重影響,讓學生直觀地看見環保的重要性,使學生自覺地改正不良的行為習慣,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此外,班主任還可以組織學生去敬老院,為老人打掃衛生、表演節目等,讓學生感知孝敬父母和長輩,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優秀品質,使德育不斷環繞在學生的身邊,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德育的熏陶和感染,進而提高道德修養。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德育,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班主任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能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德育的熏陶和感染,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自身存在的錯誤,及時改正,從而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成長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