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陽
(安徽省滁州市紫薇小學 安徽 滁州 239000)
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定有部分學生因為自身因素或者外界因素成為學困生,筆者認為隨著學生智力發展的不斷完善,教師只需要采納科學的教育手段,一定能幫助學困生擺脫學習難的尷尬境地,教師加強對學困生的關注度也對學生未來的長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1]。
1.1 學生自身學習能力薄弱。數學知識不同于其余科目知識,數學知識的補習十分困難,學生一旦錯過了課程教育很難在課后將課堂中的內容補回來,而且學生每天都是帶著一種迷茫的心態去聽課,肯定會產生不良的學習效果。小學數學課堂目前的銜接性是比較強的,但是在基礎能力較弱的學生看來,數學教師講述的知識很像“天書”,學生在課堂中感受不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容易產生放棄數學和厭惡數學的心理,最終自然而然也就成為了一名學困生。
1.2 學生學習方法不得當。優秀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是幫助學生獲得高分的法寶。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不僅能幫助學生省力,還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總結和反思自己的學習問題。通過筆者觀察發現,學困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僅僅局限于“聽”,不會進行記錄和摘抄,這也就導致很多學困生課后想要補習都不知道自己需要補習的方向。其次,一些學困生在課堂中也會記錄,但是只是盲目的記錄,將教師講解的知識點一個不落的全部記下來了,但是在課堂中沒有聽老師講的重點內容,自己課后又不能完全消化教師在課堂中講解的所有內容,這也就容易出現學習困難現象。
1.3 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現在,很多學生的家庭條件都比較優越,大多數學生在課后都會進行補習甚至是有家教,這部分學生往往容易對課堂教學產生輕視心理,他們認為教師在課堂中講述的東西放學回家反正還需要再聽一遍,于是在課堂中存在僥幸心理,這種心理容易導致學生出現學習懈怠,最終跟不上教師的教學節奏。其次,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不了解學習的意義和作用,做作業和上課大多沒有耐心,不會的知識點也越積累越多,最終成為一名學困生。
2.1 強化學生基礎教育。學困生的基礎一定比其余學生較差,教師一定要從“根本”治療,只是單純的為學生進行現在教學知識點的補習還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教師要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對書本中哪些知識點不理解,哪些知識點理解困難,哪些知識點理解比較好都做好記錄,這樣教師也更容易幫助學生解決過去遺留下來的問題,學生也能從根源解決問題。其次,教師在課堂中設計問題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到學困生的感受,盡量讓學困生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給與他們一些肯定和支持,讓學生消除數學學習的恐懼感,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來。
2.2 優化學生數學學習方法。優化學生的數學學習方法對學生學習成績提升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筆者認為學困生的困境一定是短暫的,教師可以從基礎的筆記摘錄教學做起來。每一學年的第一節課數學教師都可以規范一下自己課堂的摘錄筆記要求,讓學生互相交流摘錄筆記的要領,同時要求學生整理自己的錯題集,教師每一周或者是每半個月將學生的錯題集收集上來,并且結合學生錯題集摘錄的題目向學生進行提問,一定要讓學生將所有的錯題都掌握到位[2]。
2.3 改變學生學習態度。學生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對學生有著很大影響。學校作為學生的主要陣地,教師一定要做好榜樣作用。首先,教師不能放棄學困生,即使有些學生現在成績不好,教師也需要給與學生一些肯定和支持,并且肯定的告訴學困生他們以后一定會有所進步。其次,教師還需要糾正學生數學課堂上的坐姿,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在數學課堂上躺著看老師講課,這容易讓學生產生懈怠和疲勞的心理,教師要規范學生的課堂坐姿。最后,教師需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學困生進行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開導,幫助學生理解學習的意義和作用,甚至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集體到一些知名大學校園中進行參觀和學習,這樣會對學生的學習發展觀念產生一種積極的影響,甚至有些學生會因為這一次短暫的旅行而發憤圖強。
學困生并非天生學習成績差,也并非智力差,而是教師沒有采納科學和有效的手段對學生進行教育。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教師一定要學會善于發現學生的能力,給與學生更多的耐心和愛心,引導學生從“害怕學習”變為“熱愛學習”,最終成為一名數學“學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