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玲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阮玲玉飾演的銀幕女性形象透視了中國早期電影女性形象,阮玲玉在中國早期電影史上塑造過許多具有女性獨立意識的女性形象,在影片中女性形象作為男性欲望客體的被呈現出來,雖然她們具有進步意識但仍被視為喪失主體性的“他者”形象。
關鍵詞:女性意識;女性形象;女性電影
阮玲玉是我國早期電影史上的一位“神女”級別的女演員,因塑造過一系列成功的銀幕女性形象而留名青史。她從影期間參演過《神女》、《野草閑花》、《小玩意》、《新女性》等29部電影作品,不過她初入影壇時只是飾演一些花瓶類型的少女或風流的蕩婦形象,并未成名,直到1929年的時候,她加入聯華影業公司才正式走上了她的演藝之路。阮玲玉作為演員非常具有社會責任感,她不僅僅是演戲好,還通過演戲來喚醒民眾,推動社會的進步,因塑造了許多悲劇女性形象而名聲鵲起。
中國早期電影的主流女性形象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男性為依托得以生存的妻子或母親形象,另一類是被壓迫、被侮辱的社會底層女性形象。這些女性形象大都是來源于現實主義題材作品。阮玲玉在其從事演員這份工作不到十年的時間里,創造過不同階級、不同命運、不同性格的女性形象,從她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找到中國婦女的典型形象。
一、女性意識的成長
所謂女性意識的成長是指銀幕上的女性形象具有獨立、反抗的精神意志。在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女性話語權缺失的中國社會,女性意識的萌芽無疑是對男性主導地位的一絲撼動。受五四思想運動的影響,中國早期電影里滲透出強烈的女性意識,銀幕上的這些豐滿立體而深刻的女性形象在傳達她們追求自我價值的精神渴望的同時完成了女性意識的構建。
(一)對于新興女性社會地位的呈現。《新女性》這部影片里對與女性的家庭生活描繪的很少,更多聚焦于女性的社會活動,此時正是中國銀幕新女性形象的初建階段。從職業的角度肯定的女性的社會地位,韋明在一家私立的學校教音樂,業余從事寫作,社會職業使得女性的社會地位發生轉變,女性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和話語權。新女性之新不僅僅體現在她們的婚戀觀上,還在于她們工作獲得社會地位的同時有了經濟收入從而擁有經濟和物質上的獨立,跟能促進女性意識的成長。
(二)對男權話語體系下的傳統家庭的反抗。影片用娜拉出走式的敘事模式來結構新女性的婚戀觀和家庭觀,在《新女性》里韋明為了追求愛情毅然與封建原聲家庭決裂、出走,娜拉出走了,但幸福美滿生活的理想也破滅了,不過這越發激發了她堅定的女性意識,只身來到都市自食其力謀生存。但是出走后的娜拉不是墮落就是回來,韋明寧愿選擇出賣自己的肉體也不愿向任何男人祈求,她痛苦艱難的做出了做一夜奴隸的選擇,為的是不像男人低頭的女性尊嚴,但當她發現嫖客竟是王博士時,女性被男性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悲劇感又凸顯出來。
(三)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新女性》這部電影根據女演員艾霞自殺的真實事件所改編,艾霞是一個具有現代意識的民主進步女性,是左翼電影運動的重要成員,不過艾霞作為一個女演員,更多的是以城市知識分子的形象或者都市摩登女郎的形象為觀眾所熟知,她曾在刊物上發表文章和詩作表達她的進步思想,有“影壇才女之稱,她的作品多具有社會批判性。但在現實生活中,艾霞卻因失戀而自殺。新女性所處的環境是現代性的新城市景觀,上海街道上隨處可見的殖民色彩的建筑物,交通工具有軌電車,她從自由戀愛到反抗封建家長制,被男性拋棄后選擇獨自承擔孩子的責任,現代都市女性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體現在韋明作為五四新女性的代表。
二、女性作為“他者”形象
(一)男權話語體系下的他者
“他者(the other)”的真正含義是指那些沒有或喪失了自我意識、處在他人或環境的支配下、完全處于客體地位、失去里主觀人格被異化的人。”在女權主義著名代表作《第二性》中,波伏娃曾指出“女性不是天然生成的,而是被社會建構出現的”。雖然導演蔡楚生賦予了女主韋明先進的思想,但她的思想仍有被封建保守思想所潛移默化影響的成分,再加上對她的形體展現上正中穆爾維說的被看的對象的特點,很明顯體現出熒幕上的女性形象其實是男性視角下的“他者”形象。
(二)“看與被看”的權利關系
在一個由性別的不平等所安排的世界中,看的快感分裂為主動的男性和被動的女性。起決定作用的是男人的眼光把他們的幻想投射到照此風格化的女人形體上。女性的身體在銀幕上被看和被展示,《新女性》里面的電影鏡頭通過對韋明本人被凝視而感到快感的形式,讓觀眾享受觀看的快感。影片中多次出現的韋明的照片,女性的照片倒像是名片一樣讓男人們隨意拿來觀賞,女性像是玩物一樣被男性玩弄于股掌之中,出版社的經理看到韋明的照片才同意出版她的小說,看的是臉而不是才華。電影營造一種男性視角里的女性形象,所有男性都對她抱有幻想,賦予她極大的性魅力,她像是一個誘惑男性的尤物形象,而這一切不過是在男性的凝視中構建起來的。
(三)被物化被性對象化的“他者”
在韋明的實際生活和行為上,仍然存在著嚴重依靠男性、自己什么也不能解決的從屬性和被動性。她的整個人生都被男性決定和左右 ,她被丈夫拋棄 、被王博士解雇、被出版社經理決定是否出版小說,被小報記者散布謠言等。在其一生中,她無能為力,根本沒有能力擺脫這種現實或解決一些問題,甚至連女兒的生命也保不住。她當初利用自己的性魅力,靠男性的力量進行經濟活動,靠出賣自己而生活,正是承認自己被性對象化。《神女》里的母親更是以性為職業的女性形象,亦是被男性物化性對象化了的客體存在。
四、總結
當今社會隨著女性社會的提高,銀幕上亟需塑造出符合當下女性真實生存狀態和女性真實精神世界的女性形象。真正具有女性意識覺醒的電影應當是女性在影像中具有主體性,不再是男權話語體系里的“他者”形象,而是女性自身意識和反思精神的形象載體。通過分析阮玲玉飾演的銀幕女性形象透視了中國早期電影女性形象,對于當下中國電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艾輝.新女性[N].中華日報,1935-02-07.
[2] 趙小青.左翼電影中的女性形象[J].當代電影,2002(05).
[3] 法·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鐵柱,譯.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