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建明
摘 要:小學教育是我國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通過宏觀的政策引導,保證所有小學生接受教育的權利?;诖耍疚牧⒆阌谛W教育角度,分析了精準扶貧與教育扶貧的基本理論,結合具體案例,研究了精準教育扶貧的而具體策略,希望以下內容的論述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關鍵詞:精準扶貧;教育扶貧;農村;小學教育
引 言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領導團體,在秉承以往發展思路的背景下,繼續發揚群眾路線,仍然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教育扶貧是在我國農村精準扶貧實踐中逐漸衍生出來的扶貧思路。相比于精準扶貧而言,教育扶貧主要是立足于學生教育行為,讓所有學生都可以保有學習權利,以求通過“扶智”達到“扶貧”的目的,因此對精準扶貧下的農村小學教育扶貧研究有著鮮明現實意義。
一、農村小學教育扶貧策略
(一)學校領導重視,全體教職員工大力支持
為了更有效地開展教育精準扶貧的相關工作,充分發揮教育在扶貧攻堅中的積極作用,各個農村小學還有必要開展走訪宣傳活動。學校每學期都會進行大家訪”活動,老師們利用下午放學時間,對離學校較近的建檔立卡學生家庭進行了走訪。走訪活動中, 老師們與家長以拉家常的形式細致了解學生家里的人口及經濟狀況、收入來源、國家扶貧政策的落實情況,了解學生的居住及活動環境,詢問學生在家表現,并再次給學生及家長宣傳教育扶貧的相關政策,在精神和心理上對學生進行鼓勵。
(二)工作落實到人,溫暖送進家庭
為了保證教育扶貧的精準性,我校認為最終的幫扶行為應該落實到個人,并且切實走進貧困生家庭進行針對性幫助。在第一階段摸底完成之后,我校最終確定了蘇語晨等35名同學為本年度扶貧幫困對象。在全體教指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對這些學生家庭狀況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我校安排專項教師深入走進每個學生的家庭中,與家長將深入交談,了解他們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困難,以及學生學習困難、心理狀態等。最后,我校結合不同學生家庭情況,制定針對性補助策略,并在組內會議中通過了對各個家庭的資金援助進額、無固定資產援助數量等內容。并且由學生班主任或者是其他教師送到學生家庭
當中。
(三)延伸幫困意義,形成幫困“人文化”
隨著多次幫扶活動取得良好效果,我校全體師生參與熱情高漲,于此,本著“治貧先治懶,扶貧先扶智”的精神,我校領導經研究決定,樹立“人文幫困”的扶貧思路,在給予學生物質支持的同時,注重與學生之家的交流,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狀態、心理狀況,然后進行針對性教學。筆者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和他們進行交流,特別針對筆者所帶的四年級138班的曾憲吉和黃淑慧兩個同學的學習特點,制定詳細的幫扶計劃,在筆者的耐心細致、精心關懷下,兩人都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對于教師而言,應該認識到物質與精神的雙重重要性,在教育扶貧中,保證學生性格發展、學習成績發展都十分重要。
二、教育扶貧未來努力方向
(一)發展各級教育
想要真正讓教育扶貧發揮作用,保證貧困生的基本受教育權利,就不能僅僅立足于素質教育進行思考。筆者認為,教育扶貧未來應該做好各個階段的扶貧工作,將扶貧逐漸細化,這樣貧困生無論是到那種學習階段,都可以獲得學習保障。
其一,學前教育。學前教育一直都是農村地區較為容易忽視的一個教學階段,為了保證該階段學生正常學習:一方面,省政府的教育資金應該適當傾斜;另一方面,建立優秀的教師隊伍、建立完整的教育體系、建立豐富的教學環境。
其二,九年義務教育。第一,保證農村地區學校的建設水平,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第二,加入住宿機制;第三,堅決落實好“兩免一補”的政策,確保農村學生都可以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第四,全面制定并且落實農村學生營養計劃,并且擴大波及范圍。
其三,高中教育。第一,進一步完善貧困生卡,爭取做到全覆蓋;第二,改善貧困地區的教育環境,讓貧困生同樣可以享受優質的高中教育。
其四,職業教育。在未來的教育扶貧中,應該進一步重視中等職業以及高等職業教育,保證貧困地區學子擁有一技之長,并且在政策的幫助下促貧困生就業,讓知識改變命運成為現實,以扶智完成扶貧。
(二)加強社會力量凝聚
在決勝小康的背景下,尤其是隨著我國總體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社會扶貧力量可以發揮的作用更加明顯。因此,教育扶貧未來的努力方向應該為加強社會力量凝聚力,爭取“勁往一處使”,盡快完成教育扶貧。例如,政府應該進一步完善扶貧財政體系,加大教育扶貧財政傾斜度;社會企業應該積極參與,通過提供物力資源環節政府扶貧壓力,然后應用人才錄用的方式完成農村人才回流;農村地區應該進一步提高青年教師待遇以及食宿水平,發揮大學生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等。
結 論
總而言之,在國家積極開展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形勢與背景下,各個農村小學應切實肩負起自身在教育精準扶貧工作中所需要肩負的責任及承擔的義務,積極探尋各種有效對策、措施來推進教育精準扶貧工作。
參考文獻
[1] 鄭皓瑜.論拉丁美洲國家教育扶貧政策在消除貧困代際傳遞中的作用[J].山東社會科學,2016(04):171-175.
[2] 中央黨校經濟學教研部 曹新. 打贏扶貧攻堅戰必須大力發展教育[N]. 中國審計報,2016-01-27(005).
[3] 《廣西跨入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一萬美元的對策研究》課題組,張光麗.對拉美國家教育發展及問題的思考[J].廣西經濟,2013(06):19-21.
[4] 本刊編輯部.科技扶貧的中國經驗[J].中國農村科技,2013(06):78.
[5] 辛朋濤. 甘肅省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村級小學教育資源利用效率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