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福
摘 ?要:如今的教學形式大多以教師講授為主,尤其是對于文科科目,學生的任務似乎就是記住知識點,能在考試時準確地寫到答題卡上,這違背了教學的初衷,學生也絕對不是簡單的知識“搬運工”,因此,基于這樣的教育形式,教師常對學生說,一定要善于思考,敢于對挑戰權威,敢于質疑,這是培養學生思考能力的好辦法,以小學數學為例,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質疑能力,首先要鼓勵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提問,教師在也可以通過設置題目陷阱培養學生質疑精神。
關鍵詞:小學數學;質疑精神;鼓勵思考;引導提問;設置陷阱
數學是理科學科,需要學生善于動腦才能解決問題,盡管是最基礎的小學數學,但改變不了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用到的符號和數字較多,因此在小學數學中,會偶爾出現用詞不當或者題目本身有問題的現象,作為教師要常鼓勵學生多思考,敢質疑,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質疑精神培養的策略探討進行一番探討,希望能對廣大教師與學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鼓勵學生思考
孔子曾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人的大腦常用常新,越用越靈活,小學時學生發展大腦,培養各種能力的黃金階段,教師不能將這個時期白白浪費。數學需要學生思考,不是單純的記住公式就能學好的,這樣只會導致不能夠靈活運用,看到題目硬套公式,成績也很難提高,要想培養學生質疑精神,善于思考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基于思考的質疑才有討論的價值,才有可能會推翻原來的觀點,才能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培養質疑精神。
例如,在進行講解“圓柱”這一知識點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理解圓柱的形狀,我帶了一個圓柱模型供學生參考,在講課開始之前,拿出了提前準備好的圓柱模型,問學生看到的圓柱的形狀,并找了幾個學生在黑板上畫出自己所看到的圓柱的形狀,學生很聰明,都畫了一個很標準的圓柱形,但這卻不是我想看到的,于是我鼓勵學生有沒有看到不一樣的圓柱,可以在黑板上畫出來,原本活躍的課堂氣氛一下變得靜悄悄,學生都沉默了。幾分鐘后,在最后一排最中間的一位學生舉了手,隨后在黑板上畫了一個長方形,學生紛紛大笑起來,那位學生顯得不知所措,于是在安定好課堂秩序后,我表揚了這位學生,并告訴他們這是我最滿意的答案,并告訴學生不要局限于它本身的形狀,或許圓柱體就應該是那個樣子,然而題目要求卻是你眼中看到的圓柱體,于是在我的引導下,大家通過掌聲表達了對那位學生的肯定。
二、引導學生提問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解決了問題是學習的一部分,然而提出怎樣的問題更能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一個對課本知識掌握不夠牢固的學生是無法提出關于學習上的好問題的,學習的同時給自己設置問題,是一種善于思考的表現,也是發現學習問題,舉一反三的關鍵。教師要常常給學生提問的機會,也要鼓勵學生針對學習內容進行提問,學生的質疑精神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培養,也讓他們在這個反復提問的過程中對知識點融會貫通。
例如,在進行講解“運算定律”這一知識點時,我提前布置了預習任務,并讓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提出問題寫在本子上并上交,我在備課過程中,可以參考這些問題,在課堂上更加有針對性地講解本節內容,通過學生所提的問題,我也能夠看出學生的預習情況,也可以給我的教學提供更加清晰的反饋 在課堂快結束的時候,我也會給學生自由提問的時間,一開始學生都很害羞,不敢提問,一些學生擔心問題不好或者覺得別人會說太幼稚,所以寧愿保持沉默,在我的幾次引導后,學生慢慢開始大膽起來,提出的問題也越來越精彩,學生在提問前,要進行大量的思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已經很高,在提問環節,我們也嘗嘗能夠有意外收獲,一些題目不夠嚴謹,一些詞語用的很模糊,很容易對學生造成誤導。
三、設置題目陷阱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判斷學生是否有質疑的能力和膽量對結論提出質疑,可以通過設置教學陷阱來實現這一目的,這在課堂上十分常見,也是教師在教學時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教師通過在課堂上故意犯錯,讓學生幫忙糾正,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質疑能力,一些學生會礙于教師的威嚴而放棄糾正,這需要教師采取一定的手段來讓學生敢于質疑,敢于指出問題所在。
例如,在講解“觀察物體”這一知識點時,我就采用了這樣的方式,這節內容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這也是本節的一個難點,于是我決定從這個方面入手,起到一個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質疑的效果。在課堂上,我展示了一道例題,讓學生畫出不同角度下看到的堆砌小方格的形狀,留了學生幾分鐘畫圖時間后,我在課件上展示出了“正確答案”,一些學生低頭對照自己的回答,這是我設置的一個陷阱,因此迫切期待著學生能夠對這個答案提出質疑,或許是此題有點復雜,甚至在我按照“正確答案”講解題目的過程中,學生也沒有提出任何的疑問,正當我準備以失敗告終時,一位學生看出了端倪,舉手指出了答案的不合理之處,這時候有一小部分學生紛紛附和,再重新糾正過題目答案后,我向學生道了歉,也重點表揚了這位學生,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起到鼓勵其他學生提問的效果。
提出質疑背后的底氣是真正理解問題的能力,一個對問題理解不夠透徹的人是不會有膽量表達自己對于問題的看法的,教師要明確告訴學生這一點,鼓勵學生常思考,基于思考的質疑才有價值,培養質疑精神對于學生未來學業發展甚至是人生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教師要在教學中融入對學生質疑精神的培養,以上是我對培養策略的一些拙見,希望能對廣大教師起到一定的幫助。
參考文獻:
[1]沈寶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質疑和發散能力的培養[J].華夏教師,2017(02).
[2]盛男.小學數學教學中質疑提問能力和學習興趣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