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艷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如何建設高效課堂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關注。在高中階段,數學作為重點考試科目之一,其學習難度比其他學科大得多,部分學生也因此對數學學科的學習產生了畏難情緒。加之有的教師堅持傳統的教學方式,課堂教學氛圍較為沉悶,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率較差。這就需要教師重新審視教學策略,創新教學手段,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文章就重視備課環節、創設問題情境和借助多媒體技術教學三方面,對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期為優化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教學策略
引言:
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是每位數學教師追求的目標。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大多數教師都在為此努力。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為:教師教學方式單一、學生的注意力分散、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基于此,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創建新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效率。
一、重視備課環節
教師的備課環節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基礎,教師要有充分的教學準備才能設計高效的課堂教學安排,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1]。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在教學時對備課環節不夠重視,往往都是憑借以往的教學經驗開展教學活動,脫離了實際教學情況,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基于此,教師應正視備課環節的作用,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制定最優化的教學方案,有效提高高中課堂的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概率”這部分內容時,考慮到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有一定畏難心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高中數學課堂的樂趣,在備課時我為學生準備了以下故事。
在一條街上有三個人,他們同時看到了一件玉器,都想將它買下來,但玉器只有一個,他們為此產生了爭執。對此,一位老人提出了解決方法:我手中有兩枚硬幣,將之向上拋會出現三種情況:一是一正一反,二是都是反面,三是都是正面。老人對他們說:我一共拋25次,你們可以對出現的情況進行預測,誰能夠預測正確,誰就可以買走這件玉器。最終預測第一種情況的人買走了這件玉器,“一正一反”這種情況出現的次數是其他情況的兩倍。
在說完故事之后,教師可以就故事提出問題:為什么三種情況的差距特別大?在學生討論之后,教師為學生明確:正反和反正是同一種情況,所以第一種情況出現的概率大。教師在備課時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出合理的教學安排,利于增強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創設問題情境
現階段,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存在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教學氛圍沉悶的問題[2]。對此,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根據高中數學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從而讓不同成績層的學生發揮自身的學習優勢,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對數學的學習充滿熱情。例如,在教學“統計”這部分內容時,為了使學生理解隨機抽樣的重要性,能夠運用隨機抽樣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在上課之初,我為學生講述了美國總統選舉的事件,事件如下:在1936年的美國總統選舉前,一家雜志社對“蘭頓和羅斯福誰能夠當選下任總統”做了民意預測,雜志社的工作人員通過電話簿和車輛登記簿,對名單上的人發了調查表(1936年,只有少數富人擁有電話和汽車),通過對數據的分析,雜志社預測出“蘭頓會在大選中獲得勝利”,但選舉的實際結果卻恰恰相反。對此,我向學生提出了幾個問題,問題如下:
1.實際選舉情況為什么會與預測結果完全相反?
2.在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時,我們應注意什么?
在說完問題之后,我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析討論,在大部分學生探討完畢之后,我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回答。有的學生很積極,舉手回答說:“因為富人只占少數,所以雜志社的調查只能顯示出小部分人的意愿,我們在隨機抽樣調查時,應注意樣品的代表性。”教師通過對問題情境的創設,在激發學生學習意愿的同時,提高了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利于增強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
三、借助多媒體技術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愈發普遍[3]。多媒體技術在高中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為高中課堂教學增添了趣味性,將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地呈現給學生,在降低學生學習難度的同時,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利于引起學生在高中數學課堂學習中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學“立體幾何”這部分內容時,鑒于“立體幾何”的學習內容較為復雜,對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而大多數高中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較差。在教學過程中,我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現了大量的經典建筑與章頭圖的照片,引導學生明白章頭圖的重要性,讓學生對幾何學的研究內容有初步的了解。緊接著,我又為學生展示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建筑物的圖片,使學生通過這些圖片了解空間幾何體的概念。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幾何體的空間圖,使學生能夠對幾何體與其三視圖之間進行相互轉化,將籠統的幾何知識具體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幾何體的三視圖,進而快速解答幾何問題。此外,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滿足學生的獵奇心理,使學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主動融入到“幾何體”的學習中,提高學生對高中數學知識的理解,進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結束語:
總之,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需要教師的不斷努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站在學生的立場,結合教學實際情況,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創新性地安排教學設計,使課堂教學充滿趣味性,讓學生享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進而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孫興平.對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6):18.
[2]劉波.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J].農家參謀,2020(03):234.
[3]趙利勇.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辦法分析[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新論壇成果集匯編(一).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982-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