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
摘?要:科技的快速發展,對教育行業的發展影響重大。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廣泛使用,不僅簡化了教育工作,也為教師教學活動提供了便利。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集更多的學習資源,為學生創設特定情境,也可以借助電子課件展示教學過程與內容,節省課堂教學時間,同時多樣化的隨堂練習形式也打破了傳統訓練模式,能夠有效鞏固學生學習成果,并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學習體驗
現代社會中,學生從小便開始接觸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使用對于學生而言,能夠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信息技術觀念,同時保持社會的先進性,這也是現代教育理念所強調的內容。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學科知識基礎,也要跟緊時代發展的步伐,為學生的發展帶來新穎的學習體驗,從而調動學生數學學習動機,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
一、情境創設,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學習較為吃力。在傳統教學中,為了讓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教師通常用語言向學生進行生活化舉例,但是小學生思考以具體形象為主,因此教師的生活舉例效果不佳。為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較為形象的生活化情境,不僅能夠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也可以讓學生在情境中發現數學問題。首先,教師需要根據教材內容檢索一段相關視頻,然后在課堂中播放給學生,最后在視頻中插入一個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該視頻既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目光,也為整節課創設了一個具體形象的情境,活躍了課堂氛圍。
例如,在以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知識點為例,教師以學生愛吃的月餅作為情境元素。首先通過多媒體展示課件,課件內容為三個月餅,三個月餅需要平均分給兩個小朋友,兩個小朋友分別拿到一個月餅之后,還剩一個月餅,該怎樣分呢?此時教師為學生創設了一個生活中分月餅的情境,同時學生也能夠直觀地看到該場景,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引起學生思考,有利于教師引出分數的概念。
二、直觀展示,提高學生數學理解
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引入解放了教師的雙手,教師不再需要用粉筆在黑板上書寫知識總結,繪制數學圖形,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同時信息技術教育軟件多種多樣,教師可以提前設計好教學課件,能夠在課堂中直觀展示。此時,數學電子課件展示內容不僅包括教材中的圖像與知識總結,也會有很多拓展性的學習資源,滿足現代學生的學習需求。
例如,教師在以教學《三角形的分類》這一知識點為例,如果教師采用道具形式,讓學生認識該知識,很容易造成道具太多,學生記憶混亂的問題。而信息技術便可以將各種不同類型的三角形進行直觀展示,讓學生看到按角分類,有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以及這些三角形所具備的特征。如果按照邊進行分類,也可以將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不等邊三角形三種類型進行并排展示,方便學生比較與觀察。最后,教師設計一張課堂總結的思維導圖,將三角形的分類相關知識進行整體展示,既能夠讓學生整體把握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在腦海中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也能夠幫助學生理解這兩種類型的三角形分類方式。
三、趣味練習,鞏固學生學習成果
在小學階段,學生性格天真爛漫、活潑好動,對充滿趣味的事物始終保持好奇心。傳統的數學訓練通常是教師在黑板上出題,學生在草稿本上計算,或者教師與學生一同完成課后練習題,雖有一定的成效,但是長時間的枯燥訓練必定會引起學生的抵觸。為此,教師可以利用現階段常用的電子課件功能,為學生帶來趣味化的課堂練習,既能夠讓學生感到訓練的樂趣,也能夠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例如,希沃白板電子課件制作中,有自帶的趣味練習題,教師只需要將原有的內容改為自己需要的內容即可,然后在課堂中與學生一同完成,實現寓教于樂的教育目的。
以教學《圓柱與圓錐》這一知識點為例,教材課后練習題讓學生分辨哪些是圓柱,哪些是圓錐,此時教師便可以設計“我的圓錐”游戲練習,首先在下面放一個小房子,圓柱與圓錐從頂部錯落有致地向下落,如果有圓錐,底下的小房子就要快速移動,讓圓錐調入房子之中。此時教師便可以組織一個比賽,讓學生自主報名參加本次訓練,最后誰的房子里接入的圓錐最多,誰便可以獲得教師的獎勵。該游戲方式雖然沒有讓全部學生都進行操作,但其他學生也會全神貫注地分辨屏幕上的圓柱與圓錐,達到練習的效果。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帶來了諸多便利與幫助,不僅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也讓教師解放雙手,為學生學習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與時間。但是小學數學教師在使用時,要合理選擇信息技術與知識之間的結合點,避免大量運用信息技術,導致學生學習“惰性”。以上是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所總結的教學經驗,希望能夠為廣大同仁帶來幫助。
參考文獻:
[1]莫雅儒.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5):188.
[2]彭茹.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