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修菊
摘 ?要:小學數學是一門不可或缺的主科,是學生打基礎的一個重要學科。所以如何提高課堂效率是廣大數學教師需要思考及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筆者通過五個方面,對這一問題展開探討,希望能夠幫助小學數學教師創(chuàng)設高效課堂,讓更多的學生愛上數學,真正地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方法
引言:
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如何更有效率地開展教學活動是廣大教師一直追求的主要目標,為了盡快地實現它,廣大教師付出了很多努力、想盡各種辦法。不過,成效甚微。特別是在實施新課改之后,小學數學教材內容、教學大綱等有了全新的變化,那么如何彰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最直接的手段促使教學效果不斷提升,則是廣大教師亟需解決的主要問題。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中,若學生并未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則會導致學生的學習過于被動,甚至會導致其探究欲望遭到遏制,對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基本條件。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邏輯性等特點,學生在理解相關知識方面,存在極大的難度。對此,大部分小學生對數學都有一種比較畏懼的心理。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其積極投入課堂活動呢?由于小學生的閱歷少,喜好新鮮事物,對此,教師需要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征,不斷地挖掘課本中的有趣要素,讓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理解課本知識,由此能夠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促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課堂探索活動。
二、創(chuàng)設積極的課堂教學情境
創(chuàng)設積極的教學情境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教學手段,不管是哪個學科,教學情境對學生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若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那么教師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按照設定的教學大綱及要求進行授課。例如,在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有計劃地提出問題,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fā)與引導,由此幫助學生提高注意力。例如,在“三角形的內角和”教學中,教師提問:“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個角之和是多少呢?”學生答道:“180°?!比缓蠼處熃又俅翁釂枺骸叭魧⑵鋭澐殖蓛蓚€三角形,那么其內角和分別是多少呢?”一些學生認為是90°,但是一些學生認為是180°,此時教師無需直接否認學生,則需要鼓勵他們動手實踐,自己去尋找答案。隨后教師鼓勵學生深入思考:我們將一個三角形的三個角剪切下來,那么最后組成一個什么樣的圖形,經過逐層引導與提問,學生能夠慢慢地認識到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一個固定值,是不會變好的,和形狀、大小沒有直接的相關性。由此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
三、將信息化技術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基于新課改要求下,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依舊逐漸淘汰。教師開始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相關內容,由此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概念、定理、公式等,促使課堂重難點更加集中、清晰[1]。利用多媒體輔助技術,能夠促使相關知識點變得更加直觀、形象,乃至無需教師過多地闡釋,即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對此,在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方可為學生整理出大量、豐富的教學資源。例如,當學習“長方體與正方體”章節(jié)知識的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利用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教學模式,而且還需要通過多媒體平臺進行授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促使學生更主動地思考與學習。對此,在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下,能夠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自由、寬松、活躍,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聯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
數學知識過于抽象,但是小學生的思維卻過于形象,所以,在分析相關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思維特征,利用生活經驗導入課堂內容,由此能夠讓知識點變得更加形象、直觀,促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增,由此創(chuàng)設高效課堂。比如,在“圓”章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引入一個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車輪為何是圓的,卻不是正方形、橢圓形的呢?”雖然這一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但是學生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對此,這能夠引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其主動探索。教師引導學生自學課本內容,然后總結相關結論,并分析圓的特征,由此能夠掌握這一章節(jié)的重難點。另外,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動手實踐,利用生活經驗制作一個圓形,讓學生感受到圓與車輪之間的關系,從而更深刻地認識到生活中到處都蘊藏著數學知識。
五、對學生的實際表現實施全面評價
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帶來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其能夠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自主學習,也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使其遭受心理傷害。所以,教師的評價一定要有針對性,且多以鼓勵和引導為主。由于大部分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習成績是不一樣的,所以,教師在選擇評價語言的時候,應該更具體、更積極,同時還需要注意激勵與鞭策適度,由此才能夠發(fā)揮正面效應。對此,如何評價呢?具體來說,需要因人而異,當面對優(yōu)等生的時候,教師不僅需要對其鼓勵和表揚,更重要的是指出他們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引導他們能夠再接再厲提升自己的成績。對于中等生的時候,教師需要讓評價內容更加具體,讓學生知道了自己如何改進,如何保持,如何強化。在面對差等生的時候,教師需要注意維護他們的自尊,不要過于苛責,而是需要引導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幫助他們找回自信,由此能夠喚起對學習的熱情。
六、結束語
總之,若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那么一定要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最重要的是,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征、學習成績、認知能力、心理素質等因材施教,方可找到最佳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輕松的學習氛圍,使他們在快樂的環(huán)境下幸福成長。
參考文獻:
[1]陳亭.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 小學科學(教師版),2014(10期):230-230.
[2]蔣莉.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 下一代,2019,(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