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擁華
摘 ?要:團結就是力量,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團隊擰成一股繩兒的協作能力。團隊協作是每個時代永遠的代名詞,每個人都不是萬能的,只有互幫互助,才能達到互利雙贏。小學時期的學生正處于集體意識建立的萌芽期,教師的正確引領才能給學生們打下人生的基礎。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在學校內班級就是一個集體,在班級內小組就是一個集體,在集體內部大家要互幫互助、團結友愛。集體意識不僅僅是一個名詞,對每個人的未來發展都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要與學生并肩同行,共同開創教學新篇章。
關鍵詞:小學數學;集體意識;小組討論;分層布置;相互交流
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應該是智商和情商的雙提高,在教學中恰當應用團隊協作也能讓教學工作更好地開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團隊協作,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讓學生深深感受到集體的力量和團隊協作的重要意義。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抱成團,教師正確的行為引導會讓學生受益終生,讓教學工作有序開展,讓祖國的明天更有希望。本文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集體意識的培養策略進行一番探討,希望能對廣大教師與學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開展小組討論
小組協作是培養學生集體意識的一個重要途徑,學生在小組討論中不僅可以收獲知識,還有滿滿的集體榮譽感,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小組討論的重要作用,往往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進行教學任務時要進行不斷的正確引導和充分鼓勵,通過小組討論激發每一位學生對學習和探索知識的熱情,慢慢地讓學生習慣該種上課學習模式。教師也應積極創新,萬萬不可墨守成規、一成不變,通過小組討論,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情況,進而因材施教,讓學生學會思考,愛上討論。
例如,在進行講解“圓柱與圓錐”這一部分內容時,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知道這兩個名詞所表示的物體的區別,我讓學生進行了小組討論,在小組內互相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體是圓柱,哪些物體是圓錐。任務一布置下去,各個小組就開始了激烈的討論,每個學生都希望為自己的小組貢獻一份力量。討論結束,各個小組代表分別起來回答我的問題,獲勝的小組一片笑聲,未獲勝的小組在心中暗暗發力,爭取下次有更好的討論結果。
二、分層布置任務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一個人無法成為一個集體,教師就可以用分層布置任務的方法來達到集體協作的目的。教師將學生需要完成的大任務分割成幾份可以獨立完成的小任務,再將小任務分發給每個小組中的不同成員,在給定的獨立思考時間過后,教師應該組織各個小組把自己組內不同組員所分到的小任務的答案進行匯總,就得到了解決某個大問題的答案。
例如,在進行講解“小數的初步認識”這一部分內容時,學生剛對小數有所接觸,讓學生牢固掌握小數的特征和性質是一大難題。在該部分內容的幾頁紙張上,我把每個單頁從中間劃分成相等的兩半,讓各個小組內一位或兩位學生看每單頁的一半內容,這些學生就會把所看內容中包含的一個或兩個知識點記得很牢固,然后教師上課時再通過不斷的強調,學生就更能牢固掌握該部分內容。分層布置任務是一個很好的培養學生集體意識的方法,在不同的學習內容中,教師要以不變來應萬變,在創新的教學模式中給學生以更好的體驗,讓學生培養出更強的集體意識。
三、相互交流答疑
在學習道路上,學生之間既是競爭對手,又是最好的合作伙伴。相互交流答疑是教學任務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讓學生們擁有更開闊的思路,還讓學生意識到我們是一個團體,密不可分的團體。學生在學校除了學習文化課知識,集體意識的培養更是學生人生學習道路上的一門必修課。教師應該主動組織此類活動,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收獲了相互交流所帶來的快樂。
例如,在進行講解“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部分內容時,我們知道,小學時期就讓學生接觸分數,學生幾乎難以真正理解,理論的知識不貼合實際,那教師就可以用貼合實際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明白分數的意義。讓學生舉日常的例子,然后進行交流答疑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既貼合實際,又能鍛煉學生,形成他們獨到的思維模式,在交流中成長,在答疑中學習,學生們認真思考,努力回憶著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希望能捕捉到合適例子的影子。學生們不斷地進行交流,不一會兒,教室里歡聲笑語,學生在歡樂的課堂氛圍中收獲知識,得到了快樂和成長,這正是教師所追求的最好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集體意識的培養并非易事,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長久合作,而并非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理想的預期效果。教師對學生集體意識的培養應該貫徹落實在實際的教學任務中,通過不斷的鼓勵和引導,與學生拉近距離,把最好的結果演繹在學生的成長學習中。在如今這個信息化的社會,團隊協作顯得尤為重要,作為教師,應該把學生的前途命運當作一種使命,盡全力為學生教授走上社會的必要技能。學生應該與教師協心同力,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指導,與教師一同乘風破浪,抵達夢想的彼岸。
參考文獻:
[1]錢芳華.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J].亞太教育,2015(32).
[2]楊虎軍.關于小學數學集體備課的有效模式探究[J].學周刊,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