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宇昕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也是語文教學的基石。對于身心發展處于低級階段的小學生而言,采用多樣化的識字教學方法能夠收獲豐碩的課堂教學成果。教師首先應了解小學生所處的認知發展階段,貫徹落實課程標準中對語文教學的要求,使教學適應小學生的發展水平。其次,教師應豐富教學手段,使教學富有趣味性,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本文以小學二年級的語文課堂為背景,探討關于識字教學的幾點有效方法。
關鍵詞:識字教學;小學語文;策略
識字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基礎板塊,歷來是學者、教師不斷探索研究的重要內容。識字教學的效果直接關系到小學生未來的語文學習,良好的識字教學效果有助于為小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反之則會對其將來的學習產生阻礙作用。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采用適合小學生身心發展水平的教學手段,切忌拔苗助長、貪多冒進。教師應采用生動、豐富的教學手段來對小學生進行識字教學,讓學生通過學習熱愛語文、熱愛漢字。
一、營造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這一概念對小學生而言是枯燥乏味的,他們由于身心尚未發展成熟,因此在課堂上經常會出現溜號、走神的現象。教師若嚴厲批評他們,則會對小學生心理發展產生不良影響,甚至會導致他們厭惡學習。因此,有效教學的首要任務便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會極大地提升教育教學效率。
例如,我在進行《小蝌蚪找媽媽》這節課的教學時,為了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先以講故事的口吻開始教學導入。隨著我聲情并茂地講述,學生的注意力都被我吸引了過來,等故事快結束時,我便戛然而止,告訴學生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看看小蝌蚪最后找沒找到媽媽。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課文的教學進行得十分順利,到識字教學的環節時,我說:“現在呀有幾個拼音寶寶,它們也想找到自己的媽媽,我們來幫幫它們好不好?”學生們興致很高紛紛答應,于是我便將需要認識的字與拼音打亂,順利地進行了“拼音寶寶找媽媽”的識字教學。
語文課堂應該是多姿多彩、活潑有趣的,小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知的欲望。教師要創設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學習,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能夠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適應學生心理發展水平進行教學
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表明:小學二年級的學生處于具體運算階段,即這個時期的兒童沒有形成抽象的邏輯運算思維,他們感知外界依舊需要依靠具體實物的支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認識到小學生的這一特點,采用直觀、具象的教學方法,使小學生更容易吸收和接納。
例如,在進行《曹沖稱象》這一節課的教學時,由于這節課的文字較難,于是我要求學生提前準備了一些輔助教學的塑料小棒。在講授新課時我先是為學生朗讀了一遍課文,然后讓他們回想一下在書中看到的大象的樣子。而后,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了一下曹沖稱象的具體過程,使他們腦海中形成一個具體的印象。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我先是讓學生在文中找到該漢字的位置,而后聯系上下文理解漢字的意思,最后讓學生自己用小棒擺出該漢字。在學生擺字的過程中,對于該漢字的印象也在逐漸加深,漢字以具體的形態出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更易理解,提升了學習效率。
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切忌單一死板,這樣不僅會使小學生的學習熱情消耗殆盡,而且會使小學生難以認識、理解漢字。教師在教學中要考慮到學生發展的實際水平,并創設最佳難度,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教學。
三、不斷探索,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方法應當追求多樣化,這不僅是受教育者群體的特點所決定的,還是教育現代化所要求的。漢字具有象形、形聲的特點,這為識字教學的多樣化教學手段提供了基礎材料。教師可以通過實物聯想法、動作演示法、對比記憶法、形聲分析法等來進行識字教學。
例如,在進行《古詩二首》(《村居》和《詠柳》)的教學時,我先是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了陽春三月的景象。而后講解古詩的含義,再播放背景音樂讓學生充滿感情地朗讀古詩、體會其中的意境。在進行本節課的識字教學時,我采用了動作演示法與形聲分析法結合進行教學,因為這兩首古詩內容生動活潑,意象豐富,所以通過動作能夠形象地表達漢字的含義。比如在認識“柳”這個字時,我先是模擬柳枝被風吹拂搖擺的樣子,而后講解“柳”的筆畫就像是被風吹起來的柳枝一樣,通過這樣形象的講解,學生完全理解了“柳”這個字。
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能夠豐富課堂內容,使知識點變得活潑生動,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生成良好的教學課堂,收獲有效的學習成果。因此,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應不斷探索、挖掘新的教學方法,打造多樣化課堂。
總而言之,識字是閱讀與作文的基礎,為小學生打下良好的識字基礎,對其未來的學習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育工作者應掌握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進行適合的教育,同時應不斷改進課堂、豐富教學方法,使語文課堂變得活潑有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他們的人文情懷。
參考文獻:
[1]林英敏.傳統漢字文化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家長,2020(22):137-138.
[2]黃秋紅.小學語文素質教育實踐中的識字教學[J].新課程,2020(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