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翠玲
摘?要:合唱是一組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類形式,有指揮者、可伴奏或無伴奏。它要求聲音統一、聲部之間和諧,是最受歡迎、參與性最廣泛的音樂表演形式之一。由于農村小學師資力量薄弱、教學環境差、學生藝術素養低、學生唱歌喜歡喊唱、對合唱音樂接受度不高等原因,合唱教學在農村音樂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如何提升農村小學班級合唱教學?如何在無基礎、師資力量薄弱的農村學校開展合唱教學?本文基于此進行探究。
關鍵詞:農村小學;班級合唱;音樂
在當今社會,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合唱教學就是利用人聲作為合唱藝術的表演工具,對農村學子來說是最便捷的“音樂樂器”,合唱有著其獨特的優越性,它能直接表達音樂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喚起觀眾的情感共鳴。近年來,國家越來越提倡素質教育全面發展,趁著國家的重視,農村小學也越來越重視合唱的訓練。但由于農村學校學生對合唱接觸少,對唱歌的理解也只是大聲歌唱。雖然大部分學校都有音樂教師,但是專職教師少,大部分音樂專業老師都在從事語文或者數學學科的教學。音樂專職教師學習機會少,老師專業能力無法提升,學生的合唱水平也就比較差。因此,農村學校班級合唱訓練是一個難題。
一、培養班級學生對合唱的興趣
(一)豐富合唱曲目?,F今社會的學生受網絡的影響對歌曲的欣賞停留在網絡音樂或者流行音樂,對書本上的經典歌曲毫無興趣,而農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音樂課也經常被主課老師占有甚至有的學校沒有專業的音樂老師上音樂課,唱歌永遠只是唱歌,唱完對音樂毫無印象?;诖朔N形式合唱課可以根據學生們喜聞樂見的音樂改編成合唱,如,廈門六中合唱團演唱的流行歌曲曲目,里面的律動與阿卡貝拉節奏訓練都值得老師學習,豐富合唱曲目、讓學喜愛多種多樣的音樂,讓音樂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二)聆聽優秀作品。音樂是聽覺的藝術,現代社會信息發展很快,許多優秀的作品都可以在網絡上搜素到,由于學生的欣賞能力不強,只有多聆聽好聽、優秀的作品去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讓學生真正喜歡上合唱這門藝術。
(三)增加合唱訓練的趣味性。合唱訓練要學習大量的東西,而班級合唱隊伍素質參差不齊,訓練中的趣味性就顯得非常重要,小學生喜歡模仿有趣的事物,也喜歡競爭,訓練中可以把枯燥發聲訓練、氣息訓練變成比賽的形式增加訓練的趣味性。
二、營造良好的班級合唱氛圍
(一)每學期開展班級合唱比賽。農村班級合唱團開展艱難就是學校沒有氛圍,現在人學東西都講究學習氛圍,那么怎么提升氛圍呢?學校每學期都要組織班級合唱團的比賽,只有這樣老師、學生才會重視,學生學起來才有目標。全校都唱,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興趣提高了,老師教得有勁,學生學起來更有勁。
(二)營造幽默的課堂。俗話說得好,學生喜歡你就會喜歡這堂課,將課堂變得幽默風趣,學生學起來才會輕松。有幽默感的老師上課學生都喜歡,學生時代的我們對枯燥乏味的上課方式都不喜歡,老師上課幽默風趣,課堂的氛圍也能被帶動起來。
(三)加入游戲訓練。將枯燥、重復的事物變得有趣游戲必不可少,畢竟學生的天性是愛玩,利用這個天性我們可以豐富我們合唱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玩耍。如節奏大師,可以根據音樂的節奏來設計,高年級的男孩子不喜歡學習舞蹈,節奏大師這個游戲以節奏為依托,讓學生在節奏中學會律動。
三、班級合唱教學訓練基本方法
(一)正確的唱歌姿勢。姿勢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發聲的源泉。這就說明了正確的姿勢對唱歌的重要性。身體保持自然挺立,眼睛直視前方,兩腳一前一后分開,身體重心要均勻落在雙腳。
(二)正確的發聲訓練。合唱是一個集體的事情,在這個集體中我們必須保持一個和諧的氣氛。合唱的聲音就尤為重要,聲音的大小、音色、音量都會影響這個集體,無論是高聲部、中聲部還是低聲部,它們之間需要互相配合。正確的發聲練習就是要求聲部的聲音達到統一、和諧,消除個性,達到共性。訓練時要求我們從聲音的共鳴、發聲的位置、音量與音色的變化、情感的變化等方面進行訓練。
(三)班級學生要相互配合。合唱不是一個人的藝術,而是一群人的藝術。它需要一群人去完成一個作品,也需要和朋友分享,這是音樂最無私的、最偉大的的地方。在合唱過程中需要大家互相幫助,聲部之間相互配合,才能得到美妙動聽的音樂?,F在大部分孩子是獨生子女,這也就養成了許多孩子沒有團結合作的意識。但是合唱是集體的藝術,要求班級學生相互配合、彼此尊重,按照作曲家的意思來理解作品、演繹作品,才能完美表現藝術作品。
四、多聆聽、觀察,正確處理音樂情感
法國大文豪雨果說:“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學,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樂”。而合唱就包含了文學和音樂。合唱中,首先要學會保持安靜。聆聽身邊人的聲音和自己的聲音,看看演唱是否符合指揮老師的要求,要知道合唱突出的是共性而不是個性。要培養自己邊唱邊聆聽身邊人唱歌的聲音,同時也要能聽到別的聲部的聲音,使集體的聲音和諧統一,成為一體。再就是要學會看,認真看合唱指揮的手勢,能準確地跟進音樂歌唱,跟著指揮知道什么時候強、什么時候弱、什么時候快、什么時候慢,不能亂唱、喊唱。在合唱中,還要考慮旋律結構的大小,如樂節、樂句、樂段、樂匯以及歌詞的句、詞等各種情況,與作品的意境、內容、感情和情緒相結合,恰當處理句子的劃分。
五、提升教師專業素養能力
教師的專業水平決定班級合唱團的專業水平,農村學校教師培訓機會少,那么老師就要抓住一切機會去學習,現在網絡資源發達,老師們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學習,提升自己專業素養能力。采用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去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合唱的積極性,從而提高班級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合唱對農村學生美育的作用很大。通過合唱讓農村孩子在美的世界快樂的歌唱、學習,還能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在教學中,班級合唱訓練一定要高標準、嚴要求、課堂不能松懈,讓合唱訓練有質量,從而有效地完成合唱訓練。
參考文獻:
[1]姚菁.淺析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J].黃河之聲,2017,02.
[2]董芳.淺析小學音樂課堂中合唱教學的有效策略[J].投資與合作,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