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春
摘?要:隨著學習時間的不斷推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開始不斷接觸到物理這門學科,由于物理主要講述的就是現實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構成,是很貼近于現實生活的,但它卻是一門獨立于現實生活之外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理解難度,有一大部分同學甚至根本無法理解,此時就需要教師及時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找到一條學習物理簡單便捷的道路,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這門學科。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外拓展;課外活動;學生溝通;了解學生
教師大力開展課外拓展活動,不僅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放松壓抑的心情,幫助學生緩解在學習過程中的壓力,還有利于教師在課堂上節省教學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在物理教學過程中開展課外拓展活動,讓學生親身經歷一些物理現象的發生,學生的了解就會更加清晰,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就會比較牢固。本文筆者有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將課外拓展應用到初中的物理有一定的見解,希望能對在校的教師和學生有一定的作用。
一、大力開展課外活動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像一根緊繃著的弦,如果這根弦一直只有伸沒有縮,那么當這根弦長期處于伸長狀態時,就有可能發生崩壞的現象,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要全面地開展課外活動。通過課外活動,讓學生有一定的空間可以放松自己,可以在課外活動中緩解自身長期學習帶來的壓力,讓學生緊繃著的弦,能夠松下來,讓學生能有一個輕松愉悅的姿態來進行下一步的學習。同時,教師開展課外活動,學生可以在戶外活動中學習更多的物理常識,這要遠遠比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學生更容易接受,同時,學生自己觀察到的現象,學生記得更加牢固。
例如,教師在講授“透鏡及其應用”這一章節時,由于這是學生第一次接受光學部分的知識,學生對于這部分的知識,在平時中的了解本來就不是很多,教師在講授過程中不可能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清晰、透徹地理解這部分知識的原理。但是教師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大力開展課外拓展活動,學生能夠通過課外活動自己親身經歷這些凸透鏡的使用,學生只有親眼見到凸透鏡的成像過程,學生才能夠真正地理解到這一部分知識的原理,進而減輕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壓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和接受度。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開展課外活動,才能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放松空間以及自學空間,學生才能夠真正的融入課堂。
二、及時組織學生溝通
溝通是學習的橋梁,教師與學生之間及時進行溝通,教師才能夠充分了解到學生到底需要什么,學生才能夠真正的將自己內心中存在疑惑的問題向教師表達。學習這件事情從來都不是一個人能夠完成的,它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配合,只有相互配合,才能讓學習這件事做到極致。教師及時組織學生進行溝通,教師就可以及時了解到學生的不足之處,在課堂過程中就能夠及時的為學生進行解決,同時師生間經常進行溝通,學生也可以向教師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進而活躍課堂氛圍,讓師生間的交流不再存在障礙。及時溝通交流,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而且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了物理知識。
例如,教師在講授“簡單機械”這一章節時,由于該章節主要講授了杠桿原理的利用,很多學生在這一部分的學習都存在著一定的誤區和誤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第一手了解到學生到底哪部分知識了解得比較差,在教學開展過程中,針對這一部分知識針對進行講解,這樣不僅節約了教學時間,而且幫助學生解決了教學難題,進而提高了學生的初中物理成績。師生間只有及時組織交流,教師才能夠真正地了解到學生在杠桿原理這一章節存在著哪些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想出解決方案,然后進行解決。這種教學方式要遠比教師一味地講述要好得多。
三、全面深入了解學生
學生在學校和在家里扮演的角色是不相同的,因此在不同的角色中,學生的性格也是不同的,教師要想充分的進行教學,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就需要充分了解學生在學生這個角色中的性格特點,針對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制定不同的教育方式,這樣不僅有利于發現學生的優點,給學生自尊心得以保護,還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深入挖掘學生的不足與缺點,進而進行改正。全面深入了解學生,還有利于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夠進行良好的溝通,師生間只有經過良好的溝通,彼此之間才能夠解開誤區,才能使教學活動順利開展。
例如,教師在講解“內能”這一章節時,由于不同學生的學習進度是不同的,因此,不同學生對于內能的理解也是大不相同的,教師在有限的教學課堂中是不可能全面顧及所有學生的。而有的學生自尊心較強,在發現自己的不足時不會輕易開口向同學或教師請教,那么這時候就需要教師深入地了解學生,發現學生的這一問題,只有發現了學生的這一問題,教師才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講解,對于自尊心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課下悄悄為她補課的方式來提高物理成績,這樣師生間溝通的橋梁不僅搭起,而且有利于樹立教師在學生中的形象,進而提高課堂的整體水平。
總而言之,將課外拓展應用在初中的物理課堂上,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有助于教師提高課堂效率,節省課堂時間,幫助學生在物理的學習上達到更高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朱林元.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7,36(36).
[2]馬萬錄.初中物理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