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法制社會建設的不斷深入,公證所發揮職能作用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泛。強制執行公證就是非經訴訟方式,賦予當事人債權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制度。強制執行公證是公證機構的業務之一,其具有明確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債權債務關系及債權債務數額,減少訴訟成本,節省實現債權時間等優勢。十分適合在經濟活躍的時期,明確和解決民間資本融資矛盾。現針對強制執行公證中常見的實務問題進行研究分析,結合公證機構自身發展特點提出相應的完善措施,希望能夠有一定的借鑒參考意義。
關鍵詞:強制執行公證業務;不足;完善措施
強制執行公證對解決我國融資環境的法律風險和相關法律事務有著重要的意義,起到了維護金融秩序的作用。強制執行公證被稱之為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公證,公證文書的強制執行效力最初借鑒并來源于大陸法系國家。在多年的發展歷程下,公證成為了訴訟、仲裁前端解決債權糾紛的重要措施。也為減少和緩解社會矛盾,快速解決金融糾紛奠定了基礎。但是強制執行公證中也存在較多的爭議問題。例如公證細節的法律權限,實務操作者和立法關系中的矛盾,以及最值得關注的強制執行公證和民事訴訟法之間的銜接問題也值得研究討論。
一、強制執行公證在我國社會經濟和諧發展中的價值作用
強制執行公證可以促使當事人各方主動履行合同義務,減少訴訟糾紛,在出現違約時,可以使債權人快速實現債權,減少當事人的訴訟成本,這一項業務在當代經濟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可以降低實現債權的成本
法律允許當事人因為借貸、租用、欠款、費用等給付民事法律行為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如義務人未能在履行期內完成給付等義務。債權人不需要經過訴訟程序,可以通過雙方的約定和承諾受到公權強制力的保護。這一過程需要當事人各方申辦公證,以保證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公證機關出具的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公證書具有較強的實踐應用價值,有效的降低了訴訟案件的發生,節約了人民法院的審判資源,同時也符合當事人對維護自身權利和自覺履行義務的期許。通過申請辦理強制執行公證實現債權的成本也不高,費用的合理也較大程度的節省了當事人的經濟支出,成為當事人快速解決債權債務糾紛,實現債權的首要方式。
1.2督促當事人自覺履行合同義務
辦理強制執行公證需要經過申請、受理、審查、出具公證書的程序,在這過程中,公證人員會將義務人不按照債權文書履行還款義務,債權人有權直接向公證機關申請簽發執行證書,并直接進入人民法院執行程序這一法律后果,公證程序的嚴肅嚴謹可以使得合同義務人更加重視合同的履約,提升義務人自動履行的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也提升了合同各方當事人對履行合同的重視力度。
1.3公證制度對促進法制社會的管理作用
公證制度作為國家的重要法制制度組成之一,在現代經濟社會生活中,這一制度具有極強的糾紛處理和化繁為簡的積極作用。其可公證事實真相,幫助仲裁機構發現事實并予以裁決,更是解決糾紛,維護社會公平公正的重要依據。該制度和司法訴訟制度以及準司法運行制度緊密相連。在發揮公證制度法律價值的同事,推動了司法、仲裁活動的多方建設,有效促進了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的發展。
二、強制執行公證存在的問題
2.1強制執行公證在收費管理方面的問題
由于目前存在不同體制的公證機構,行政體制公證機構的公證費用全部上繳財政,其公證人員的收入與其執業風險等方面存在脫節,在公證人員的收入無法提升的情況下,其工作的積極性嚴重受到影響,也掣肘了強制執行公證的業務發展。其他事業體制、合作制體制的公證機構,公證收費和公證人員的收入工資是關聯的。在行政體制的公證機構中,公證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責任心也會相應減弱。而在其他體制的公證機構及行政區域中,大部分存在業務競爭、業務資源交叉等問題。有部分公證人員為爭搶證源,忽略業務的良性循環,通過降低收費標準,按照計件收費的方式將強制執行公證業務市場化,使強制執行公證業務這一有著特殊效力的制度變成了一項充滿市場競爭的公證業務來源。
2.2公證核實工作不統一
強制執行公證的核實工作需要在簽發執行證書之前完成,其目的在于核對債務人、擔保人的履行債務的實際情況。完善的核實程序,一方面,維護了當事人依法行使抗辯的權利,另一方面也維護了強制執行公證書的權威性和嚴謹性。在該項公證業務中,因當事人放棄了訴權,而選擇用強制執行公證書來解決各方的糾紛,這就要求公證人員必須為各方當事人提供合理的抗辯途徑,但是實踐的工作中,公證行業沒有確定統一的核實流程,各公證機構和公證人員在核實階段的工作方法有著較大的自由裁量權,這也為當事人在法院執行階段提出執行異議增加了許多不確定性,影響了公證文書的嚴肅性。
2.3債權文書內容記載簡單
強制執行債權文書應當全面記載各方當事人的信息、債權債務信息及義務履行信息,人民法院的執行部門也反饋許多經公證并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中,合同內容較為簡單,缺少當事人的基本信息或者內容不完整,若涉及到簽發執行證書的程序,會因為債權文書中記載的信息量等問題影響具體實務操作。
2.4對向各方當事人發送公證文書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辦理大量的銀行按揭貸款類強制執行公證業務的公證機構中,此種情形較為多見,由于公證書的數量比較大,許多公證機構采取直接將全部公證書交給債權人,再由債權人代轉給債務人,這樣勢必難以保證債務人及時取到公證書,也造成對保障債務人合法權益的缺失。但目前也有許多公證機構已經采取逐一郵寄發送公證書的做法,也是可以參考借鑒。
2.5公證人員沒有嚴格全面的履行債務核實程序
公證人員沒有嚴格全面的審查債務履行情況是導致很多公證執行案件提出執行異議的根源,因為在執行證書的簽發操作規范及程序設計中,沒有像訴訟程序那樣有著嚴格的對抗性,當事人也難以行使其抗辯權。而執行證書相當于賦予了公證機構準司法權,那么公證員勢必要像法官對待案件一樣來審核和簽發執行證書,只有這樣才能通過公證程序夯實執行依據。
三、強制執行公證的改進、完善措施
3.1完善公證機構進人門檻,搭建合理有序的用人機制
一方面地方公證協會可以引導公證行業在進人用人方面建立可操作的規范,司法行政管理部門統籌分配考核任用公證員的名額,充分考慮偏遠地區公證機構的現狀,并做一定程度的政策傾斜,讓這些地方的人員補給有路可走。另一方面,公證機構應當建立本單位用人機制,明確本單位用人門檻,循序漸進地錄用優秀法律人才進入公證隊伍,提高自身隊伍素質,在這個以人為本的行業,時時充實高素質的人才,才能使公證行業充滿朝氣,從而進一步提升公證行業在依法參與社會法制管理制度中的地位。
3.2加強公證執行證書要素式寫作的訓練,完善要素
由于公證強制執行工作需要法院的密切配合,兩個部門之間的銜接介質“執行證書”就非常重要。其作用在于使人民法院有依據地進行執行工作。公證人員在執行證書的寫作中,應當汲取法院裁判文書的寫作方法,讓公證文書和裁判文書在寫作形式上有一定的契合,清楚表述事實,讓執行方能最大限度獲取諸如執行標的、執行數額等執行信息。對法律的適用必須從實體法到程序法整體考慮,使公證書全面、嚴謹、客觀,讓執行法官拿到公證書后看得明、看得懂,依法真正成為一份具有實務操作性的執行文書。
參考文獻:
[1]張文娟,于洧.強制執行公證現狀、成因及對策研究[J].中國司法,2016(03):55-59.
[2]王明亮.賦予債權文書強制執行效力公證司法視點研究——以全國首例最高檢啟動民事監督程序的公證強制執行案件為中心[J].中國公證,2016(02):43-47.
[3]張文娟,于洧.寧夏強制執行公證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公證,2016(05):13-17.
[4]林盛.強制執行公證現狀、成因及對策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16(24):33+35.
[5]北京市中信公證處課題組. 強制執行公證執行爭議、難點及法理分析[J].中國公證,2018(03):14-19.
[6]張珅.對強制執行公證制度有關問題的思考[J].經濟師,2018(07):68+70.
[7]段明.“強制執行公證債權文書制度改革與展望”學術研討會綜述[J].中國公證,2018(07):66-69.
[8]邱星美.強制執行公證問題研究[J].政法論壇,2011,29(05):63-73.
作者簡介:李嬌艷(1981-),漢族,籍貫新疆烏魯木齊市,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法諾公證處工作,研究方向:金融公證業務、強制執行公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