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莉

摘要:文章通過對專業課課程思政的分析,通過產品設計課程中實際案例教學的設計與實踐:包括課程案例教學的介紹、具體內容設計實施,并總結課程成效與經驗來驗證專業課思政育人的可行性。
關鍵詞:思政育人;實踐;課程實例
1專業課思政育人
專業課思政育人指通過專業課程的學習結合課程思政元素培養專業人才,打破專業知識能力的單一層面,實現專業知識、思想政治理論以及相關的心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知識的多元轉換。專業課程思政必須明確教學目標,工業設計專業課程思政育人可以從兩個主要方面進行融合統一。工業設計師職業能力培養,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善于思考發現問題并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具備一定的藝術審美能力同時需具備工業技術知識、經驗以及鑒賞能力等都可以結合思政點的進行課程教學深入。其次在專業教學中融入素質教育,在專業能力(造型能力、創造能力、動手能力等)培養過程中把思政育人中融入課程設計中,樹立文化自信、傳承傳統文化、提升勞動能力等都屬于課程思政的融合點。
2產品設計課程實例概述
在設計學科的教學中如何融入思政教育,充分發揮課程思政教育的優勢作用,把思政的教學滲透到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環節中,以增強思政課教學效果,到達更加深刻的教學目的同時提升學生專業技能和人才素養,更加突顯專業學科的特點。
產品設計系列課程是工業設計專業的專業必修課,屬于本專業的核心課程,課程中學生不僅需要掌握牢固的專業技能的同時還需應對即將畢業帶來的社會對畢業生的實際考核。產品創意設計實例是產品設計課程實踐實訓階段的案例示范,任課教師可以根據實際課程的安排進行靈活變化,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選取: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社會主義新時期文化、非遺傳承等等不同的設計主題來進行課程講授與相關實訓。課程學習堅持以培養學生創造性創新型思維模式為目標,結合新時代背景下的德育教育,以培育民族精神,弘揚民族傳統,提倡和諧共贏成為改課程案例的重要內容進行實際課程實施。
3案例教學內容與實施
產品設計課程以傳統文化為主題進行思政元素的滲入講解,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入:
3.1課程章節選取:產品設計典型案例(文化創意產品設計)設計主題—(感觸);
3.2課程學時安排:講授內容課時量(2課時),資源收集與交流討論(2課時);
3.3整個章節包括五個小節進行講授,每個小節均融入課程思政元素并讓學生進行參與討論達到教學目的。
3.4主要內容與課程設計如下:
3.5課程實踐: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文化傳承及工匠精神融入課程實踐中,以開拓學生創新型思維與勞動動手能力為目標,選取實際設計項目充分利用校內工業設計專業教學工作室設置真實的工作情景,采用工作情境設置進行實踐操作。課后以網絡信息化教學為主,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拓展學習,進行知識擴容。同時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拓寬學習渠道,強化思政教育,改善學生的思維理念,改進學習方式,提升勞動素養及勞動能力,增強教學的創新性和靈活性,以提升整體教學效果。
4課程成效與經驗
4.1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同時培養其專業素養;
習近平強調:思政課是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要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需要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說服力和引領力。根據設計類學生的實際特征來制定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信息時代設計類學生更加具有個性化,思維跳躍且創新力強。教學內容中融入價值觀的設計,讓其不再是和專業學習兩個單獨的教學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也是專業課程發揮德育功能時可以嘗試可傳達的內容,讓學生能夠感受設計魅力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4.2注重實踐實訓效果的同時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馬克思看來,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就是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不斷提升人的主體性,完善人的綜合素質。讓學生確立了堅定的理想信念,通過自身學習的價值觀與世界觀掌握自己設計實踐的方向,從事具有一定價值的設計實踐活動,豐富專業實踐經驗是培養雙創型人才的基礎。因此融入思政元素的課程開發應該重視雙創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拓寬現有培養模式的同時,利用學校、社會、學生三方面力量構建完善的課程思政融入專業的培養模式。充分發揮學自主性、能動性,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獨立選擇的職業能力。
4.3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特點融入契合的思政點,達成課程教學目標。
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產品設計課程的教學需尋找課程教學以及授課對象的需求、興趣愛好的契合點,用創新的方式表達思想和理論。充分借鑒并利用設計教育資源和優勢,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化特點,以推進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堅為抓手,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設計專業教育全過程,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潤物無聲地浸潤到課程思政的教學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初步形成具有專業特色的思政育人新模式。
參考文獻:
[1]張強.“課程思政”視域下創新實踐課教學的設計與實施[J].高等教育,2018(6): 179.
[2]朱明.面向“中國制造 2025”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究—以“機械設計”課程為例[J].科教導刊,2019(9):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