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
摘要:如何使幼兒在數學學習中體驗到快樂,是我們幼兒教育工作者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的問題,幼兒主動地發現、思考、解決問題才能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而戶外輕松愉快的活動氛圍及靈活多樣的活動內容能使幼兒主動學習、探索,滿足了不同幼兒的需求。因此,教師應著眼于室外,由教室走向幼兒園的角角落落,從封閉的空間走向戶外自然,著手創建戶外數學區域活動,促進幼兒數學思維的發展。
關鍵詞:戶外活動;幼兒;數學思維
一、創設戶外游戲情境,培養幼兒數學思維習慣
綱要中指出:“寓教育于游戲之中”。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同時也是幼兒獲取知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而幼兒的戶外游戲活動中,蘊含著豐富的數學元素。數學是一門系統性、概括性、抽象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應用廣泛,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新《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活動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因而決定了數學教育是促進幼兒思維發展的重要途徑。游戲是個體主動的、自發的、愉快的自由活動。教育學家說:“玩是幼兒的天性,游戲是幼兒的伴侶”。幼兒視游戲活動為它的“工作”,采用多樣的游戲形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全身心投入到活動中去,這樣將抽象的的數學知識會變得有趣,教師教的輕松,幼兒學的愉快,數學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游戲中滲透數學知識,既調動了全體幼兒的積極性,又注重了對個別幼兒的教育,發揮了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
二、形式多樣的戶外數學游戲,激發幼兒參與的熱情
戶外活動是豐富有趣、形式多樣、充滿快樂和競爭的活動。是以鍛煉身體為手段的教育,促進身體機能和體能的發展,增進身體健康,促進心理發展。戶外活動是以運動為主,充滿著許許多多數學教育內容,把數學活動有意識的融合在體育活動之中,充分挖掘體育活動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數學教育價值。幼兒參加戶外游戲,將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轉化為有趣的游戲形式,激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能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有趣新奇的戶外游戲體驗中獲得數、形的經驗和知識,使抽象的數學知識簡單化、形象化、讓幼兒掌握的更牢靠、扎實,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教育目標。探索戶外活動中的數學教育契機,誘發幼兒積極的參與興趣。
以“走平衡木”為例,幼兒根據自己的愛好自主選擇:“我過獨木橋”“我和小伙伴一同過獨木橋”學會區分“一和許多”。“單腳站立”“雙腳交替站立”學會單雙數在游戲中的運用用。“蹺蹺板”幼兒能學會區分“高和矮”。“走梅花樁”幼兒學習了點數的實際應用,而且訓練了幼兒的膽量、身體的耐力、平衡能力。讓幼兒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孩子們樂此不疲。基于幼兒性別和能力差異的考慮,我們在每個“菜單”中又配備了齊全的“花色”,即每種平衡木提供了不同層次的材料。如我們所投放的平衡木,高矮不同,寬窄不同,有木板制作的,有竹子制作的,幼兒可根據各自的能力選取適宜的高度或寬窄面來練習。符合幼兒運動水平的活動,學會區分與統計,讓每位幼兒都找到自信。為了進一步豐富活動內容,我們為幼兒提供呼啦圈、水桶、繩子、輪胎、紙盒等輔助材料。幼兒借助輔助材料孕育了“趕小豬”“過山車”“小小快遞員”等游戲。
三、利用戶外區域活動,對幼兒數學思維進行內化
戶外區域活動是指充分利用園內室外的空間,開設成獨立的區域,掘游戲資源,讓幼兒在相對寬松的環境中進行操作和探索,獲得各方面的能力。雖然幼兒本身的數學生活經驗較少,但是在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中,他們本身具備的數學生活經驗往往也具有一定的發揮空間。在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對幼兒的生活經驗進行強化,適當拓展游戲內容,讓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例如,教師可以讓幼兒表演“龜兔賽跑”的故事。在戶外場地簡單地設計一個跑道,讓幼兒分別扮演龜兔和觀眾。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表演,教師可結合幼兒的表演講解一些生活知識,比如烏龜和兔子誰跑的快?兔子跑過幾棵小樹達到了終點?這個時候烏龜跑到了哪里,他跑過了幾棵小樹?它們跑到終點分別用了幾分鐘?既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又使幼兒在表演中能夠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同時也能夠積累更多生活經驗。
四、戶外數學自主性游戲,啟發幼兒思維新玩法
幼兒園的戶外游戲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孩子具有自主游戲機會,重點培養孩子的創新性。孩子本身就具有強大的創造力,接著游戲過程中出現的新的想法和動作都能為游戲添姿添彩。數學自主游戲可以讓孩子在活動中勇敢探討,不怕失敗,具有敢于擔當的良好品質。戶外游戲可以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數學知識和進步,并且可以通過戶外活動鍛煉體質,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當幼兒在進行游戲中,教師經常會對表現突出的小朋友送去獎勵,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表現力,鼓勵孩子積極參與到游戲中,活躍幼兒園的氣氛,使得孩子在游戲中感受快樂和滿足。例如在復習對單、雙數的認識時,如《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在回答幾點的同時,任意抽取一張10以內的數字卡片,如抽出的是雙數,幼兒就找一個朋友相抱;如抽出的是單數,幼兒則單獨站立不動。當聽到“天黑時”,幼兒就轉身向橫線跑,老狼轉身就追,但不得過橫線,在橫線前被捉到的為失敗者,可另選出一人當老狼,游戲重新開始。還可做游戲《七彩花》。請一名幼兒做種花人,其余幼兒集體朗誦兒歌:“七彩花,神七彩花,風吹雨打都不怕,你猜猜,開的是什么花?”種花人可以回答“單瓣花”或“雙瓣花”,其余幼兒分組手拉手相應的各種單數(1、3、5、7、9)或雙數(2、4、6、8、10)。讓孩子自由選擇所需的材料,自己動手搭建或者是制作,制作完成后讓孩子們說一說是怎么想的。而這種方式與以往自主游戲還有一定區別,雖然教師給幼兒限定游戲主體,但是幼兒仍然可以在進行自主活動,不僅讓幼兒自身更具規則性,也強化了幼兒的數學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在戶外活動中,進行數學知識的散點滲透,能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數學知識,發揮創造力、思維能力、想象力,使抽象的數學知識簡單化、具體化、形象化,讓幼兒掌握得更牢固、扎實,從而達到幼兒數學思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