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高職院校的擴招,高職院校學生數量增多,高職院校的學生的安全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由于部分學生安全教育意識較為缺乏,所以步入大學校園后也無法通過合理的自我管理賀自我保護能力來維系自身的安全,包括財產安全、心理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以及人身安全,高職院校學生安全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響到高職院校教學工作順利開展。本文通過分析信息化視域下高職院校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指出當前現狀,并提出具體策略。
關鍵詞:信息化視域;高職院校;安全教育
伴隨著網絡與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步入信息化時代,信息化環境為高職院校學生的安全教育提供了平臺,同時也給高職院校的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戰。只有將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做實做細,真正落到實處才能夠為學生的校園學習與工作提供基礎保障,所以,信息化視域下高職院校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應當如何開展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一)安全教育工作是高職院校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環節
高職院校的學生是我我技術人才的后備力量,無論是課堂知識內容還是安全教育內容都會對他們產生重要的影響,良好的安全教育工作是保障高職院校學習良好校園學習與生活的重要力量。剛剛步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心理狀況與生活環境有著重要的變化,高職院校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處理、安全教育的重視度不夠加之之前安全教育的缺乏,使得入學伊始的大學生無法適從,會造成情緒上的波動及心理上的壓力,如果高職院校沒有及時做出教育引導與情感疏導,容易產生不良影響,對學生的終身發展及成長成才不利,據研究數據表明,近幾年我國高校財產安全、人身安全等安全事件發生率呈明顯上升趨勢,高職院校尤為重要[1]。當前,高職院校校園內部環境的越來越傾向于復雜化、社會化,也就更加凸顯了高職院校安全教育工作這一不容小覷的問題。
(二)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對高校的快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高校的安全穩定是學校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隨著網絡通訊技術的普及與發達,國事、家事、天下事都能夠通過網絡世界盡收眼底。雖然信息時代能夠給高職院校的學生們帶來開拓眼界與思維的機會,但是網絡的快捷與便利會給不法分子帶來可乘之機。由于大學生思想意識尚未成型,識別真假信息的能力較差,高職院校學生容易上當受騙。案件發生率增高,會增加行政人員及輔導員處理時間成本。所以,加強對高職院校學生安全教育工作對保證高校又好又快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高職院校學生安全教育工作現狀
(一)影響學生的安全因素復雜多變
伴隨著高職院校內部校園環境以及社會的發展的變化,影響高職院校學生的安全的因素也呈現復雜多變的特征。首先,校園所處地理位置及教學環境問題。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選址都會遠離市區,這就導致學校的學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存在不周全、生活設施無法滿足學生日常需要的問題,對學生的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造成影響;其次,社會風氣影響。信息時代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容易通過網絡形式被隨意輸出,部分大學生缺乏判斷能力,極易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從而其人生發展難以步入正確的軌道;最后,互聯網是把雙刃劍,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一定的影響。網絡和電信詐騙就是當下最容易蠱惑學生的互聯網陷阱,詐騙模式和詐騙手段層出不窮,隱蔽性和誘惑性是其犯罪形式的主要表現,高職院校學生抗誘惑和自控能力差、安全意識較為淡薄,極容易受到欺騙,影響正常的學習賀生活,造成財產損失,甚至產生人身威脅[2]。
(二)安全管理隊伍的安全意識及專業性提升是確保高職院校工作正常開展的重要保障
高職院校輔導員是學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力量,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擔負重要責任。但隨著高職院校辦學規模擴大,教師隊伍的素質良莠不齊,部分高校輔導員與學生的結構配不符要求,造成輔導員身兼多職,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將工作重心放到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中,使得安全教育管理質量嚴重下降;此外,高職院校學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并沒有針對目前社會學校的發展現狀合理配比,學生安全保障工作存在較大隱患。
三、信息化視域下高職院校學生安全教育工作路徑探析
(一)利用信息技術搭建安全教育管理新模式
在信息化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將由傳統的課堂、講座、安全演練等形式轉變為以大數據為教育內容與任務依托的新模式。利用大數據時代智能終端,安全監控設備實時性、以及信息即時性與廣泛性的特點,高職院校教師、家庭中的家長以及學生三方能夠通過移動互聯網絡隨時連接在一起,進行個性化、即時性的互動,既能保證了學生動態被第一時間掌握又能夠確保其個人數據的隱私性。相對于單一信息載體以及缺乏靈活性的傳統安全教育模式而言,以大數據為載體實現主體與客體互化,提升學生安全教育的接受程度。
(二)高職院校輔導員發揮教育主導作用
輔導員作為聯系學生、家長和領導的中間環節,準確掌握學生狀態并及時覺察到存在的安全隱患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著家長和學校能否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利用大數平臺,輔導員應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學會各種平臺軟件的應用。高職院校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在大數據平臺中留下了日常數據,保證各項工作有據可查。大數據平臺能夠根據學生安全評估數據,精準地分析預測出學生的安全狀況,并對安全狀態異常的學生發出預警信息,保證能夠及時處理,確保學校學生管理工作能夠有條不紊的向前推進。
參考文獻:
[1]谷丹.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時代高校輔導員學生管理實務探討[J].大學教育,2017(10):168-170.
[2]張熙.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報,2017(2):87-89.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東省教育廳2019年度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題《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高職學生社團工作路徑研究》(課題編號:2019GXSZ114);東莞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度院級課題《信息化視域下高職院校學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創新研究》(課題編號:2019C05);東莞職業技術學院院級課題2020年度校級質量工程建設項目《高職擴招背景下學生職業教育精神培育路徑研究》(課題編號:JGZX202024)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陳柏林(1979-)男,遼寧大連人,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為高等職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