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摘 要:學校的根本任務就是教書育人,習近平總書記也時常強調學校要做到立德樹人,做好各項思想政治工作。新時代高校后勤部門要以服務育人為主要目標,以崗位職責突出思想價值,通過崗位服務達到育人功能。大學生也要具有勞動思想、勞動精神和勞動習慣。本文從勞動課與后勤部門結合與人的角度出發,指出其必要性,對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路徑做簡要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高校;勞動課;后勤服務
高校后勤是學校教育和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門,一直秉持服務育人的精神和工作面貌。新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了“勞”的重要性,希望學生養成勞動思想、勞動精神和勞動習慣,勞動課不僅可以幫助當代學生獲得知識,也是素質教育發展的重要保障,培養廣大學生獨立自主的能力,以更好地精神面貌立足社會。
1 高校勞動課與后勤服務結合育人的必要性
1.1 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途徑
勞動是從古至今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基本技能,是社會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人類憑借勞動實現自我生存、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的能力。高校是培養廣大學生群體勞動能力的重要場所,提高勞動能力也從另一角度提高了素質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途徑。
1.2 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
我國提倡當前的教育是全方面提高學生“德”“智”
“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勞動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和社會經濟的有效途徑,也是造就當代人才全方面發展的重要手段[1]。目前,多數的高校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父母、長輩的你還和關懷下成長,養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思想,不明白勞動的意義、價值和對人類成長的重要作用,沒有參與過勞動實踐。通過高校勞動課,可以讓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全方面發展,形成高素質人才。
1.3 落實國家規定的必要舉措
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和《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所提出的,針對學生勞動教育的指導意見,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獲得勞動技能,從而實現全方位均衡發展。
2 目前高校學生存在的問題
現在在很多高校中,已經很難見到學生自主的打掃教室和校園,取而代之的是保潔工作人員在校內進行環境維護,甚至有些學生連自己的個人衛生和寢室衛生都不能妥善處理,學生缺乏勞動意識。目前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幾乎不用在家里干家務。另外,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有很大的學習壓力,所以在勞動方面沒有過多的重視。學校也沒有重視加強學生的勞動意識,致使學生出現消極勞動意識的現象。
受到教學理念的影響,高校勞動課安排也有一定的不足,理論課內容遠遠超過了實踐課的內容,真正用于勞動技能實踐的課程相對較少,注重理論知識,忽略實踐技能。其次,勞動教材內容設置比較老舊,不能與學生和社會的發展需求相符合。
勞動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應與時代發展相銜接。學校應更多地運用現代化勞動教學的方法和途徑進行授課,將傳統的教學方法做改進。傳統勞動課教學方式單一,內容古板,與目前社會、學校和學生發展的要求不符。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勞動課還在沿襲傳統的教育方式,不能與時代接軌,致使學生對勞動課產生抵觸心理和忽視心理。
3 高校勞動課與后勤服務結合育人的實踐路徑
3.1 以后勤勞動為載體,培養學生勞動價值觀
勞動是人類文明發展和進步的基礎,廣大學生要通過勞動增強自身能力,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從而形成積極勞動、尊重勞動的主體意識[2]。首先,勞動課程要增加理論教育的探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意識。高校開設勞動課,要針對勞動實踐進行理論指導。另外,要增強學生思想指導,使學生樂于參與勞動活動。高校后勤部門要與勞動課程配合,時常開設勞動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勞動價值觀。
3.2 建立多元化的勞動課程體系
高校是培養大學生參與勞動實踐的主要場所,承擔著實施勞動和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務。為此,應規范勞動課程體系,將大學生勞動教育落實到位,讓每一位學生在勞動教育中有所收獲。首先,作為教師要轉變傳統的觀念,樹立正確的勞動教學理念。教學觀念是教學活動的思想,應改變以往只注重成績而忽略本質的教學思想,重視勞動在人類成長中的重要影響。首先,將勞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創新的勞動教學觀念培養新一代學生健康成長。其次,要探索教學新方法和新途徑,用多元化的勞動課程體系教育學生,在以往的勞動課基礎上拓寬學生參與勞動課方法。例如,傳統的勞動課只是讓學生在校園植樹或打掃衛生,這樣的教育方式單一且枯燥。現代化的勞動教育可以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高校后勤勞動崗位劃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學習勞動技能,以豐富勞動課程。再次,要健全學校的管理機制[3]。高校開設勞動課需要各部門的相互合作。因此,完善各部門的體制,明確各部門的分工,才能有效地完成勞動教育的任務。同時要做好評價考核體系,通過學生在學校勞動的成果進行考核,增加了勞動課程評價的公平性。
3.3 創新勞動課內容,提升勞動課教育實效
高校勞動課要將趣味性和實用性相結合,增強勞動課的吸引力,使學生樂于主動參與到勞動實踐中。勞動課可以打破以往集體上課的方式,采取多樣化的授課方式。例如,現代化的勞動課可以采取預約制,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后可根據喜好預約上課。勞動課作為一門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的課程,要求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探討勞動技能,教會學生獨立,陶冶學生情操,養成學生尊重勞動、愛勞動的高尚品質。
4 總結
總之,滿足社會需求和學生發展的勞動課程任重而道遠。將勞動課與后勤服務相結合,達到育人目的,有益于拓寬勞動課的實踐路徑,增加學生的勞動技能,從而培養全方面高素質的高校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勝本.現代大學后勤服務育人共同體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8(S1):40-43.
[2]王一惠,王勝本,魏志強.對現代大學后勤服務育人內容與實施措施的探討[J].華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8(05):112-115.
[3]雷虹.新時代高校后勤系統“三全育人”機制構建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9,000(012):74-76.